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吉多战役 |
释义 | 从图特摩斯三世时代开始,美吉多正式出现在历史记录中。一直到公元20世纪,美吉多始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战场之一。甚至在圣经中,美吉多也被描写成是上帝的军队与魔鬼的军队最后决战的战场。圣经中哈米吉多顿(即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场)本意就是美吉多山。 美吉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就是通过美吉多出其不意地击败了土耳其人,而英国人的战略思想与3000年前的图特摩斯三世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美吉多战役美吉多从图特摩斯三世时代开始,美吉多正式出现在历史记录中。一直到公元20世纪,美吉多始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战场之一。甚至在圣经中,美吉多也被描写成是上帝的军队与魔鬼的军队最后决战的战场。圣经中哈米吉多顿(即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场)本意就是美吉多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就是通过美吉多出其不意地击败了土耳其人,而英国人的战略思想与3000年前的图特摩斯三世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战役背景公元前1479年,位于巴勒斯坦的卡叠石国王在米坦尼帝国的军事支持下,煽动周边国家反叛埃及。为此,图特摩斯三世率领埃及军队攻打卡叠石。米坦尼人在公元前15世纪早期在这个地区就已经拥有了很多附属国。 美吉多是一座军事重镇,也是通商和行军的必经之地,军队和商旅从这儿出发,往北能抵达黎巴嫩,往东可以到达幼发拉底河。美吉多城坐落在一个高地上,从这儿,有一条狭窄的甬道可以让大军从阿鲁纳通道前往埃斯德赖隆平原。此时,卡叠石国王和他的盟军已经占领了美吉多。 大部分关于图特摩斯三世的美吉多之战的信息,我们是从一个叫做塔加尼的古代军事书吏官的记录以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庙的墙上的壁画中获知的。 战役起因为了镇压迦南联军,在确定了作战方略后,图特摩斯三世率领他的军队用了九天的时间从埃及边境要塞通过被称为“荷露斯之路”的西奈公路抵达了加沙这座埃及人在迦南的据点。埃及人在通过这条道路时,平均的行军速度为每天15英里。而后,他们放慢了速度,以每天8英里的进程在11天后到达了叶赫木城,此时正好是五月中旬。这样的行军速度或许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埃及人所通过的可能正是他们的潜在的或者是实际上的敌人的国土。事实上,在行军中,图特摩斯三世让杰夫特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前往雅法,去包围那里的要塞,这是为了确保埃及人的军队后勤的畅通。这说明,迦南联军主要是南部迦南人的联盟。 战役关键到达叶赫木之后,埃及人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来确定他们进军埃斯德赖隆平原的路线,他们决定要通过美吉多。我们知道,此时迦南人已经在美吉多附近集中了他们所有的军队,他们将这些军队布置在通往卡梅尔山脉的三条可能的行军路线上来防止埃及军队的进入。南北两条路线要比中间的通过阿鲁纳到达平原的路线长,而且更加不容易防守。阿鲁纳通道是一条狭窄的甬道,而且通道中只要有一支军队存在,就决不能挤进第二支军队。要通过这条通道,行军时就意味要“人和马都必须一个接一个地走”,而这样的行军方式对军队来说就意味着是种灾难——他们将毫无防备地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面前。鉴于此,图特摩斯三世的将军们力劝法老选择另外两个看似比较安全的道路行军,即叶赫木城路线或塔纳阿卡城路线。 “现在有另外两条道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条是我们东边的道路,它通往塔纳阿卡城;另一条是靠近Djefti(?不知怎么翻译)北边的道路,选择它,我们可以抵达美吉多的北部。请让我们战无不胜的主人选择这两条道路中的一条吧!这会令他的心感到满意。千万不要让我们前往那条难以行走的通道啊!”——摘自卡纳克阿蒙神庙上的碑铭。 然而,如果选择阿鲁纳通道,埃及军队就可以直达埃斯德赖隆平原,而且,通道的出口离美吉多城只有1英里远。