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密印寺 |
释义 | 密印寺是中国南方一大名寺古刹,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城西七十四公里的大沩山,主峰由数十座丛山环抱,突树其殿前中,山顶形成天然盆地,方圆4075平方公里,海拔1070公尺,碗蜓磅薄,怪石林立,地势险峻,漫山苍松翠竹,林间鸟语花香,溪流泉水清清,滚滚东流,是宁乡第一河流沩水发源之地。 简介密印寺位于宁乡大沩山的毗卢峰下,为唐朝高僧灵佑所建,唐宰相裴休捐田千亩,召各名僧汇聚沩山,现寺院共分山门、广场、万佛殿、禅堂、祖堂、配殿、铺殿、兵房八大部分。寺宇高大巍峨,格局完整,佛像殿壁上嵌有佛像12218尊,为世界之最。该寺为禅宗五家宗派之一的沩仰宗的祖庭,现已恢复成庄严雄伟的禅家道场。密印寺是沩仰宗的祖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开山祖师是高僧灵佑禅师,唐文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佑来到沩山结庐为庵,传经说法。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经宰相裴休申奏,御赐寺额“密印禅寺”,乃立寺。“密印”源出古印度密教,“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即可成佛”。灵佑在沩山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晚年因裴休、李景让等人的推崇和支持,寺受大量土地布施,禅众日增。后灵佑禅师又传法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创立了沩仰宗。据史籍记载,唐宋时,密印寺占地广阔,殿宇宏伟,僧众多达3000余人,寺田3700亩,盛极一时。据说当时寺内铸有千僧锅,可作1000人的饭。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铸5048斤大钟一口,涂以黄金,置之钟楼,晨敲夕叩,声闻数里,加之寺里原藏经文5048卷,原有田租5048担,遂有“密印三藏”之称。密印寺创建一千多年来,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又多次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万佛殿)、后殿、配殿、禅堂、祖堂等,占地共9000多平方米。除禅堂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所建外,余多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建。万佛殿是密印寺内最著名的建筑,仿南岳大庙大殿建造,高九丈,重檐歇山顶,内外三十八根柱,全为白色,花岗石,金色琉璃瓦顶。墙砖高尺余,每砖模制贴金佛像,共12182尊,镶嵌于四壁,备极庄严,堪称海内第一。 该寺在历史上5次被毁,数度重兴。第一次是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寺遭火焚,空印法师重修;第二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寺又被火焚,后彻当法师重修万佛殿;第三次是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再度被烧,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由慧山祖师修复;第四次是1918年被张三元放火烧毁,1933年由僧宝募捐重修;第五次是“文革”初期,该寺横遭洗劫,1972年湖南省革委会把密印寺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省政府派专人负责重修万佛殿,并作出逐年对全寺进行重建规划。至此,密印寺再度进入其发展盛世。 环境密印寺位于宁乡大沩山,如今大沩山上交通方便,四条螺旋形盘山公路像丝带从四面通向寺院。山上人民健康,六畜兴旺,五谷丰收,秩序安定,僧俗团结。登上大沩山,晴天居高临下,俯视数十里山河,如一幅锦绣屏彰,阴雨天彩云缭绕,则身立云端,似腾云驾雾。这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空气新鲜,风景幽雅,气味芬芳,如入芝兰之室,更有素称(大沩十景),大有可观,共有三十多处景点,神话奇传,令人悦耳,景相离奇。大沩山原有密印、同庆、三塔三大寺院,及密印庵、石狮庵、齐已庵等六十二所小庙,以密印寺为最著,目前尚有一部分寺庙已经正式开放,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密印寺系佛教禅宗著名寺院,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之祖庭,乃沩仰宗发祥之地,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密印寺座落于大沩山毗庐峰下,寺院共占地是三百亩,寺院内原有山门、广场、钟鼓楼、寒山殿、万佛殿、(大雄宝殿)、警策殿、禅堂、祖堂、藏经殿、斋堂、放生地等布置,全古式建筑,规模宏大,书栋雕梁,堂皇富丽,满堂佛像金金碧辉煌,庄严肃目,显耀灵威,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四壁金佛一万二千一百八十二尊佛像,后殿有千手千眼观世菩萨,故有万佛殿之称,寒山殿里裴休像。 修复2005年8月30日,一名义工在密印寺万佛殿修复的大佛雕塑前做清洁工作。投资百万元的密印寺重建修缮首期工程目前进入尾声,即将于9月下旬对外开放。此次工程主要是重建修复古寺破废多年的钟鼓楼及其周边建筑。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的大沩山风景区,寺院建筑面积为6174平方米。古寺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又多次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万佛殿)、后殿、配殿、禅堂、祖堂等。 传说密印寺有许多故事,其中法海影响广泛。