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怜 |
释义 | 米怜牧师(William Milne, 1785-1822) 米怜于1785年生于苏格兰,六岁丧父,由母抚养。米怜年幼时需出外牧羊,习染了用粗言秽语驱赶羊群,然而此时神为他安排了三位良师,不但教他织筐与理麻谋生之技,也教晓他祈祷及上帝之道。他16岁蒙恩归主。信主后常在月下彻夜祷告,更立志永远奉献灵魂与身体给上帝。 24岁那年(1809年),米怜要为主到远方传教,遂向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请。与传道会委员见面时,身穿牧羊装的他,被委员评为「不能胜任」,说他去做机械工人比做传教士更适合,米怜随即回答说:「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有关传教的服事,我都愿意去干。我愿为上帝伐木、挑水。」后来米怜便被传道会接纳,受训后,于1812年按立为牧师,同年8月与柯氏(Rachel Cowie, 1783-1819)成婚,个多月后便带着新婚妻子登船赴华。 无法栖身华境 米怜夫妇于1813年7月4日抵澳门,成为第二位来华宣教士。马礼逊夫妇带着兴奋心情迎之。在华孤军作战多年的马礼逊在当日的日记中说:七年来渴求有同工的愿望,终于此日得以实现。 可惜,当时的澳门葡国政府不许米怜居留,故米怜在澳门逗留16天后,便要乘船往广州,秘密学中文四个月。马礼逊鼓励米怜要把中文学好,以便日后能一起翻译旧约圣经为中文。但中文对米怜来说并不易学,他说:「一个人想学好中文,必须具有铜的躯体、铁的肺腑、橡树的头、弹簧的手、麻鹰的眼、使徒的心、天使一样的记忆和马土撒拉的寿数!」留在澳门马家的米怜夫人,于1813年10月14日诞下一女(Rachel Amelia)。 由于米怜不像马礼逊可以传译员身份在广州立足,天主教背景的葡国政府又不欢迎新教传教士留在澳门,马礼逊便派米怜到马来半岛一带观察,以便寻觅适合地点设宣教站。七个月后,米怜返广州向马礼逊汇报,二人商讨后,均认为马六甲是设立宣教基地的理想地点。 借文宣冲破障碍 1815年4月,米怜携眷前往马六甲,并聘得马礼逊推荐的刻板匠梁发同行。在这次往马六甲航程中,米怜夫人诞下双胞胎男婴。为解决清廷政府严禁传教及禁印中文福音刊物的法令,米怜便在马六甲开设印刷所,在梁发帮助之下印刷大量中文圣经、布道书及福音单张,更出版中国第一份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月刊,也同时出版英文刊物。米怜说:「当一个人不能亲身向人传讲福音时,他的责任就是分派最方便的代表(福音书刊)出去。谁能说这些平安使者不会先把主的道路铺直,不会先把一个民族为主预备好?」梁发因工作关系常有机会看圣经及米怜写的福音书,在受感动之下决志信主,更于1816年11月3日接受米怜的施洗。 马礼逊与米怜一起筹办的马六甲英华书院(Anglo Chinese College)于1818年委任米怜为首任校长。1819年,米怜妻子于1月再诞下一男婴,惟产后未几,来华仅六年的米夫人染上热病及痢疾,于3月20日病逝,年35岁。遗下四名年幼子女。米怜悲痛万分,此间的日记常泪迹斑斑。米怜本人亦体弱多病,现要兼负母职,照顾幼儿稚女,可见其艰难。 丧偶后的米怜仍忠心事主,埋头处理英华书院于1820年开课后之校务。此学院不仅为来华传教士提供学中文的机会,也为当地华侨子弟开创高等中西教育的机会。创校之初,学生仅七名。其后梁发、屈昂、马儒翰、何进善(即何福堂,中国基督教史上第二位牧师)、袁德辉(林则徐总督之首席英文秘书)等,均是该校最早期的校友。此外,米怜也协助马礼逊翻译旧约圣经中的约伯记等13卷旧约历史书。因各方面有出色的成就,荣获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颁赠荣誉神学博士学位,当时有私人大机构欲以高薪聘请他过去帮忙,惟他清楚自己来华的目的乃为福音缘故,故婉拒邀请,专心留守在马六甲的岗位。后因积劳成疾,于1822年6月2日在岗位上逝世,死时才37岁。 后继有人 「上帝埋葬了他的工人,但他的工作仍继续。」米怜被上帝埋葬了,但他向中国人传福音的热心,深深感染着他的属灵儿子梁发。梁发后来不但成为马礼逊在华传道的好助手,也成为不同宗派来华宣教士的福音伙伴,成为当代中国人得闻福音的好器皿。而米怜其中一个儿子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注一)(1815年在往马六甲航程中出生的双胞胎之一),长大后步其父后尘,于1839年加入伦敦传道会来华宣教,至1856年才自伦敦传道会引退。 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1822年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