我们可以设想,图特摩斯三世和他的将军们在做决定之前,一定已经派人对迦南联军侦察过。他们会发现,迦南联军已经将主力集结在了另外两条通道的出口处,如果埃及人从那儿出现,他们就一定会遭到迦南联军的痛击,造成巨大的伤亡。 因此,图特摩斯三世阻止了他的将军们的争论,他决定通过阿鲁纳通道。 埃及人通过三天的行军终于在美吉多南部的琴纳河边出现了,途中他们没有遭遇到任何敌人。在这三天的行程中,前两天埃及人通过丘陵到达阿鲁纳通道,第三天上午军队通过了这条甬道,下午他们的装备也通过了,晚上埃及人就在平原扎营了。 法老的赌注下对了,他的这一战术惊人地实现了。当埃及军队通过阿鲁纳通道时,他们的先头部队能够看到迦南联军的主力才开始急急地返回美吉多。直到这天晚上,迦南联军才匆忙地在埃及人的战线前摆好阵势。 埃及人休息了一整晚,也许,这一晚的休息并不理想。从铭文中可以看到,图特摩斯三世害怕敌人会在夜间突袭,他不断地警告他的军队“……警惕!警惕!注意!注意!”他命令他的士兵“……准备好你们的武器,一旦那些肮脏的敌人在清晨出现,我们能够立即给他们以痛击!”所以,那一夜,埃及人可能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时时准备着反击。法老会紧张,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完全控制了他的军队,而且埃及人也已经有20多年没有打过仗了。所以,当时埃及人对这场战役应该是信心不足的,而非像他们事后在铭文上所述“我们对凯旋充满了信心”。如果当时迦南联军在清晨突袭埃及人,那么,埃及军队可能连反击的力量都没有,因为他们除了背后的阿鲁纳通道,什么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埃及军队举行了一个阅兵式,士兵们排着队,踏着整齐的步伐从法老的面前经过,埃及人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旌旗舒展,马匹嘶鸣,士兵们嘹亮的吼声响彻四方。埃及军队的这一阅兵式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前一夜的萎靡不振一扫而空,埃及人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战役结果图特摩斯三世站在他的金色战车上,头戴蓝色王冠“就像穿着战神盔甲的荷露斯神再现”。法老已经准备好了战争,他将他的军队划分成了三个集团军,北部的集团军被布置在了美吉多西北部,他们是后备力量,为了在必要时投入反击;南部的集团军被布置在了琴纳河以南的小山上;而法老本人则统帅中部集团军。 埃及的敌人是数量庞大的(虽然这个描绘一定有所夸大),我们从碑文上得知,至少有330个迦南国王率领了他们的军队来参战。因此,埃及人站在了“漫山遍野的敌人”的面前。 但是,埃及人的攻击给敌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恐惧像浪潮一样席卷迦南联军。一名埃及书吏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国王手持利剑亲自领军,他犹如燃烧的烈焰横扫敌阵;国王单枪匹马勇往直前,他将挡在他面前的野蛮人砍杀殆尽。国王俘获了敌人的王子们,将他们变成了奴隶;国王夺得了敌人的黄金战车,他飞身跳上敌人的战马,让不羁的马儿温顺地臣服于他手中的缰绳。”战斗打响后不久,迦南人便丢盔弃甲,四处逃散,然而,美吉多城的守军却不让这些逃兵进入城中。于是,回撤的逃兵爬上了美吉多的城墙,他们的行为减弱了美吉多城守军的防御,以至于这座城市陷入了失败的命运,就连美吉多的国王和他们的法律都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可是,埃及人并没有去攻打城市,他们转而去抢劫敌人丢弃的装备,这给了敌人逃脱和重组防御力量的时间。古代的碑文是这样说的:“……如果不是国王的军队背弃了他们的心去抢劫敌人的财产,那个时候,埃及军队一定能够占领整个美吉多……”从碑文中可以看到,即使在那个年代,埃及人也认识到了混乱的军纪使他们的法老失去了一个快速胜利的机会,在这首场交锋中,埃及人原本可以利用美吉多人的迅速溃退而提前赢得全面的胜利。 不管怎样,征服美吉多和它的人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北部所有城市的统治者就住在美吉多,捕获这座城市就等于捕获了上千座城市。”因此,埃及人将美吉多城包围了起来,他们在城的周围掘出了一条护城河,并且还筑起了木栅栏以防止城中的人出逃。这座城市最终于公元前1482年十二月才完全投降。由于这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战利品,法老看起来对此很自豪:他为埃及带来了2041匹马,这些马匹都将在埃及被放养;他还为埃及带来了894辆战车,其中有两辆是用金子装饰的;另外还有200副盔甲,其中有两副是美吉多国王和卡叠石国王的铜铠甲;除了马,他还为埃及带来了数量超过25000头的其他牲畜。 