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米粮镇
释义

米粮镇位于镇安县东南部,东与山阳县杨地相毗邻,西与张家乡相邻,东南与西沟乡相接。

介绍

南与茅坪回族镇相接壤,北与大坪镇、灵龙乡相连。最高点王家坪海拔1761.5米,最低点毛家沟口882.9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0人。面积11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21477人,辖丰河、欢迎、门里、水峡、红卫、光明、联盟、八一、清泉、月河、树坪11个村、67个组。镇政府驻七里峡街;东径109°30′、北纬33°19′,海拔645米;距县城63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建白塔乡,1958年设为白塔管理区,1961年设白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白塔乡。1996年底,全乡总人口9290人,辖清泉、前村、八一、双庄、柿园、月明、树坪、日月、东山9个村、68个组。乡政府驻七里峡

米粮镇街。1997年5月,白塔乡与米粮乡、熨斗乡合并设立米粮镇,镇政府驻七里峡街(因从小河子白皮梁进峡到老街鱼洞峡长7华里得名七里峡)。

(根据《陕西省镇安县行政区划史》整理)。

1949年11月设熨斗乡,1958年设为熨斗管理区,1961年为熨斗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熨斗乡。位于镇安县东南部。总面积50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6216人,辖门里、水峡、新建、欢迎、薛风、河西、丰河、白龙8个村、42个组。乡政府驻熨斗滩,距县城70千米。1997年5月,撤销熨斗乡,将其与米粮乡、白塔乡合并设立米粮镇。

1949年11月建米粮乡,1958年设为米粮管理区,1961年设米粮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米粮乡。位于镇安县东南部。1996年底,面积32平方千米,全乡人口6594人,辖西坪、红卫、光明、中心、联盟、东胜、米粮7个村、42个组。乡政府驻米粮川,距县城65千米。1997年5月,撤销米粮乡,将其与白塔乡、熨斗乡合并设立米粮镇。

建置沿革

米粮镇历史悠久。夏朝属酆(丰)域之地;殷商、西周为蜀地。春秋时属楚之酆地,战国时归楚郇阳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米粮镇属汉中郡辖地。

西汉时,米粮镇属汉中郡西城县辖地。东汉末期(公元188年—220年),米粮镇归益州汉中郡。三国时属

地。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京兆南部及平阳北部设置丰阳县,属上洛郡,辖今山阳、镇安、柞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撤丰阳,米粮镇属上洛郡辖地。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复设丰阳县,属上庸郡。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年)分丰阳西(即今柞水县界牌湾以南、宁陕县的东北部及镇安县辖地)置安业县,属商州。米粮镇从此时起开始设县。唐景龙二年(708年)安业县属京兆府。景云元年(710年)改属商州。乾元元年(758年)改名乾元县,属京兆府,继还属商州。后汉乾佑二年(949年)改名乾佑县,属京兆府。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乾佑县属永兴军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县属该路京兆府。金朝废县,降为乾佑镇,入咸宁县隶属西安府。元代,咸宁属陕西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设乾佑县,属金州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为乾佑巡检司,属咸宁县辖。

明景泰三年(1452年秋),因咸宁、长安二县民居分散,故在乾佑巡检司北置县,取名镇安,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属商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米粮镇属商州辖,商州直隶陕西省。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西安府建制,镇安由汉中道管辖。民国22年(1933年)废除道的建制后,米粮镇由陕西省直辖。民国24年(1935年),米粮镇改属中华民国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至1949年。

1949年11月,米粮镇全境解放。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县城前街原国民党镇安县银行(现镇安县工商银行址),隶属商洛地委、商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58年12月,柞水县并入。1961年9月,恢复柞水县。

行政区划

镇安县辖14个镇、11个乡:永乐镇、回龙镇、铁厂镇、大坪镇、米粮镇、茅坪回族镇、西口回族镇、高峰镇、青铜关镇、柴坪镇、达仁镇、木王镇、东川镇、云盖寺镇、灵龙乡、西沟乡、关坪河乡、张家乡、龙胜乡、氽师乡、杨泗乡、月河乡、黄家湾乡、庙沟乡、结子乡。

经济发展

米粮镇地处镇安东南地段,距县城61.3公里,是陕西与湖北接壤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地势呈北高南低,镇内平均海拔在1761米与645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20天,全年降雨量814.6毫米,年光照时间1947.4h,年平均气温14.6℃;25度以上坡地1.1万亩,占农耕地3.13万亩的35%,农业人均耕地1.2亩;全镇11个村67个村民小组5396户20880人,其中农业人口18559人,回民1084人,市场繁荣,交通发达,冷安路、冷老路贯穿全境,优越的地理条件人称镇安县的“白菜心”,也是全县人口第二大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40万元,粮食总产1.15万吨,人均粮食保有量达到51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1624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万元。

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铁、大理石等十余种,丁马(丁家山—马尾山)矿带的黄金储量大,米粮金矿是主要龙头企业。水力资源丰富,滑水河落差445米,水力蕴藏量为10500kw,可开发利用2158kw,已建小型、微型水电站15处,装机951kw。土地资源丰富,全镇土地总面积198069亩,其中农用耕地28257亩,林地100647亩,草山草坡22918亩,非生产用地46247亩,在农用耕地中,老坪地2177亩,河滩地18亩,沟台地142亩,梯田9333亩。人力资源丰富,米粮镇人杰地灵,人民勤劳朴实,重视教育,整体文化素质高,从米粮镇走出了大批干部。全镇实有劳动力11290个,其中男劳力6513个,女劳力4777个,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滑水河黑龙潭是陕南著名道教庙观,自然景观奇异,同时还是镇安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属县级文物保护点。米粮镇有七里峡、米粮街、熨斗滩三个综合市场,现有投资企业396户,从业人员1768人,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将军坪新区开发初具维型,已是成为我县东部文化、商贸、休闲为一体的一颗明珠。