在人们的心目中,法海远在镇江,他与沩山密印寺有什么联系呢?其实,他就是密印寺建造者裴休的二公子裴文德,他代皇子出家的那家寺院最初就是沩山的密印寺。历史在很多的时候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如果人够倒霉了,那么历史往往还要在人的身上踩上一脚,让人一生一世甚至永世不得翻身。当然,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侥幸没有被遗忘。法海(裴文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高中状元,被皇帝点为翰林,本来,锦绣前程在他的面前铺展开来。但这一切最后却变成了镜花水月,他要代病怏怏的皇子出家。古佛、青灯、木鱼、袈裟的生活并不浪漫,从繁华跌入枯寂,从此没有鲜衣怒马的生活,这是一种巨大的反差,即使是从小就受到信佛的父亲裴休的耳濡目染。还叫裴文德时候的法海并不知道,这只是漫长悲惨名声的开始。如果他早就预知到了这一点,他会怎么选择?也许,在那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社会里,代君出家、为父尽孝将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于是,他的命运就注定了。他脱掉光鲜衣服的那一刹那,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另一个天地了,沩山、密印寺,成了他僧侣生涯中第一个驿站。 现在走进密印寺,只有寺碑上简单的说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宰相裴休捐建密印寺。时年,皇子得恶疾,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裴文德就这么成为了日后让人如雷贯耳的法海,也许,不但他自己没有想到,给他取名字的灵佑禅师也没有想到吧。后来,法海云游大江南北,在杭州西湖留下了与许仙和白娘子的民间故事.于是,虔诚的和尚几经蜕变,成为举世闻名的妖魔,谁是谁非,实在难以分辨.如果裴文德安安心心在密印寺修行,也许,天下会多一个默默无闻的高僧,少一个声名狼藉、遭人唾骂的和尚。如果不是出现了一条白蛇,如果不是一座雷锋塔,如果不是鲁迅的一句法海多管闲事,也许法海会受到公正的尊重。总之,因为一部为女性鸣冤叫屈的《白蛇传》将法海搭了进来,使他从此堕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名声在以后再难恢复。不过,千年密印寺作为唐代胜迹,因为有了法海,却更具一种离奇的色彩。意大利哲学家本纳德多·克罗齐曾说过:“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法海来说,人们越拿他说事,就越是模糊了他本来的面目。也许,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宁乡人来说,不应该遗弃这个可怜的少年,这个倒霉的和尚——在宁乡,在沩山密印寺,曾经有法海这样一个高僧在这里走出了,无论如何,成就了他的一世名声,也留下了一个难辩真伪的千古之迷。 景点介绍万佛殿密印寺高大巍峨,万佛殿是它的主要建筑物,为一九九三年重修,重檐歇山顶,高约二十七米,精美玲珑的飞檐翘角,金色的琉璃瓦,殿基和殿内外来三十八根柱全为白色花岗岩,屋檐下有繁缛的如意斗拱装饰,使大殿既具磅礴气势,又有结构美、线条美的感觉,殿内四壁墙上嵌有一万两千二百一十八个佛像,每佛全身饰金,在柔和的光线下,殿内金光闪闪,令人目眩。 油盐石殿中原有雕刻十分精美的神龛,龛上立三在尊佛像,威严、庄重。环绕万佛殿有东、西配殿、齐堂、法堂、功德堂、涅盘堂、寮房等一群古建筑物。齐堂後有一天然顽石兀立,人们叫它「油盐石」。相传建寺时,僧众成千上万,全靠这石头上不断涌出来的油和盐食用。今石上有两个似鞋印的痕迹,传为裴休之妻陈夫人之足迹。美女笕为全寺供水道,是陈夫人捐资修建的,它用数百块凿小槽的石头互相沾接,从殿後一里以外的龙王井引入寺内厨房,很是壮观。 牧牛石在沩山最高处界庐峰的山腰上,长宽各数丈,传为当年灵佑禅师坐禅之地。一九四九年前,中国佛教会会长太虚和尚曾为此石题诗∶「千百年前水牯牛,耕云犁月太风流。如今骨肉臊天地,殃及儿孙更几秋。」「白果含檀」是沩山又一奇景。寺後一巨大的银杏树,传为灵佑手植,树干高大中空,一檀树寄生其中,春夏之交,杏枝檀叶,相互峥嵘,甚为罕见。此外这里还有来木井、狮子岸、祖塔、裴休墓等古迹。裴休在完成修建密印寺使命後不久,即在沩山去世,葬此。附近还有宋张 墓。寺周山环水绕,灵秀所锺,景致不凡。 旅游出行宁乡县除盛夏气温较高以外,其余三季均适宜旅游。宁乡的春天始于2月中旬以后,此时气候多变,游人宁可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到5月下旬时夏天来临,虽有火炉之称,但在山间即使三伏天也得盖被子睡觉。秋季始于8月中旬,气温通常在15℃至20℃左右,这时秋高气爽,可以到桔子洲赏红叶。11月下旬进入冬季,平均气温在5℃左右。 相临景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宁乡千佛洞、半山亭、汤泉沸玉、飞凤山、回龙山白云寺、云山书院、湖南花明楼、灰汤温泉 浙江温州密印寺密印寺俗称头陀寺,始建于后汉干佑间(948—950)。密印寺山门外为莲池,入门为天王殿,前殿为祖堂,中殿为大雄宝殿,东、西为大小禅房、客舍,后为法堂、方丈阁、延寿堂、藏经楼,最后为“忘山阁”,前殿之左建有“心印楼”。寺左山麓原建有钟,楼。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据《重建头陀密智禅寺碑记》等记载,唐高僧永嘉大师(或称宿觉、元觉、真觉大师)先实栖迟于此。明林增志青年时,亦在此读书,林为瑞安人,崇祯进士,后仕官少詹事,明末,随唐王赴闽,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回到温州匿名隐居该寺,削发为僧,首力兴复禅寺。历时四载,于顺治8年(1651年)冬落成,寺宇规制伟然,与浙江北部的双经、天童、雪窦等诸大佛寺差不多雄伟。 密印寺在1982年被公布为温州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历年来,数次进行大规模的维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