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村乡 |
释义 | 蓝田县孟村乡位于西安市以东2.5公里处的白鹿塬上,紧邻西安市霸桥区和大学城。东靠终南山东段的篑山,依偎在终南的怀抱,南临汤浴河与岱峪河汇入铲河顺原西南向北转入渭河,北依辋川灞河,三面环水。 简介孟村乡东靠终南山东段的篑山,依偎在终南的怀抱,南临汤浴河与岱峪河汇入铲河顺原西南向北转入渭河,北依辋川灞河,三面环水。是一个土层以320米的高差直落铲、灞二河,上部覆盖100多米的黄土,中部为三趾马红土,下部为棕色沙质泥岩。是亿万年形成的风成黄土台原。南北宽约9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原面平坦,从东南向西北分布,总面积约263平方公里。海拔600—780米,高出铲、灞及西安城区200-300米。年平均气温11.8度。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四季分明。 地理概况地貌地形复杂,南部为秦岭山地,中西部川、塬相间,北部是横岭。海拨418—2449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宜林、宜牧、宜粮。农业资源丰富。 经济以农为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薯类、豆类等。中药材有天麻、五味子、党参、柴胡、杜仲等。林产有油桐、漆树等,辋川白皮松是名贵树种之一。矿产有玉石、铁、钨、白云石、石棉,尤以玉石有名。蓝田玉、金川牛为主要特产。 孟村乡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2008年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3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21种,高岭土矿储量6000万吨,高品位石灰石矿储量1.2亿吨,优质花岗岩储量8亿立方米,蓝田玉储量100万立方米。探明地下热水四处、已开采利用三处,矿泉水16处,经地矿部门评审鉴定,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历史沿革孟村乡处于白鹿原上,古名“长寿山”、“霸上”,为中更新世纪时期流水和风等自然力经过几百万年长期作用下沉淀形成的土状堆积形黄土台原,原面平坦完整。历史悠久,人文远古,实为一文化大原、历史名原。 据史料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原上,人们以为祥瑞,是以得名焉”。 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割蓝田西北置芷阳县起,历史上曾先后在白鹿原建过芷阳、灞城、灞陵、南陵、北山、白鹿、宁民、万年、樊川、杜县、长安、蓝田等县。 孟村乡原高坡陡,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地势雄伟,灞河水环绕原脚,原上平坦开阔,是古长安东面的天然屏障,历来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传说中的黄帝灭蚩尤之战遗址就在原上南边的“尤风岭”。汉景帝大将周亚夫、唐李渊女婿左亲王卫段论、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曾屯兵白鹿原上。 在历史上曾是皇亲国戚、商贾、墨客旅游避暑憩息之胜地,唐德成元年,高祖李渊校猎于此,修筑“神尧山庄”。 原上文物遗迹丰富,庙宇寺观众多,仅《蓝田县志》记载的就有七十多处,最著名的有清凉寺、太平寺、永福寺等,太平寺原有僧人千余众,清凉寺相传王维曾经居住,是唐太宗每年避暑之地。 革命热土孟村乡处于白鹿原上是蓝田的文化区,又是一方革命热土。1920年白鹿原腹地孟村乡成立了约有40名进步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勉学会,他们以“宣传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陕西社会”为纲领,在陕西革命史上留下深深一笔。1927年1月成立农民代表大会,点燃了蓝田县农民协会运动的火种,1927年4月,由张含辉、陈子敬等宣传发动,在白鹿原郗家村成立了蓝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使蓝田地区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革命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分子。 人才辈出孟村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南北朝时期的智胜法师就是白鹿原孟村乡人,他自幼聪慧过人,誉为神童,24岁从扬州乘船经海路赴印度求法,遍游印度及烂陀寺等,并到鹿野苑学习大乘诸论及讲经说法,名闻西域佛国;唐代中叶著名的画家韩干也是白鹿原人,他特别擅长画马,官至大庙寺丞;明末闯王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便是白鹿原大王村人,他参加起义十余年,驰骋疆场,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封“权将军”、“汝侯”,为17世纪中叶旧中国大地上叱咤风云的一位英雄人物。还有现代为民除害、护送汪峰、令白匪闻风丧胆的原海军刘司令员赵启民;德高望重,对家乡怀有浓浓深情,官至陕西省省长的赵伯平。