产业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的思路,高标准地建立起了2个1000亩二花基地,3个200亩魔芋基地,2个100亩西瓜基地,1个500亩银杏基地,2个500亩五味基地,2个500亩优质核桃基地,2个圈舍养畜基地,6个100张养蚕基地,建立起以联盟、光明、树坪、清泉、红卫千亩烤烟带,涌现出了11个产业调整11个产业调整种植专业村。2006年全镇以二花为主的产业开发总面积可达到2.2万亩,实现陕南二花产业第一大镇,粮经比达到2: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

指导思想

全镇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团结、发展、创新为主题,坚持抓发展为第一要务,稳定为第一责任,党建为第一工程,继续坚持抓好农民增收、基础设施、社会稳定、党的建设四大系统工程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434万元,增长10%,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万元,人均保有粮稳定在510公斤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将将军坪新区建成镇安东部最繁荣、最富有商机的集镇。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党建工作创“标杆”党支部4个,塑“红星”党员35名,党员活动室全部达到“六有”标准,把镇党委建成“五个好”乡镇党委。

居民活动

米粮镇开展“月办事日”活动

镇安县米粮镇党政主要领导组织民政、财政、计生和党政办干部在距镇政府21公里的熨斗滩设点为群众展开全方位服务,受到群众衷心称赞。米粮镇地域面积较大,镇机关处于辖区边缘,边远地区群众到镇上办事需耽搁一整

天功夫,还要花去20多元路费、生活费,为解决群众到镇政府办事不便的困难,年初,该镇结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对全体干部提出了“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少说多做”的要求,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规定每个干部全年必须保证一半以上的工作日在村组农户。要求对所有到机关办事的群众,只要符合规定,不得因办事手续问题让群众跑第二趟,手续不全按照“先办事后完善手续”的办法执行,凡是因一件事让群众跑两次的要批评警告,三次以上的要通报批评并由责任人承担群众的误工补贴和路费。同时,在距镇机关较远的熨斗滩、米粮川两个区域,开展便民服务“月办事日”活动,每月为群众设点办事,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服务。

米粮镇整体推进“四改一建”

当你坐车走近镇安县米粮镇联盟村,倒映在树影婆姿、鲜花吐艳,不同风格新民居、沼气池、小轿车、农用车、村民们挂在脸上的笑容,都诠释着政府帮助他们实施“四改一建”工程后,村里呈现出的新风貌。该镇今年按照:“靓化县域门户、打造东部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抽掉3名科级领导,6名干部组成的“四改一建”工作服务队,在县扶贫部门大力支持下,采取项目捆绑、部门包抓、筹措资金20多万元全面实施联盟、光明、红卫、清泉四个村的村容村貌建设。目前已完成农户住房改造138户、426间、该圈改厕122户、建设沼气池178口,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乡镇文化

自然条件极差

镇安县米粮镇八一村2400多群众散居在深山沟中,自然条件极差。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10公里的水泥路路基改造工程已高标准高质量的通过县交通局验收,铺面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县政府的几位领导多次实地检查指导,被誉为镇安通村水泥路高标准高质量的“样板工程”。

政策

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心里很清楚:修路是把八一村几代人的心愿,要实施10公里的水泥路建设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望,镇党委政府想到的是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元月初,镇上领导请县交通局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多次召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共商修路讨论会,成立了指挥部,组建了资金收缴、工程质量等相应的机构。在短短的几天里,村民共集资4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积极投工投劳9000多个,新砌砍5900立方,修砌涵洞48个,拉运沙石11450立方。随后在资金尚有不足的情况下,村两委会又组织了捐款活动,村主任张鹏义带头捐款2000元,支书张本华捐款1000元,村民代表张建军捐款200元,老支书张仕强说:按“一事一议”的政策,我愿意在集资投工投劳的基础上,再捐款200元。修路是给子孙后代造福,谁都能想到这个理。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共收到捐款资金161020元。

“一事一议”

“一事一议”要经过群众决定。今年水峡民族村在实施5.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工程改造中,党委政府向他们推行了八一村的典型经验,群众普遍赞同。目前该村已全面完成路基改造工程,水泥铺面正在加紧施工。树坪村一组二里湾是省部共建的通村水泥路工程。今年3月初,联村领导、包村干部在该组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对话会,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以及部分村民参加。村支书王春林介绍“一事一议”办法修路的经验,把情况交给群众讨论,话音刚落群众中焕发出意想不到的热情,78岁的老党员张国财站起来发言:修路是给我的脚下人造福,我虽然老了但我愿意为我们的后代出点力。很快参会的村民异口同声的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思想通了干劲来了,前后不到10天83户352名村民共集资103000元,修涵洞11处,完成砌石方1546立方。“一事一议”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热情,欢迎村五组王家沟的12户村民祖辈靠肩挑背驼走弯曲陡峭的山间小路,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压弯了村民的脊梁,但压不弯他们要改变自然条件的坚强意志。今年3月初,镇上主要领导带着包村干部走进王家沟召集12户村民参加的“一事一议”村民讨论会,大家一致要求,自力更生投工投劳捐资捐物修通2.1公里通组路,在镇、村干部的积极引导下,当场集资12500元解决了爆破物资资金难题,两天后12户23名男女劳力开工修路,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开挖土石料2600多立方,村民们艰苦创业的坚强精神感动了包抓该村的县劳动力资源局,局领导多方共集资5000元亲自交到村干部手里。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该镇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村民“一事一议”政策,今年共实施通村水泥路4条20.12公里,通组公路3条16.29公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包村干部正整天为咱们百姓着想。咱们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