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蜜柑大实蝇
释义

蜜柑大实蝇(Tetradacus tsuneonis;citrusfruitfly)是实蝇科的1种,原产于日本九州南部的野生橘林中。现在分布于日本九州大分、宫崎、鹿儿岛、熊本4县和奄美大岛;中国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越南。

简介

学名 Tetradacus tsuneonis (Miyake)

异名 Bactroccra (Tetradacus) tsuneonis (Miynke)

Dacus ferugineus Kuwana

Dacus (Tetrada-cus) tsuneonis Miyake

Tetradacus tsuneonis Shiraki

英文名Japanesa orange fly

Citrus Fruit-fly

Japanese citrus fly

分类地位 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寡毛实蝇族(Dacini)。

寄主 柑桔类,包括金柑(Fortunella xerassifolia)、F.margarita、F.japonica、酸橙(Citrus auranlium)、甜橙(C.sinensis)、柑(C.reticulata)、红桔(C.tangerina)、温州蜜柑(C.unshiu)和乳桔(C.kinokuni)等。

中国分布 四川、江苏、贵州、广西、海南、台湾

原产地 日本九州,硫球群岛的奄美大岛

鉴定特征

成虫 体大型,头部黄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颜面斑棱形或长椭圆形,黑色。触角黄褐色,触角芒暗褐色,其基部近黄色,具1对上侧额鬃和2对下侧额鬃,内、外顶鬃各1对。胸部:中胸背板红褐色,背面中央有人形的褐色纵纹,肩胛和背侧板胛以及中胸侧板条均为黄色,中胸侧板条宽,几乎伸抵肩胛的后缘;侧后缝色条始于中胸缝并终于上后翅上鬃之后,呈内弧形弯曲,具中后缝色条。小盾片黄色。

胸部的鬃序如下:小盾端鬃1对,无小盾前鬃,后翅上鬃2对,前翅上鬃2对(有时1对,或有时1侧1根,而另1侧2根,不等),中侧板鬃缺,背侧鬃2对(前、后各1对),肩板鬃2对(内对常较外对弱小)。

:膜质透明,前缘带宽,与R4+5脉汇合,并在翅端R4+5脉的下方和M1+2脉之间略扩展;此外,在R2+3脉与R4+5脉之间的暗褐色前缘带上有1空白透明长形条;无臀条。

:近红褐色,胫节色较深。

腹部:黄褐至红褐色,背面具1暗褐色到黑色中横带,自腹基部延伸到腹部末端或在末端之前终止;第3腹节背板前缘有1暗褐色到黑色横带,与上述中纵带相交呈"+"字形;第4和第5节背板两侧各有1对暗褐色到黑色短带;雌虫第6节背板隐于第5节的下方,第7~9节组成产卵器(第7节为基节,形如瓶状,暗褐色;第8节为中节,具锉区;第9节为产卵管节,端呈3叶状,具端前刚毛4对)。产卵器的基节长度约为腹部1~5节长之和的1/2,其后端狭小部分短于第5腹节,受精囊细长,螺旋形。雄虫第3腹节板具栉毛,第5腹板后缘略凹,阳茎端暗褐色,其上透明的蘑菇状物端半部密生透明小刺。体长:10.1~12.0mm(♀),9.9~11.0mm(♂)。

卵:白色,椭圆形,略弯曲,一端稍尖,另一端圆钝,上有2个小突起。长 1.33~1.6mm。

幼虫: 幼虫共3龄。1龄,体长1.25~3.5mm。口钩小形,长0.04~0.07mm。前气门尚未发现,后气门甚小,由2片气门板组成,裂孔马蹄形。气门板周围有气门毛4丛。2龄,体长3.4~8.0mm。口钩发达,黑色,长0.16~0.17mm,气门具气门裂3个,气门毛5丛。3龄,体长5.0~15.5mm。口钩发达,黑色,长 0.21~0.38mm,前气门丁字形,外缘呈直线状,略弯曲,有指突33~35个。体节2~4节前端有小刺带,腹面仅2~3节有刺带。后气门具气门裂3个,气门毛5丛。

蛹: 体长8.0~9.8mm,椭圆形,淡黄色到黄褐色。

混淆类型

蜜柑大实蝇和柑橘大实蝇是目前大实蝇属内仅有的两个种,两者的区别见表[大实蝇属两

个种的区别]

这两种大实蝇各自的色泽、翅端棕斑变异较大,鬃毛也有变异。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卵管的长度。

