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德(中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释义 | 公司介绍米德(中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隶属于美国米德复合材料集团公司,在2009年7月正式注资成立。注册地在天津市保税区,其北京办事处,位于繁华的燕莎商圈。 美国米德材料集团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美国独资企业,具有超过15年为航天航空以及风力发电叶片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级复合材料和技术支持的服务经验。公司代理并大量库存AIRTECH,OWENS CORNING, DIAB, ASC等世界知名品牌复合材料。 公司与环氧领域的专家的合作,致力于研发高性能环氧树脂,作为中国生产的国内第一品牌,已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航空航天,豪华游轮,高速列车,变压器,和高级建筑用地坪上。 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检测工作,美国米德材料集团公司旗下工厂于2007年10月23日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11月7日公司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6月2日公司生产的米德环氧树脂更通过了GL认证。 创始人田晓沙米德(中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TOM TIAN,美籍华人。原名田晓沙。祖籍重庆。 田晓沙从1985年北航毕业,留校任教后,就开始琢磨着如何从传统的纺织工艺转到产业用纺织品,再向复合材料领域进行拓展。92年初,田晓沙赴美国特拉华大学复合材料中心(全美最早成立的复合材料中心,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进行研究工作。在此期间,田晓沙参加和承担了美国海军部等国家和公司多个复合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在复合材料增强体性能、低成本加工、检测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美国的实践多年,田晓沙感觉收获最大的是他真正进入了复合材料的研发、制作和检测领域。田晓沙告诉我,他在美国期间做过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块,一是纺织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如开发、制作全复合材料的船舵、军车车前盖、挡泥板、叶片、游艇壳体等;另一是材料加工过程的检测与监控,以及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包括对材料注塑和固化过程的监测与检测,从织物结构入手,埋入光纤,制作用于,比如:飞机翅膀,实时检测材料的疲劳、应力应变情况等。田晓沙在美国的工作期间,接触了美国许多知名的复合材料生产与研发公司,实际参与了游艇船舵、风机叶片等的设计制作。,正是大量的这类实践,使得田晓沙对诸如:叶片、游艇壳体等复合材料制品,他都会自己上手制作。回国投资建厂后,成立了米德(天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田晓沙对叶片产业用纺织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想尽自己所能为国内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力。渐渐的国内这方面的工作也开展起来,先是做游艇,航空,后来风机叶片的加工企业也有了好几家,田晓沙与中航惠腾企业合作,将自己在复合材料制作、研究中的经验与体会传授给企业。更多的时候他会亲自动手带教。中航惠腾评价他,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特别能实际动手操作,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在田晓沙看来,复合材料的世界是非常宽广的。如上海8万人体育场的顶篷,再如桥梁面板、汽车壳体、轨道交通车厢,甚至空客A380上都用了大量纺织复合材料。而如何选用合理的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目前在国外很受重视的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技术,就是一项适用于纺织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加工工艺。田晓沙介绍说,用了这种工艺,劳动力成本可以节约近一半,另外性能提高,重量减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工艺的重复性较好。现在做兆瓦级的风机叶片差不多都要用这一工艺,否则很难保证叶片的均匀性。特别是当今国际上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已经针对传统的手糊成型复合材料加工工艺中对人体有害气体的释放进行了立法,因此迫使很多企业开始转向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技术。谈到这次拜访CPC企业及叶片项目,田晓沙说,这也得益于美国留学经历。就实际情况来讲,做一个兆瓦级风机,其每张叶片的造价就在几十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如能通过这个自己帮助负责的第二片模具项目走通从风机叶片的工艺制作加工、检测等全过程,包括完成监控叶片的加工历史,以及使用中的状态的监测等(监测的元件等都放在叶片模型中),那对今后CPC国内风机叶片的国产化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主要产品1.环氧树脂。 应用于风力发电发电涡轮叶片,航天飞机,高速列车,豪华游轮,变压器,以及高级建筑用地坪上的环氧树脂类产品。 2.叶片套材。 用于风电产业的叶片制造。属于重要的主料。 3.风电及航天工艺辅料 用于叶片制造的真空辅料,以及常用于航空航天制造的材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