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姑乡 |
释义 |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辖乡。1988年设蒙姑乡。位于县境南部。与四川省东川市接壤。面积124.17平方公里,人口1.6万。羊巧公路过境。辖蒙姑、拖坑、壁山、干冲、牛泥塘、新塘、大朵7个行政村。农产玉米、水稻、红薯、马铃薯、烤烟、甘蔗,盛产石榴、香蕉,特产碗碗红糖。工业以粮食加工、榨糖为主。 简介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02°52′~103°26′、北纬26°32′~27°25′,南北长98公里,与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宁南、布拖、金阳及云南省东川、会泽、鲁甸、昭阳等8个县(区)界邻。辖19个乡镇、182个村委会(社区),国土面积3245平方公里。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建置,为堂琅县地。作为堂琅青铜文化的重要表征,两汉堂琅铜洗早已蜚声海内外学术界。这是一片神奇、富饶、美丽的土地。金沙江襟带于前,牛栏江萦绕于后,大药山崛起于两江怀抱之间,境内海拔相对高差3524米。层峦叠嶂,有雄关绝塞之奇险;复水纵横,得柳暗花明之韵致。在这片土地上,一日之行,若四季之旅,可身历春之温煦,夏之火热,秋风之苍凉,冬雪之圣洁。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立体分布的小区气候,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自然和历史对这片土地的慷慨赐与,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创造性劳动的华彩乐章。 资源2000年,巧家县辖1个镇、18个乡。总人口461034人,各乡镇人口:新华镇61314;茂租乡17188;东坪乡24765;红山乡18539;大寨乡31208;小河乡25274;六合乡12613;新店乡22413;巧家营乡25481;荞麦地乡39669;苞谷垴乡19840;铅厂乡20000;老店乡25581;中寨乡11112;崇溪乡29984;金塘乡14412;马树乡27808;炉房乡17987;蒙姑乡15846(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巧家资源丰富。境内热量充足,城区年平均气温21.1℃,≥10℃的多年平均气温为7299.4℃,日照平均2199.7小时。县域西部的金沙江河谷热区和东部的牛栏江河谷热区几乎包围了整个巧家县域,全县18个乡镇中的14个都处于两江流域中,巧家县80%以是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特别是全县的农业高稻产区及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等都在两江河谷热区,故两江河谷热区是全县十分宝贵的资源库。两江河谷热区除传统的粮食和蔗粮生产外,近些年来,沿江各乡镇还在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新领域,在烤烟、香料烟、蔬菜、魔芋、花椒、蚕桑等经济作物,以及柑桔、石榴、芒果、香蕉等优质水果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或进展,显示了十分良好的进一步发展前景,同时也丰富了天然大温室的库存内容。另外,河谷热区较为独特的生物资源开发也极具魅办,目前最有潜力可挖的是沿江河谷及荒山大片分布的龙须草,它分布广泛,抗旱耐瘠,既是干热河谷地区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保护屏障,同时,由于其便于种植、纤维长,经试验研究证明,可用于造纸,是造纸工业因森林大面积禁伐后的最佳造纸原料替代品。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35020万立方米,年径流量15.060亿立方米(含地下水5.36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71.5毫米。有各型水库6座,总库容565万立方米。境内河流属山区型河流,坡陡流急,落差大。主要河流有以礼河、马树河、荞麦地河、文家河等,县境内大于25平方公里的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1.97万千瓦,综合分析,可开发利用的水能为9.6万千瓦,占水能总量的30.03%,可开发潜力巨大。过境河流金沙江梯级电站工程白鹤滩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牛栏江四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36.57万千瓦。巧家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全县森林面积8.10万公顷,森林综合覆盖率38.4%,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200余万立方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山体面积520平方公里,主峰金顶山海拔4042米,雄踞于滇东北群峰之上. 1984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保护区范围102平方公里。2004年9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本因出产各种药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药材有柴胡、党参、贝母、天麻、虫草、黄芪、草乌、防风、龙胆草、仙茅参、刺参、秦高、黄连、重楼、短柄乌头、升麻、岩参、芍药、三七、蚕豆七、玉竹、黄精、丹皮、麻黄、细辛、玉带草、伸筋草、见肿消、弩箭药等,在中草药市场素享盛名;野生动物如虎、豹、豺、牛羚、野猪、金猫等,出没林莽丛杂间;而大面积的珙桐群落,更是国内外罕见的奇观。巧家县境内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现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铅、锌、稀土以及同铅锌矿共生的镉、锗、镓、铟待稀有金属。其中铅、锌储量较丰。县境内还有以板栗、核桃、樱桃、石榴、芒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果。主产烤烟、甘蔗、畜禽、蚕桑、核桃、樱桃、香蕉、返季蔬菜等。金沙江自东川的象鼻岭进入巧家境内,流长138公里。 新农村建设2006年至今已相继在新塘、蒙姑、牛泥、壁山村建成小康文明示范点2个,分 别是新塘村二组小康文明示范点(30户)和蒙姑村小康文明示范长廊(265户);卫生文明示范点3个,分别是新塘茶棚卫生文明村、蒙姑村马道子卫生文明新村和壁山村新街卫生文明新村;特色产业村1个,牛泥村牛泥塘特色产业村示范点。 人文地理蒙姑人杰地灵,是著名革命人士张开儒的故乡,红军长征罗炳辉将军率队从这里经过。金沙江、小江、以礼河在这里汇集,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景观。受金沙江的冲刷蒙姑盛产金沙江奇石,当地奇石图案精美、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地文化特色有龙灯、秧歌等。 卫生教育2007年,有农户4747户,乡村人口共19108人,其中男性10342人,女性7490人。其中农业人口18719人,劳动力1134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壮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8152人,苗族701人,其他民族255人。 2007年,全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9人,占人口总数的0.84%(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186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59.19%;享受低保130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各村卫生所和蒙姑乡卫生院,建有公厕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无乡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65户,占农户总数的5.67%。 该乡小学生就读到各村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蒙姑附属中学。目前该乡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98人,其中小学生2018人,中学生580人。 该乡建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7个、业余文娱宣传队7 个。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乡有1637户通自来水,有317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7.93%)。有4627户通电,有75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02%、16.14%和67.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8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33户(分别占总数的40.4%和28.53%)。 该乡到县城道路为通路;进乡道路为柏油路面;乡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5辆,拖拉机21辆,摩托车234辆。 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158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1户;建有小水窖236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774.59亩,有效灌溉率为30.8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9亩。 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5846 男 8705 女 7141 家庭户户数 401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5808 家庭户男 8676 家庭户女 7132 0-14岁(总) 4005 0-14岁男 2307 0-14岁女 1698 15-64岁(总) 10560 15-64岁男 5787 15-64岁女 4773 65岁及以上(总) 1281 65岁及以上男 611 65岁及以上女 67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45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