卵白色,椭圆形,略弯曲,一端稍尖,另端圆钝,长1.33~1.6毫米,宽0.24~0.32毫米。

幼虫体细长,前部圆锥形,后部近圆柱形。体色随龄期由乳白色变成略带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 5.0~15.5毫米,宽1.7~3.5毫米。前气门“丁”字形,外缘成直线状,略弯曲,有乳突33~35个。

蛹椭圆形,淡黄色到黄褐色,体长8.0~9.8毫米,宽3.8~4.5毫米。

蜜柑大实蝇在日本九州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月初开始羽化,直到7月末。6~8月均能见成虫。多在8月产卵。成虫寿命40~50天。一雌产卵30~40粒。卵产果瓤内或果皮中。幼虫瓤瓣中蛀食。幼虫3龄,脱果后钻入表土下3~6厘米处化蛹。

生活习性

此虫原产于日本,是日本九州的特产,在大隅和萨摩的野生桔林中,蜜柑大实蝇是柑桔类的严重害虫,以幼虫为害柑桔果实,蛀食果肉,有时也侵害种子。当幼虫发育到3龄期时,被害果实的大部分已遭破坏,严重受害的果,通常在收获前则出现落果而导致减产。成虫产卵通常在1个产卵孔中1粒,少数个别的可达6粒不等,每一头雌虫的产卵数可达30~40粒,被产卵的果实,着卵处表皮周围黄色,卵期约20天以上。老熟幼虫随被害果落地入土,幼虫入土后一般于当日化蛹。3龄幼虫有弹跳的习性。蛹期200多天。成虫寿命约40~50天。

传播途径

主要以幼虫随被害果,有时也能随被害的种子,从一地传到另一地。卵也可随果实传播。蛹则可随果实的包装物或结果寄主树木所附土壤传播。

生活史

蜜柑大实蝇在日本九州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一般于6月上旬初开始羽化,直至7月下旬末,6—8月都能见到成虫。幼虫脱果始期在10月下旬,少数可延至次年1月上、中旬。由于蛹越冬场所处的位置不同,接受阳光而获得的温度高低有异,因此成虫羽化时期有先后,一般以向阳地的蛹羽化最早,故此虫的羽化期一般认为可达2个月。成虫羽化以上午10—12时最多,午后羽化较少。羽化时刻与天气有关,晴天午前多,阴天次之,雨天午后多。成虫的产卵前期17—26天,于7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盛期于8月上旬。成虫产卵通常在一个产卵孔中1粒。

经济和生态影响

据报道,此虫是日本九州的特产,原产于日向、大隅和萨摩的野生枯林中。蜜柑大实蝇是柑桔类的严重害虫,以幼虫危害柑桔果实,蛀食果肉,有时也侵害种子。当幼虫发育到3龄期时,被害果实的大部分已遭破坏,严重受害的果,通常在收获前则出现落果而导致减产。在严重发生区果实中的虫果率通常是在20%一30%,更严重的可高达100%。日本九州曾于1.5万多亩的柑桔面积上严重发生,损失达60%以上。

检验方法

对从疫区输入的柑桔果实及其包装箱或其他容器进行严格的检疫,首先从外表观察果实是否有此虫感染,然后剖果检查是否有幼虫或卵存在,检查包装的碎屑物中是否有蛹存在。由于越冬蛹有随带土的植株转运他处的可能性,因此在清除所附土壤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是否有蛹蜕。

检疫规定

蜜柑大实蝇是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管理措施

检疫方法

对从疫区输入的柑桔果实及其包装箱或其他容器进行严格的检疫,首先从外表观察果实是否有此虫感染了,然后剖果检查是否有幼虫或卵存在;检查包装箱的碎屑物中是否有蛹存在。由于越冬蛹有随带土的树株转运他处的可能性,因此在清除所附土壤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是否有蛹脱落。

防治方法

据日本熊本县经验,采用吐酒石(tartar emetic)加糖的水溶液喷布,对扑灭此虫很成功。

方法是吐酒石8g,糖40g和水1800ml混合使用,可足够6亩果园的诱杀用量。在目前,国内的防治措施中除了采摘和搜集落地虫果之外,比较有效的杀

检疫措施

①禁止从疫区输入寄主果实;

②对旅客携带的果实严加检查;

③利用地中海实蝇的低温和熏蒸技术处理密柑大实蝇。

相关书籍

中文标准名称: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

英文标准名称: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japanese orange fly [Bactrocera (Tetradacus) tsuneonis (Miyake)]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

蜜柑大实蝇鉴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蜜柑大实蝇的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口蜜柑大实蝇寄主植物(参见附录A)及其果实时对蜜柑大实蝇的鉴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