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塞尔色彩体系 |
释义 | 简介蒙塞尔(Munsell)色彩系统,1898年由美国艺术家A. Munsell发明,它是目前国际上作为分类和标定物体表面色最广泛采用的方法,它是目前国际上作为分类和标定物体表面色最广泛采用的方法。Munsell目的在于创建一个"描述色彩的合理方法",采用的十进位计数法比颜色命名法优越。1905年他出版了一本颜色数标法的书,已多次再版,目前仍然当作比色法的标准。蒙塞尔色彩系统着重研究颜色的分类与标定、色彩的逻辑心理与视觉特征等,为传统艺术色彩学奠定了基础,也是数字色彩理论参照的重要内容。 蒙塞尔系统模型为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空间模型,在赤道上是一条色带。球体轴的明度为中性灰,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从球体轴向水平方向延伸出来是不同级别明度的变化,从中性灰到完全饱和。用这三个因素来判定颜色,可以全方位定义千百种色彩。蒙塞尔命名这三个因素(或称品质)为:色调、明度和色度。 色调(Hue)色调为区分两种颜色的特性。选择五种主色调:红、黄、绿、蓝、紫;及五种中间色:红黄,黄绿,绿蓝,蓝紫、紫红为标准。将其成按环状排列,划分成100个均分点(每色相再细分为10,共有100个色相,并以5为代表色相,色相之多几乎是人类分辨色相的极限。)。定义R为红色,YR为黄红,Y为黄色等。每一主色和中间色均划分为十等分,根据色彩所处位置可做进一步的定义。 明度(Value)蒙塞尔定义明度为区分亮色与暗色的特性。当颜色为灰度时,明度位于中性轴上,从黑(0)到白(10)按序排列。 色度(彩度, Chroma)色度是从灰度中辨别色调纯度的特性。在蒙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色度轴从明度轴向右延伸,色度值记于明度值之后。7.5YR 7/12表示红黄色调并偏黄,明度7,色度12。然而,色度不能与每一个色调和明度相匹配。 蒙塞尔发现在色球体中,可以在很多场合实现一种色调的饱和色度。在该系统中,红、蓝和紫色在完全饱和状态下平均色度高,表现为较强的色调,而黄色和绿色在完全饱和的色度时距中性轴较近,色调较弱。 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愈大。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 标定方法蒙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标定的方法是先写出色相H,再写明度值V,在斜线后写彩度C。 HV/C=色相明度值/彩度,例如标号为10Y8/12的颜色:它的色相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是8,彩度是12。这个标号还说明,该颜色比较明亮,具有较高的彩度。3YR6/5标号表示:色相在红(R)与黄红(YR)之间,偏黄红,明度是6,彩度是5。对于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N表示,在N后标明度值V,斜线后面不写彩度。NV/=中性色明度值/ 例如标号N5/的意义:明度值是5的灰色。 另外对于彩度低于0.3的中性色,如果需要做精确标定时,可采用下式:NV/(H,C)=中性色明度值/(色相,彩度),例如标号为N8/(Y,0.2)的颜色,该色是略带黄色明度为8的浅灰色。 蒙塞尔颜色手册在"蒙塞尔颜色手册"中,完整的颜色系统有40页之多。每页的色调不同,从红色到紫色按波谱规律排序,在一圈中从紫色开始又回到紫色(蒙塞尔符号PB)。每页里相同明度的颜色排在同行,相同色度的颜色排在同列。每种颜色具有相应的色调、明度和色度(例如:5YR/5/10是饱和的橙色)。 彩度也因各纯色而长短不同,例如5R纯红有14阶段,而5BG只有6阶段,其表色树状体也因而呈不规则状。 色彩体系标准色彩表示体系全世界自制国际标准色的国家有三个,他们的代表机构是美国的蒙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华德(OSTWALD)及日本的日本色研所(P.C.C.S)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