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梦幻总动员 |
释义 | 简介梦幻总动员是国内较早的一本动漫资讯杂志,在FANS心中是一本十分值得的杂志,由于这本杂志的价格和OTAKU向(当然不是美少女系OTAKU)导致销量很差,最后在2003年6月终于所有核心编辑跳槽到《动漫贩》。 1999年3月《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出版增刊《梦幻总动员》,然后是《梦幻总动员·续 》,再然后是《梦幻总动员·续二》~ 2000年开始改为月刊,即《科园月刊 梦幻总动员》,经过2001、2002,2003年8月改版,变成新梦总。。。《梦幻总动员》终于脱离无能编辑而新生。 1999年~2000年10月改版,这段时间可以称为是黄金时段,众多资深漫迷云集于此。主编:BLUE。责编:绯雨焱 2000年10月-2003年8月,梦总黑暗期 梦总黑历史梦总在最初的3本大书时,走的是综合路线,拥有着当时国内一流的编辑与作者队伍,所以杂志内容上可以说基本无可挑剔,这种情况直到最初月刊化时仍没有多少改变。不过这也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动漫刚刚成为流行的时候,读者的年龄层普遍较高,但接触到的盗版动漫毕竟有限,因此超前内容介绍与详尽的评论容易吸引眼球。至于同人小说方面,放的是水准较高的连载,这也使得杂志的档次相对于同期其他高了不少,毕竟相对于短篇同人长篇并不是谁都能写的。 因此,由此产生的梦总读者群,相对而言拥有较挑剔的眼光以及比较狭窄的接受度,综合素质也相对较高。这在市场开发度不高的时候并不能成为问题,而且能起到一定的广告作用,但是随着资讯杂志的不断增加,读者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问题产生了。在一般的读者眼中,杂志内容的差别并不大,相应的,赠品,排版,印刷质量以及价格就成为购买杂志的决定因素。(偏偏在这几点上梦总做的并不好。首先赠送的VCD在每期一集的限制下,在盗版动画光盘前没有丝毫的优势,早期的掉页也严重影响了阅读心情。可以说,这两点导致了杂志竞争力的缺失) 而在梦总编辑惊尘(潘峰)与电电编辑默文离开杂志之后,开始了元老级编辑与作者的流失。在此不想详细讨论前面提到的两人离职真正原因,只是就随之开始的绯雨焱(刘炎焱)独自支撑杂志看来,失去元老级别作者的支撑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编辑与写手,刘炎焱本人的确具有相当强的个人能力。并且由于杂志一贯推行的偶像化政策,使得本来应该居于幕后默默无闻的编辑成为杂志的主角,这就埋下了杂志衰败的祸因。 由于刘炎焱本人具有的编辑与写手双重身份,以及他的能力,使得梦总在之后的几期里,内容质量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并且资讯杂志所必须的客观准确性也因此变的不切实际。这时,编辑偶像化的操作暂时留住了一部分读者,但是真正的读者已经在此时产生疑问,进而转入观望态度。 2000年十月号,新编辑JEDI(廖汇琪)初次在杂志登场,此人的低素质与浅薄使得杂志的“造星”行为第一次遭受大的挫折。即使是在梦总当时的官方论坛,与此人相熟的不少人也公开发表意见,对其负责的栏目提出质疑,更有不少人说从那时起就开始停止购买杂志。当然,这与其说是编辑人选的失误,不如说是自BLUE(陈镇宇)与绯雨焱所实行的偶像化计划的失败。因为就读者而言,虽然造星可以使他们产生“追星”行为。但是相应的,如果推出的人选在水准上差距太大,那么再好的包装也不能改变读者对编辑乃至对杂志的失望。由于刚才提到过的,梦总忠实读者群的挑剔特性,使得他们能够轻易看出编辑的大致水准,从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放弃购买。这个阶段,流失的是杂志之前靠巨大努力留住的长期读者。反而那些偶然购买的短线读者数量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因为以他们的眼光看不出杂志的质量有怎样的变化。 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编辑偶像化”这个概念。根据常识,在杂志上露面的应该是作者的文字,编辑的存在感应该尽量抹消。只有在编辑同时兼具了写手(也就是作者)身份时,实际上以作者身份出现的编辑才走到台前。然而,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当时杂志作者不足,只能通过把杂志隐含重点放在编辑个人上,才有可能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杂志内容完全由编辑创作这样的错觉。当然,这就需要暴露在读者眼前的编辑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准或者个人特色才可以。而象JEDI这种能力太差,无法吸引读者眼光的编辑,自然会造成偶像化的失败。 所以,在当时如果能够改正两个缺点(一是放弃办刊方针的偶像化,二是编辑作者分家),也就不会有大批的读者流失。可惜由于当时刘炎焱本人还在编辑部,BLUE依然担任主编,使得这个假设只能是假设而已。 而当2001年春节,落落(赵肇)在杂志上出现时,偶像化操作似乎又取得了表面上的成功,事实上则完全不是如此。