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洲鸳鸯 |
释义 | 美洲鸳鸯又叫林鸭,是北美洲产的漂亮野鸭,也是一种很热门的猎鸟。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栖息地遭到破坏,曾经陷入绝种的境地。后来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才得以免于绝种,但白羽美洲鸳鸯仍然处于濒危的状态。 中文学名:美洲鸳鸯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今颚总目(Neognathae) 科:鸭科(Anatidae) 族:鸳鸯属(Aix) 种:美洲鸳鸯 分布区域:北美洲 简介美洲鸳鸯(Wood Duck),它被公认为北美洲最美丽的水鸭。 北美鸳鸯的学名为Aix Sponsa ,意指像新娘般美丽的水鸟。在这些度冬的雁鸭之中,就数小水鸭的体型最娇小、数量也最为众多了!小水鸭的性别差异是非常明显的:雄鸟头部为褐色,脸上有著宽大墨绿色眼罩,在尾部两侧还各有一块明亮的三角形黄色斑块。 体型特征美洲鸳鸯体长约45—52厘米。雄鸟和雌鸟的鸟冠都很有特色。雄的鸟冠上有两条纵向的白条纹,头呈紫色和绿色,胸部红褐色,上面点缀着白点。身体两侧是青铜色,很容易辨认。雌鸟的特征是白色的眼眶,身体呈暗淡的灰褐色,喉部呈白色,胸部也有白色的条纹。 生活习性水上昆虫和其他一些小的生物体是美洲鸳鸯的主要食物。 成年的美洲鸳鸯也有喜欢吃橡树果和其他果子的。生长繁殖雌鸟平均一窝可孵12只蛋,小鸟大约在30天后出世。第二天,它们就可以和母鸟一起从15米高的巢穴中跳下来,到地面上来活动。美洲鸳鸯的巢穴筑在离地面15米高的树木上, 人工傍山依水用柱子竖起的巢穴,也有助于美洲鸳鸯进行繁殖。美国人用这种方法使美洲鸳鸯的繁殖。美国人用这种鸯的繁殖数量有所增加。 分布范围美洲鸳鸯分布于北美东部,美国西海岸,墨西哥西部地区的林泽湿地,浅水湖,沼泽或者池塘中。 保护措施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栖息地遭到破坏,曾经陷入绝种的境地。后来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才得以免于绝种,但白羽美洲鸳鸯仍然处于濒危的状态。美洲鸳鸯的巢穴筑在离地面15米高的树木上, 人工傍山依水用柱子竖起的巢穴,也有助于美洲鸳鸯进行繁殖。美国人用这种方法使美洲鸳鸯的繁殖。美国人用这种鸯的繁殖数量有所增加。 养殖技术美洲鸳鸯既可水养,也可旱养。既耐高温。又耐严寒。适应性极强,耐粗饲。它的食性很杂。青草、菜叶、麸应、豆渣、玉米、杂饼、均。可饲喂。美洲鸳鸯生长迅速,80天长成,平均体重2.86千克,料肉比是2.6:1,种鸭年产蛋160至230 枚,蛋重70-80克,蛋壳玉白色,孵化期为35天:每只美洲鸳鸯 鸭年产蛋200枚,孵化率80%,每只均重4公斤。肉美洲鸳鸯 抗病性.一般没有瘟疫性疾病发生。 1.有雏美洲鸳鸯 (1~30日龄):(1)控温,1~3日龄30~31度,4~10日龄30~26度,11~20日龄21~24度平地育雏,地面上应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热器一个或白炽灯。7日内每小栏雏美洲鸳鸯 50~70只。由于雏美洲鸳鸯 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大约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2)开食,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要有充足饮水器备足清洁水,千万不能断水。饲喂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 2.育成美洲鸳鸯 (31~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0~15只为宜。1月龄的美洲鸳鸯生长速加快,所以也是美洲鸳鸯食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全价料供给,以保证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在这个时期,有两次喙羽高峰,一是1日龄尾羽生长时;二是2日龄后翼羽生长时,为了减轻喙羽,应注意含硫增加氨基酸和治疗喙羽方面的添加剂,如羽毛粉、停喙灵等。 3.有孕美洲鸳鸯 :70日龄后按1∶5~6选留公美洲鸳鸯 ,选留母美洲鸳鸯要头小、颈长、眼大;公美洲鸳鸯应为体大、健壮、灵活。饲料中钙、磷比例,产蛋高峰期注意蛋白含量和喂料次数,以利于达到高产稳产。在产蛋期可在地上垫些松软稻草利用母美洲鸳鸯产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