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弥兰陀王 |
释义 | 西元前三二六年,亚历山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攻入西北印度之后,印度开始受希腊人的统治,但同时也带来东西方文化、经济、艺术、民风的交流。到了西元前二世纪后半,希腊籍的弥兰陀王,便以舍竭城为首府,建立了希腊人在西北印度的王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及于西北印度五河一带,包括迦湿弥罗及阿富汗的喀布尔,使西北印度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人物基本信息大夏王弥兰陀(梵 Milinda),希腊人,是一位年轻、博学、善辩、聪明、仁慈的国王,具备法律、哲学、瑜伽、算术、音乐、医药、历史、诗歌、交通等种种世间的学问。此外,也擅长战争、天文、巫术和符咒之术。王雄辩滔滔,喜欢与人论议。同时,他还以无可匹敌的英勇和谋略而著称于世,当代印度人称他为“全印度最伟大的君王”。 详细介绍弥兰陀王在政治上的胜利,带来四境安和,天下太平。由于博学,使他乐于与天下名士论议,无时不在寻找对手。当他听说有一位学养修证兼具,并已证得阿罗汉果的那先比丘正游化舍竭城,即刻派遣大臣,迎请尊者到宫中共论经法。 那先( Nagasena)比丘,是雪山山麓羯蝇揭罗村( Kajangala )婆罗门之子,幼年就学会了三部吠陀经。稍长,深感婆罗门教学的不足,而出家为僧。那先比丘博学睿智,语言丰富,雄辩巧妙,任谁也难以匹敌,因此,他的声望威德普受人民的尊敬。 弥兰陀王的信奉佛教,是在与那先比丘的一番议论之后。佛教史上著名的圣僧那先比丘与弥兰陀贤王之间的智慧议论,收录于北传《那先比丘经》及南传小部经典《弥兰陀王问经》。这一部经在佛教文学史上极为重要,那先比丘在回答弥兰陀王的问题上,关于缘起、无我、业报、轮回、涅盘、善事等佛教基本教义,均以各种善巧的譬喻说明,使弥兰陀王欢喜地信服了佛教的真理。 讨论佛理例如,他们讨论佛陀存在与否的精彩议论过程是: “可敬的那先比丘,你见过佛陀吗?” “没有,陛下!” “那么你的老师见过佛陀吗?” “没有,陛下!” “可敬的那先比丘,这么说,就没有佛陀了?” “但是,你见过喜马拉雅山的乌哈河吗?” “没有,尊者!” “你的父亲见过吗?” “没有,尊者!” “那么,陛下!是不是因此就没有这条河?” “那条河是有的,虽然我和我父亲都不曾见过,但它还是存在的。” “对极了!大王!虽然我和我的老师都没有见过佛陀,但还是确有其人。” “太好了!太好了!可敬的那先比丘!” 就这样,弥兰陀王相信了真有佛陀的存在。 据南传经典记载,弥兰陀王与那先比丘共辩论了三百零四个问题,但当中却只有二百六十二个问题被记录下来。 弥兰陀王是一个无宗教信仰的西方统治者,那先比丘则出身于印度的婆罗门家族,而在佛门中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两人进行了三日的论辩后,那先比丘终于令王敬服而皈依三宝。 影响皈依三宝后的弥兰陀王,建了一座名为“弥兰陀精舍”的寺院,供养尊者那先。他更本着佛教慈悲平等的思想治国,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使希腊人纷纷改信佛法,又曾铸造货币,流通极广,币上绘轮宝,并随刻“法者”之字,由此可知王对佛教的关心。据说,他晚年让位给儿子,自己出家为僧,证得阿罗汉果。圆寂之后,遗骨分散到全国各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