落落此人是在梦总官方论坛由最初的读者,由论坛当时的几个人联手培训出来的“偶像”。换句话说,她本身就具有一定潜质,并且在适当时机得到了正确的指导以及包装宣传,这与最初在梦总官方论坛完全混不出头的JEDI完全不同。所以,即使落落的文字能力其实还在JEDI之下,但是由于培养她的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使得她轻易盖过了JEDI,成为“新星”。 但是,事实上弊端仍旧存在着。落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她的女性身份,出自当时流行的“用身体写作”。当然,这里不是指她写的东西里有限制级内容。而是指她写的东西中独有的以千字为单位的文章中有以百字为单位的“我”。以流行而论,她是成功的,但是她吸引到的,只是在流行风潮中“跟风”的人。 而这时的动漫迷构成已经起了变化。由于大量盗版的出现,迷上动漫的人开始逐渐年轻,也变得具体化起来。之前由于对象缺乏而不得不“通吃”的局面不复存在。读者开始根据自己爱好来选择相应的动漫作品。这时对资讯杂志的要求就是更加准确,详细,客观。偏偏落落是一个缺乏动漫知识量,主观的人。这使得先前留下的读者又流失了一部分,杂志本身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于是等“美女作家”的风潮过去后,杂志的受欢迎程度大打折扣。 然后,刘炎焱留学离开杂志,新人中没有任何能继续实行“偶像化”的。而此时的其他资讯杂志,漫友,新干线的后来居上,更是对杂志销量产生较大影响。这里跑题说一下,漫友和新干线两本杂志的办刊方针很明确,放弃内容文字质量,面对低龄读者,用漫画连载,变化繁多的小赠品,低廉的价格来吸引读者注意。并且,根据国内消费者的男女比例以及实际购买力这两本杂志都坚定的选择了少女向。因为小女生是消费的主力,男性消费者在学生时代是不会有足够资金余量来购买资讯杂志的。而当时的梦总,也许是出自编辑自尊心上的考虑,选择了完全与市场相悖的少年向。可是由于深明市场规律的盗版商引进的大部分全为少女向作品,使得作为资讯类的梦总面对的读者群再次萎缩。资讯志是起“购物指南”作用的,如果杂志中提到的动漫作品在市场上少见或者压根不存在,那么显然这个杂志大方向错的离谱。并且,此时编辑个人实力不足,缺乏一线作者的弊端再次显现。落落JEDI的能力无法与刘炎焱相比,单纯动漫作品相关的写作无以为继,于是写出的东西明显更加偏离原本作为资讯志的主旨,此时3000(葛仰骞)的加入,虽然从实力上暂时缓解了矛盾。但是完全少年化,追求个性化的杂志依然越走越偏。杂志虽然终于“定型”,但是这种结果必然导致市场接受度的再次下降。 在这同期,发生了一件也许不怎么出名,但是对梦总而言,意义比较大的事情。原编辑惊尘(潘峰)办新杂志《动漫志》,在梦总官方论坛引发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当然也有吵架。这件事是继当年元老级作者流失以来,最大的一次写手流失。在这次事件中,梦总官方论坛两年来培养出的新一代写手由于不满3000,LASER(李灼,当时是电电编辑)的恶心行为几乎全部出走。杂志选择作者的范围大范围缩小,所谓的NT“小圈子”也是当时开始成型的。 当然,之所以不说当时的杂志是专业化,OTAKU化,是因为惊尘所创办的杂志无论编辑质量,作者质量都远胜当时的梦总。甚至在少年向这一方面也远胜。结果,该杂志比梦总更早的印证了市场规律,第三期还没有出即宣告结束。这与该杂志编辑全男性,纯少年向,完全理想化有极密切的关系。 直到2003年6月改版前,杂志没有大的变化。然后BLUE离开,扎古宝宝(朱辰磊)担任主编,名义上的改版实际上仍然坚持了之前的办刊方针,所以自然没有任何起色。并且,由于此人暗中搞自己的东西(那个武将系列),审稿不严与其他杂志用了相同稿件,使得杂志内容变的更加奇怪。在当时看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梦总的消失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了。 然而“意外”确实发生了。梦总的主编似乎换成以前不出名的一个女性。似乎连编辑也全部换为女性。当然,根据刊后语是有男编辑,是叫“夏夏”的,最没有存在感,文笔最女性化的一个人。此时有人抱怨梦总放弃了一贯方针,太过女性化。事实是如何的呢?读者眼中的女性化代表是灵示羽,夏夏这样的名字,而风吟等名字明显中性,柚子(王芳蕾)这等在他们眼中看来男人味十足的偏偏是女性编辑。 而且,不得不提到的是,现在的动漫迷组成又发生了变化,年龄段的进一步下降并不是重点。由于网络的发达,盗版的普及,使得动漫迷所能看到的动漫不比资讯杂志编辑少,甚至在某些方面大有超过。可以说,现在编辑除了有日刊这一仅存阵地外,已经没有了丝毫的资料优势。而现在已经是《动漫贩》编辑的3000居然还抱着“你们的东西都是我们扔给你们的”这样的可笑言论。不得不说,如果杂志里有类似想法的编辑存在,杂志质量依然会继续下滑。 而可以看出的是,梦总现任编辑中的不少人明显对动漫缺乏认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门外汉。写出的东西可以说是最浅薄的读者也不爱看的那种,个人认为这样的编辑存在只能起反作用。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至少从杂志上来看,那些编辑负责的顶多只有一两页东西而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