历史评价在美吉多大战之后,图特摩斯又领导埃及人参加了很多次通过迦南前往叙利亚的战争,在美吉多战役之后8年,图特摩斯放弃了美吉多城。但是,美吉多之战的胜利对于埃及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其实让整个迦南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都显得很本分,起到了绝对的威慑作用。占领美吉多城之后,法老紧接着又征服了Retenu。之后,法老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军部队,这令埃及的影响力扩大到了整个远东地区,从此以后,埃及人可以在四、五天内通过海军到达叙利亚沿海的任何一座城市,而过去,他们需要步行两星期。这对于之后20年内图特摩斯三世带领埃及参与的与米坦尼人的争霸以及完全征服叙利亚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美吉多战役战役背景1918年7月,艾伦比试图在杰里科附近渡过约旦河以便在安曼附近切断汉志铁路,但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努力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但是从此,桑德斯对他的左翼极端敏感,将三分之一的兵力保持在约旦河东面。这正中艾伦比下怀,他制订了一项战略,旨在仅以一场闪电战役就赢得对土耳其的战争。 战役过程艾伦比计划佯攻约旦河谷,实际上却在地中海岸边发动进攻,用步兵在土德联军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通过这个缺口,骑兵部队将能够北进穿过沙龙平原和卡尔迈勒山脉,然后东进,在敌人前线40英里左右的阿富拉和贝珊切断土军所有的交通线和供应线,迫使其只能通过纳布卢斯到约旦河间的陡峭峡谷撤退。面对英军的飞机和骑兵的联合追击,这种撤退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从而意味着约旦河西面的两支敌军的彻底毁灭,并使英军离大马士革和约旦河东面的土耳其人一样近。同时一支骑兵部队将协助劳伦斯的阿拉伯部队夺取汉志铁路的汇合点德拉,从而迫使约旦河东面的土军不得不撤退。与此同时其余的骑兵部队将攻占大马士革,切断这支部队的退路,加以歼灭。 这一计划打破了一战的堑壕战特色,充分体现了突然性和机动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巨大的危险。只要敌军在卡尔迈勒山脉的一两个小山口上部署少量装备着机枪的步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阻止艾伦比的骑兵的挺进。艾伦比清楚的认识到这一危险,他决心动用两种武器——他的飞机和劳伦斯的阿拉伯军队——使敌人的指挥部门耳聋眼瞎,行动迟缓。他命令劳伦斯的部队四处展开游击性质的奇袭,迫使土军调动后备力量以应付这一威胁。同时大力增强其空军的力量,夺取了制空权,使德军的飞机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杰宁机场,不能起飞。艾伦比还展开大量欺敌行动,如在约旦河谷建立假司令部和假军营,部队白天向约旦河谷前进而晚上返回营地等等。这些周密的准备使得他的计划顺利甚至是完美的得到了实现。 战役结果9月19日凌晨,艾伦比在西线达成突破。到了20日早上8点,英军骑兵夺取战略要塞阿富拉;下午4:30,第四骑兵师夺取贝珊。稍后,澳大利亚骑兵师到达杰宁。至此,彻底地切断了敌军的撤退路线。随后,艾伦比成功的对通过峡谷撤退的土德联军进行追击。不到三天,两个土耳其集团军和德国在巴勒斯坦的全部势力均被摧毁,只剩下在约旦河西面的土耳其第四集团军。补给线被切断的第四集团军仓皇撤退,但是被阿拉伯人和从贝珊东进的第四骑兵师拖住并不断蚕食。土第四集团军很快消耗殆尽,其残部在大马士革附近投降。10月1日,艾伦比拿下了古城大马士革。10月16日,英军攻陷霍姆斯;10月25日,阿拉伯部队拿下了北方的重镇阿颇顿。至此,土军所有有组织的抵抗都崩溃了,土耳其政府于10月30日投降。 战役影响及评价此战役中,英军在38天里推进350英里,夺取了整个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并孤立了美索不达米亚,迫使那里的土军撤退。此期间,英军歼灭了敌军3个集团军,仅俘获就达7.5万人,而自己的伤亡却不到5000人。这是一场带着二战色彩的一战战役,也是骑兵的最后一场伟大战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