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荚蒾 |
释义 | 蒙古荚蒾拉丁名:Viburnum mongolicum (Pall.) Rehd. 别 名:蒙古绣球花 科 属:忍冬科Caprifoliaceae荚蒾属Viburnum L.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星状毛,老枝灰白色,冬芽不具鳞片。叶宽卵形至椭圆形,长2-5厘米,顶端尖或钝,上面被疏毛,下面疏生星状毛,边有浅锯齿。花序小,花不多,通常生于第一级辐枝上;萼筒无毛,长约3毫米,萼檐长约1毫米,具5微齿;花冠淡黄色,管状钟形,长6-7毫米,无毛,裂片5,长约1.5毫米;雄蕊5,着生近花冠筒基部,约与花冠等长。核果椭圆形,长约10毫米,先红后黑;核扁,背有2、腹有3浅槽。花期5~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生长习性:生长于海拔800-2400米山坡疏林下或河滩地。 蒙古荚蒾叶片解剖结构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蒙古荚蒾的叶片表皮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对比欧洲荚蒾,对其叶片结构的分化、气孔器与表皮毛、腺毛的密度和分布、角质层及蜡质纹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与生态适应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蒙古荚蒾落叶迟,且抗寒、抗旱、耐阴,叶片对灰尘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城市园林美化和抗污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