这些都是蓝田人特别是白鹿原上孟村乡人杰出的代表。 党政建设孟村乡在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年龄大,天气冷等实际情况,突出“安排细致,形式多样,两促进,两不误”三个特点,引导党员创新学习方式,收到良好学习效果。 乡党委积极指导各支部组织村上党员学习。采取宣讲式、业余小形式、入户辅导式、邻里协会式、互动促进式等方法分类指导,对文化程度低和老弱病残党员明确帮学对子;对外出流动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指定专人作为联络员,定期了解党员的学习情况,收集心得体会,指导检查学习进度。帮助责任人均由村上文化程度高的党员、教师或积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并且要求有职党员学习时要做到有学习资料、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有帮教学习对象。对于文化程度低和老弱病残党员,让其家属帮助讲解学习提纲。同时为进一步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解读“十一五”规划主要内涵,市驻村干部张帜还带领蒋寨村全体党员和村组干部走出去,到户县东韩村参观学习,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使群众真切的感受到身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孟村乡村务公开避虚就实,做到村里大小事务公开化,群众心里明白化,村务公开实现“质”、“量”双突破。 按照村务公开“两汇报十公开一目标”要求,各村认真落实公开时间、内容、方式三到位。由村支部书记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汇报支部工作;村主任汇报村委会工作和任期目标完成情况,让群众参与到村里大小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去,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提高群众的参政意识。农税减免、农税征收标准、水电费标准以及村组重大财务活动经乡会计核算中心核对后,采取公开栏,张贴公开榜的方式,逐项、逐笔及时、准确的向群众公布,确保各村在财务公开中不留死角,向群众交了一笔明白帐。对于热点问题,诸如计生指标、庄基指标、救济款发放等群众关注问题,按照具体的姓名、组别、家庭人口、申请理由、标准逐户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让群众看在眼里,明在心里。东村、西村还利用公开栏这一阵地,为群众提供致富门路和生产生活指南,群众称道“公开栏就是好,公开了村务,提供了信息,是大家的新闻窗口”。 村务公开的“质”和“量”上去了,群众私下的议论少了,干部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特色经济白鹿原 白鹿原位于西安市东南10公里,处于灞河和浐河之间,南北宽10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平均海拔600米,高出蓝田县城200多米。按今行政区划,白鹿原分属西安市的二区一县,即长安区、灞桥区、蓝田县。蓝田县占其面积三分之二,西部分属长安区和灞桥区各一部分。白鹿原的蓝田辖地包括安村、孟村、前卫三个乡镇,总人口约11万。 白鹿原土层沃厚,气候宜人,物产富饶,号称蓝田县的“小麦囤”,小麦产量高、品质好。明代陕西提学副使敖英曾作《鹿原秋霁》诗曰:“雨过梧桐夜气清,隔林双鸟说秋晴,云收秦岭撑重碧,风动荞花弄月明;白鹿何年呈上瑞,丰原长岁获两成;菊英满泛新醅绿,对酌斜阳颂太平”,形容了金秋时节白鹿原的丰饶景象。甚至连金代的军旅诗人王渥也产生了“官家后日铸五兵,便拟买牛耕白鹿”的想法。 在广袤宽阔而又略有起伏的白鹿原上,顺其走势有一条大沟叫鲸鱼沟。鲸鱼沟把白鹿原天然分成两半,沟北叫北原、沟南叫南原。 传说周平王欲另择地建都,至原区发现有白鹿出现,认为该处是风水宝地,就动工筑城。岂料原下藏着一条千年神鲸,鲸惊而西去,拉出了一条大沟,从此便将这沟叫鲸鱼沟,又将这原叫白鹿原。 白鹿原许多地方都带有神秘瑞祥的色彩,白鹿原上的聚仙坊村,传说是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辋川的锡水洞修道,其他七仙去拜访韩湘子时,经常在此会聚,故叫“聚仙坊”。又有考证聚仙坊原叫聚贤坊,因为唐时王维隐居辋川,长安城的文人墨客和名流贤达经常经白鹿原去辋川,每次去时都要聚集在这里,故而叫“聚贤坊”。 历史上,白鹿原曾先后两次建立过“白鹿县”。在西安建都的历代王朝,都把白鹿原视为吉祥的风水宝地和郊游狩猎的御园。 美食美玉蓝田因出产美玉而得名。蓝田玉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名玉”之一,2004年蓝田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质监局认定。蓝田玉产品作为馈赠礼品已被销往美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蓝田素有“厨师之乡”的美誉,历史上名厨遍及全国各地。2004年蓝田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厨师之乡”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