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弥敦
释义

爵士,GCMG(Sir Matthew Nathan,1862年1月3日—1939年4月18日),英籍犹太裔军人、殖民地官员和政治家。弥敦在1900年获委任为黄金海岸总督,成为首位担任大英帝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此后,他又历任第13任香港总督和第13任昆士兰总督,并曾在英国政府的其它部门供职。至于在香港总督任内,弥敦曾拓展区内交通,又对九龙和中西区加以发展,现今弥敦道即以他命名。

一、生平

1、早年生涯

弥敦在1862年1月3日生于伦敦帕丁顿(Paddington)的一个商人家庭,是父亲约拿·弥敦(Jonah Nathan)与第二任妻子米丽亚姆·雅各布斯(Miriam Jacobs)所生的儿子。父母皆犹太人的弥敦,在家中排行第二,他有一兄一弟,分别叫F·L·弥敦和纳撒尼尔·弥敦(Nathaniel Nathan)。F·L·弥敦在皇家炮兵团出任少校,曾于1900年获聘任到位于瓦尔珊修道院(Waltham Abbey)的皇家火药厂出任总监。至于纳撒尼尔·弥敦则在英属特立尼达的法院任职法官,后来在1903年获策封为爵士。

弥敦早年并没有上学,而是接受私人授课。后来自1878年至1880年入读位于伍利奇(Woolwich)的皇家军事学院,在学期间,弥敦表现出众,出类拔萃,在众学生中脱颖而出,曾获校方颁授波洛克奖牌和宝剑一把,以示嘉许。弥敦在1880年5月19日加入皇家工兵队,并到位于漆咸的军事工程学校就读,至1882年以中尉身份毕业。

2、军旅生涯

毕业以后,弥敦继续在皇家工兵队服役,到1886年5月19日取得上尉军阶,后又于1898年10月22日成为少校。在工兵队服役期间,弥敦曾在1883年至1884年在塞拉利昂服役,参与当地的防御工事,自1885年至1886年更负责统领当地的皇家工兵。

自1886年至1887年,他复被派到埃及统领皇家工兵,并曾经参与了尼罗河长征。而自1887年至1891年,弥敦则在印度服役,并在1889年参与卢夏长征(Lushai Expedition)。在卢夏长征期间,由于他表现杰出,更因此获授勋扣。在1895年5月11日,弥敦获委任到殖民地防卫委员会(Colonial Defense Committee)供职,后来因此于1899年1月2日获勋CMG勋衔。

3、殖民地生涯

在1899年3月,弥敦获维多利亚女皇委派到塞拉利昂担任署理总督。后在1900年10月再度获女皇委任,接替F·M·霍奇森爵士(Sir F. M. Hodgsom)出任黄金海岸总督。弥敦在1900年12月17日正式履任黄金海岸总督一职,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帝国殖民地担任总督的犹太人。弥敦于1904年2月9日卸任,随即转调到香港出任港督。

4、香港总督

弥敦在1904年7月29日抵港履任第13任香港总督,接替护督梅含理。在任港督期间,弥敦见证了香港交通的显著发展。例如在他履新后第二日,即1904年7月30日,贯通香港岛北部的香港电车正式通车,而后来在1906年,香港又引入了第一辆单层巴士。另外,在1905年9月,香港立法局通过港府兴建九广铁路的计划,并在1906年正式开展英段铁路的工程。至于华段铁路方面,工程则在1907年开始,当时清朝官员原拟华段铁路经过惠州,但弥敦以他从工兵队学到的专业知识,建议两广官员把铁路线改经东莞,最终得到了当局同意。九广铁路的兴建历经多年,到1910年,即港督卢嘉爵士任内才正式通车。

为了带动铁路发展,弥敦又大力开辟九龙半岛,并在1906年决定展开一项工程,将油麻地一带的出峦夷为平地。这项移山工程甚为浩大,港府要至1926年才将出峦完全夷平。而大型的移山工程,为港府从中开辟出不少土地,对九龙半岛日后的急速发展影响甚大。在移山工程进行期间,弥敦又大力开辟九龙的干道,他除了大幅扩建罗便臣道(今弥敦道),使之连接窝打老道,成为区内主要干道外;此外他更修建了第六街(今佐敦道)等九龙区的大小道路。另一方面,弥敦任内亦制定了一个规划较完善的中西区重建工程,并借上环水坑口街的一次大火,下令陆续把该区的妓院迁往新辟的西营盘和石塘咀,“塘西风月”就自此而起。

至于在金融方面,弥敦曾整顿香港的银元制度,结果到1906年成功使港币兑英镑的币值升值近一倍之多。弥敦在1907年4月20日卸任港督,并出发到南非的纳塔尔(Natal)出任总督,至1909年12月23日卸任,期间,他曾在1909年取得了中校军阶。

5、返回英国

由于没有得到殖民地办公室的进一步重用,弥敦有感意兴阑珊,于是在1909年离开殖民地办公室,并在同年转到英国邮政总局担任秘书。到1911年,他更升任税务委员会主席。在1914年,弥敦出任爱尔兰事务次官,任内见证了1916年复活节起义的爆发。据称,由于当时弥敦并未察觉起义先兆,致使英国政府错估形势。在1916年4月14日,他就曾向上司汇报,指称“爱尔兰全无异样”(All was well in Ireland),结果复活节起义未几就在4月24日爆发。起义发生后两日,弥敦引咎辞去次官一职。

