词条 | 棉花褐斑病 |
释义 | 在棉花种植期发生的一种病害,叶片上出现大量褐斑,病斑中心容易破裂穿孔,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为害的病菌为棉小叶点霉和马尔科夫叶点霉,均属于半知菌亚门。此类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和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中文学名:棉花褐斑病 拉丁学名:Phyllosticta gossypina Ell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棉花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病原名称:棉小叶点霉、马尔科夫叶点霉 病害症状子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紫红色斑点,后扩大成褐色、边缘紫色、稍隆起的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大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中心易破碎脱落穿孔,严重的叶片脱落。真叶染病病斑圆形,黄褐色,边缘紫红色。 病原特征棉小叶点霉(Phyllosticta gossypina Ell .et Mart .)和马尔科夫叶点霉(P.malkoffii Bubak.)。分生孢子器均埋生在叶片组织内。前者球形黄褐色,高93.8μm,直径85.7μm,顶端孔口直径18μm,深褐色。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两端各生l油滴,长4.8~7.9μm,宽2.4~3.8μm。马尔科夫叶点霉菌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短圆柱形,大小7.04~9.28×3.63~4.5(μm),也具2个油点。 传播途径两病原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从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湿度大的条件下孢子萌发。 发病条件棉花第一真叶刚长出时,遇低温降雨,幼苗生长弱,易发病。 防治方法种植管理(1)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可用2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进行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也可用0.1%多菌灵溶液拌种,或用棉籽重量1%的种衣剂处理。 (2)清除田间病残组织:耕翻时注意清除田间的病残组织,实施深翻措施,将带病的植株残体和表层土壤埋到深处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3)栽培管理:适时播种,早中耕、勤松土,以提高土温,促进棉苗健壮生长。生长期间及时开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棉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性。 (4)采用地膜覆盖,可提高苗期地温减少发病。 药剂防治发病重的年份和田块,应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者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石硫合剂4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