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米非司酮
释义

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并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在有效剂量下对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影响。由于该药不能引发足够的子宫活性,单用于抗早孕时不完全流产率较高,但能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简介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 )

为新型抗孕激素,并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在有效剂量下对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影响。由于该药不能引发足够的子宫活性,单用于抗早孕时不完全流产率较高,但能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故加用小剂量前列腺素后既可减少前列腺素的副作用,又可使完全流产率显著提高(达95%以上)。

米非司酮于1986年通过临床试验的途径引入我国,1992年国产米非司酮作为流产药品用于临床。

计生用药分为避孕药和抗早孕药两种。服用不同的米非司酮的剂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次服用米非司酮10至25毫克可用于紧急避孕;服用150毫克可终止49天内的妊娠。

【商品名】:夕韵

【剂型、规格】:片剂:25mg×6片/盒

【适应症】:本品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停经日数在49日以内的正常宫内妊娠;手术人流的高危对象,如剖宫产半年内,人流或产后哺乳期妊娠,宫内发育不全或坚韧而无法探子宫腔者;对手术流产有恐惧心理者。

理化性质

CAS号 84371-65-3

分子式 C29H35NO2

分子量 429.6

InChI编码 InChI=1/C29H35NO2/c1-5-15-29(32)16-14-26-24-12-8-20-17-22(31)11-13-23(20)27(24)25(18-28(26,29)2)19-6-9-21(10-7-19)30(3)4/h6-7,9-10,17,24-26,32H,8,11-14,16,18H2,1-4H3/t24-,25+,26-,28-,29-/m0/s1

分子结构

药物概述

本品同时具有软化和扩张子宫颈的作用,故临床除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外,还用于妇科手术操作,如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取内膜标本、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以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本品口服生物利用度70%。血浆蛋白结合率98%,经1.5小时血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12小时,消除t1/2。为18小时。一般口服后30小时开始有阴道流血,持续1~16天不等。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计生用药分为避孕药和抗早孕药两种。服用不同的米非司酮的剂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每次服用米非司酮10至25毫克可用于紧急避孕;服用150毫克可终止49天内的妊娠。确诊为宫内妊娠才能使用本品。一般停经时间不应超过49日,孕期越短效果越好。

用药须知

①确诊为宫内妊娠才能使用本品。一般停经时间不应超过49日,孕期越短效果越好。

②用本品和前列腺素序惯用药抗早孕时,少数妇女发生不全流产,能引起大量出血,故必须在医师监护下使用,以及时进行处理。③服药后,一般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少数妇女在用前列腺素药物前发生流产,服用前列腺素药物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胎囊,约10%孕妇在服药后1周内排除胎囊。

④服药后8~15日应随诊,确定流产效果,必要时可行超声波检查,测定HCG。如确诊为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应作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或清宫术。

⑤不能与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巴比妥类,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

⑥带环受孕、服用避孕药避孕失败、年龄>40岁者不宜采用本品终止妊娠。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甾体结构,为第一个孕酮受体拮抗药,属新型抗孕激素,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变性,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促使黄体生成素(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产生流产。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本品为孕激素受体水平的拮抗剂,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抗早孕机理主要是通过与孕酮竞争受体,使孕酮维持蜕膜发育的作用受到抑制,胚囊从蜕膜剥离。米非司酮能明显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类药物序贯用药,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米非司酮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有一定结合率。

实验室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 米非司酮原料药—米非司酮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米非司酮原料药中米非司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米非司酮原料药。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冰醋酸,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米非司酮的含量。

试剂:

1. 冰醋酸

2.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4.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3g,加冰醋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2.96mg的C29H35NO2。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208。

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在人类和鼠类的生物利用度为40%,在猴类为15%。吸收后主要分布在大脑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卵巢和子宫内膜。血浆平均达峰时间0.7~1h,达峰浓度2.34mg/L,半减期平均为34h,服药后72h血浆水平仍可维持在0.2mg/L。体内最主要代谢物是N-去甲代谢物,它也具有生物活性,抗早孕作用约为米非司酮的1/3。口服吸收后90%以上经肝代谢,进入胆汁,经消化道排出体外,其余不到10%由泌尿道排出体外。

用法用量

停经≤49天的健康早孕妇女,于空腹或进食后1小时服用米非司酮,服用方案有两种:①顿服200mg;②每次25mg,每天2次,连续3天,服药后禁食1小时。第3或第4天清晨于阴道后弯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mg(1枚),或使用其他同类前列腺素药物,卧床休息1小时后再起床,以免药物流出。如使用米索前列醇口服片,则服用400~600μg(2—3片),在门诊观察6小时,注意用药后出血情况,有无胎囊排出和副反应。

确诊为早孕者,停经时间不应超过49天,孕期越短,效果越好。用本品和前列腺素序贯用药抗早孕时,少数妇女发生不全流产,能引起大量出血,故必须在医生监护下使用,及时进行处理。服药后,一般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少数妇女在用前列腺素药物前发生流产;80%孕妇在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胎囊,约10%孕妇在服药后一周内排出胎囊。服药后8—15天应就诊,确定流产效果,必要时可超声检查,或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确诊为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应作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或清理宫腔。

口服。用于抗早孕:闭经小于7周者,每日2~4次,每次25mg,连用3或4日;闭经大于7周者,每次100mg,每日2次,连服4日。用于中晚期胎死宫内:每日2次,每次200mg,连服2日。用于催经止孕:于月经周期23~26日应用,每日100~200mg,连服4日。必须在具有刮宫手术和输血、输液条件的医疗单位经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对出血时间长者,为防止引起感染,应加用抗生素、宫缩剂。本品应避光、密闭保存。

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未育患者增多。随着快速、敏感的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高分辨率的B超应用,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1],对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选择何种药物及最佳治疗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2],其优点是它既能杀死胚胎组织,又不破坏输卵管组织,从而保持输卵管通畅。目前,国内外关于异位妊娠保守性药物治疗的报道多数选用氨甲喋呤(MTX)[3,4]。输卵管

但氨甲喋呤的化疗反应对机体损害大,副作用多。米非司酮问世以来,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对停经天数少、体内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者,米非司酮抗早孕效果更好。本文对50例异位妊娠患者,以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为对照,观察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来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应用方便、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及分组,1999年5月~2003年10月异位妊娠入院确诊患者5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1岁,平均27岁,停经时间38~65天。诊断依据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及B超检查,经诊刮除外子宫内妊娠。服药对象:(1)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或输卵管妊娠破裂,但出血少;(2)B超检查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6000U/L而患者有药物保守治疗的要求,无米非司酮禁忌证者。(6)肝、肾功能均正常,外周血WBC、RBC、PLT均在正常范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