在1917年,弥敦获重新起用,在退休金事务部出任第一秘书至1919年。期间,他曾在1917年获时任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委任到一个特别委员会,对保障女性工资进行检讨。在1920年6月,弥敦再次接受了一项外地差事,就是到澳洲昆士兰出任总督。

6、昆士兰总督

弥敦在1920年12月3日正式履新,但由于时任昆士兰省长泰德·狄奥多尔(Ted Theodore)当初曾向殖民地办公室当局请示,希望由本地人出任总督,所以狄奥多尔当初对弥敦的到任并不感满意,而两人的最初关系也不是太好,到后期才正常化。

泰德·狄奥多尔是于1919年代表澳洲工党当选昆士兰省长的,他上任后为了落实政纲而着手推行工党新政,但由于受到弥敦的反对,致使总督与省长之间有所不和。例如在1921年11月,狄奥多尔打算落实执行一行关于法官退休的法案,以限制法官的年龄,可是由于弥敦担心这样会引致司法受损,又对年长法官感到同情,于是出于其宪法的角色而拒绝颁发御准,使法案未能落实。到后来,在工党主导下,弥敦以看不到“强烈的反对”为理由,在12月1日发出一道御准,宣布废除昆士兰省立法上院。

在另一方面,弥敦曾表示不满狄奥多尔以“代理投票”的方式选出新一届昆士兰省立法下院。而两人关系之差,使弥敦在1921年12月中一度以为,狄奥多尔会主倡废置总督一职,不过狄奥多尔就对这假设加以否认。

尽管任内的健康状况不太理想,弥敦仍然热心于周游昆士兰各地。在1922年,他就曾经到访南部地区,并在公开场合热心发言,结果使他的支持率有所上升,而多数爱尔兰裔天主教民众亦决定忘记1916年的伤痛回忆,重新接纳这位总督。此外,弥敦又热心支持当地男童军与女童军的发展,并向英国人推广移民到澳洲。除了公务外,弥敦又醉心埋首于研究大堡礁、昆士兰的地方历史,以及地方名称的来源。另自1922年至1926年,弥敦曾任昆士兰大学的校监,并在1925年获大学颁赠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自1922年起,弥敦曾热心于筹备“大堡礁探险”,除了成立大堡礁委员会,负责计划和出资资助外,他又担任民间研究委员会附属委员会以及经济顾问会议的主席。可是,弥敦在1925年9月任满离开昆士兰,而探险行动则在1928年至1929年进行。

7、晚年

卸任昆士兰总督后,弥敦曾于1927年至1928年在锡兰宪法委员会内供职,就锡兰制定宪法一事提供意见。晚年的弥敦退居于英格兰森麻实郡(Somerset)的西科克尔(West Coker),在1934年以前更一直担任该郡郡督(High Sheriff)。弥敦在1939年4月18日卒于西科克尔,享年77岁。遗体被安葬于伦敦韦尔斯登(Willesden)的犹太人坟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宅第图书馆的部份藏书获转赠到澳洲布里斯本的约翰·奥克斯里图书馆(John Oxley Library),以作馆藏。

个人生活

弥敦终身没有结婚,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结婚的香港总督。不过据了解,弥敦曾经与好几位女士传有绯闻,其中一位是著名烹饪书作者兼花商康斯坦斯·斯普赖(Constance Spry,1886年12月5日—1960年1月3日)。

荣誉

C.M.G. (1899年1月2日)

K.C.M.G. (1902年)

G.C.M.G. (1908年)

1、荣誉学位

LL.D.(1925年,昆士兰大学)

2、以他命名的事物

弥敦道(Nathan Road),位于九龙半岛,原名罗便臣道,后来为免与同名道路混淆,于1909年3月19日改此名,至于加冕道(Coronation Road)一段则于1926年1月29日改此名。

弥敦,澳洲布里斯本市郊的一处地方。

弥敦街(Nathan Street),位于澳洲首都堪培拉市郊。

3、其它公职

太平洋电报局 (Pacific Cable Board,1910年—1915年)

邮票制作及分发传送委员会 (Committee on the transfer of stamp manufacture and distribution,1911年—1914年)

公务员事务皇家委员会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Civil Service,1912年)

皇室雇用委员会 (Committee on Crown Employment,1912年—1913年)

民间就业及退役士兵委员会 (Committee on the Civil Employment of ex-soldiers,1914年—1919年)

海外拓居地委员会 (Overseas Settlement Committee,1914年—1919年)

地球物理学测量委员会 (Committee on Geophysical Surveying,1927年—1928年)

橡胶顾问委员会 (Advisory Committee on Rubber,1926年—1928年)

西敏市健康学会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Health Society,1921年—1930年)

灌溉研究委员会 (Irrigation Research Committee,1928年—1930年)

扩展阅读:

1

http://www.mrspell.com/zh:弥敦

2

http://www.adb.online.anu.edu.au/biogs/A100646b.htm

3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artid=112&letter=N

开放分类:
香港英国名人历史港督
“弥敦”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7次
最近更新:2010-06-22
创建者:princeshiny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princeshiny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