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好的晚年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美好的晚年作 者:圣严法师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563398614

开本: 16开

定价: 39.80 元

内容简介

《美好的晚年》内容简介:“夕阳无限好,不是近黄昏;前程美似锦,旭日又东升。”圣严法师常以本诗,勉励人们把握生命中的丰收季,将人生的耕耘结果与大众分享。本书由圣严法师亲自口述,记载从2005年到2009年去世前的生活点滴,特别是几度面临生死边沿,却不放弃生命意志,尽为善作,实践他所发“尽形寿,献生命”的愿。读此书,拂去焦虑的尘埃,让心灵沉静,发觉世间诸般的美好与广存的善意,圆融自在,长葆生机。

圣严法师声望极高,交游广泛,本书自政界、文化至宗教、民生均有清新的记述,故本书也是一部难得的了解台湾当下社会生活的本色作品。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 (1930-2009年)

1930年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于狼山出家,后因战乱投身军旅,十年后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浓闭关六年,随后留学日本,获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创建法鼓山,并于2005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

圣严法师是一位大学者、作家及国际知名禅师,当选台湾《天下》杂志 “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先后获得各界的诸多奖项。他著作丰富,中、英、日文著作达百余种,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学纲要》《放下的幸福》《完全证悟》《智慧人生书》等,《美好的晚年》是其最后一部作品。

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主张以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推动全面教育,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僧伽大学、法鼓大学等院校。他发起“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影响相当广泛。晚年积极促进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伦理,致力于世界和平。其宽阔胸襟与国际化视野,深获海内外肯定。

李连杰、林青霞、罗大佑、张国立、马英九、萧万长等或入其门下,或深受其影响。汶川地震之后,圣严法师积极组织赈灾救援,表达了深厚的同胞之爱。

编辑推荐

《美好的晚年》介绍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进步,又在艰苦中见其光辉;人生要在和谐之中求发展,又在努力中见其希望;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锻炼中见其庄严;人生要在沉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跃中见其悲愿。真正的净土就在人间。

专业书评

台湾曾经有圣严,真好!

——马英九

我皈依圣严法师多年,受益匪浅。法师的心语,犹如智慧的明灯,清心的甘泉,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灵。

——著名影星 张国立

“老师”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师只是一种世俗的尊称。佛教并没有什么名师、大德这种名相,讲求的只是师徒间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执著名师,因为再有名的师父也不能把你变成佛,只能为我们指出心灵的路,但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来见圣严师父,就是因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须向一位有智能的老师请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对不对,路对不对,师父能够为我指引,哪里要注意、哪里要改变、哪里要做。

——著名影星 李连杰

圣严法师是一位伟大的禅师,我对他的学问与智慧极具信心。我很庆幸能身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东西方为佛教所做出的贡献。

——著名佛教人士一行禅师

圣严师父的德行让我感佩,阅读师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启发。对我而言,佛法愈来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宽广许多,在创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莫不如此。

——著名漫画家、畅销书作家朱德庸

圣严师父一生弘法利生,影响遍布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长期以来,师父以提高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著书立说,身体力行,大力倡导“心灵环保”、“种族和谐”与“世界和平”,使法鼓重响,宗风再振。 圣严师父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教育家,一位著述等身的学者,更是一位深具悲心、充满大爱的中国比丘,一位享誉全球的宗教领袖!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叶小文

我应该很专心地跪下磕头再站起来,跪下磕头再站起来,就这样连续做二十分钟,心里要想着该忏悔的事和该感恩的事。开头我并不很专心,眼睛往旁边一瞥,见到一双轻盈的脚步从我身边走过。那袈裟飞起,就像浪花。我呆住了,心里赞叹着“好美!好美!”那是圣严法师。当年他老人家七十好几,也跟我们一样的跪拜,他的专注和真诚让我动容,后来他说他是对他师父感恩。

大约是八年前,我发觉我这个人太计较,总以为别人应该理所当然的对我好,而经常让自己很不开心,也影响别人的情绪。所以我决定去修行。我想要有包容心,也想让自己肚子能撑船。

我回台寻找大师,很幸运的,在因缘际会之下,我有幸见到圣严法师,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佛法、不谙规矩,见到师父竟然跟他握起手来,后来发现所有佛教徒都是以合十来打招呼,我暗忖当时一定让周遭的人大为紧张。

在见面的一个钟头里,我只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禅”,因为始终认为禅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师父说只要坐三天禅就什么都知道了,我正在考虑的时候,师父连说了三次,于是我当下就决定坐禅三。

上山的第一件事,手机就给没收了,在没收前我赶快打个电话给女儿,告诉她我将有三天不跟她通话,这才放心。在三天内我要和其他九十九个人昼夜相处。不准化妆、不可看书、看电视,要睡大通铺。晚上十点钟睡觉、早上五点钟起床。这下可惨了,平常我在这个时候可能还没睡,还好我偷偷带了六颗安眠药,一天两颗,总算解决了睡觉的问题。

晚饭之前,每人分获一个号码,暂时不用自己的名字,各人根据自己的号码坐位置、拿拖鞋和睡床位。这是要我们放下自我。在大堂里先对着大佛跪下磕头再站起来,原来这个作用也是为了消融自我。

吃饭的时候,师父很温和的一句一句叮咛,要我们心无旁骛专心吃饭,好吃的时候不要高兴,不好吃的时候也不要讨厌。要感恩这食物是经过很多人的辛苦才到我们的嘴里。吃完饭用一碗清水将碗碟冲一冲再倒回碗里喝下。

饭后离座时要双手迭起,放在胸前,慢慢起身,顺序走出饭堂,手里就像捧着一尊菩萨,内心里什么都不能想,也不可以自己对自己说话。我静静地坐在石头上,对着大山和星空,突然听到一阵很美的声音,我寻着那个方向走去,原来是一位女菩萨跪在那儿,一面敲钟一面念经,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好喜悦好舒服。

第一天早起,吃完早饭,我们坐在大堂里听师父开示,师父教我们如何打坐和拜忏。一天内有许多开示和打坐,师父谆谆善诱,我们密密抄经。

有几句真言,在我生命里最不可承受的痛时,因为用了它而顺利过渡。人世无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常把这些话送给朋友,他们也因度过内心的难关而感激我。这几句真言是: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当你遇见一些事时,你不要逃避,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它,然后你必须接受那已成的事实,好好的处理它,处理完后,不要让它占据你的心,必须放下。

第二天我们学行经。有慢经、快经和自然经,行慢经时,双手轻轻握拳,每一步路是脚掌一半的距离,要走得很慢很稳,这叫“步步为营”。快经的步伐可大一点,双手自然下垂,但是要走得很快很快,自然经则要全身放松地步行,看似简单行则不易。走完后感觉好舒畅。

第三天是要我们做到感恩和忏悔,我们就像开头讲的那样拜忏二十分钟,心里要为这一生中所有该忏悔的事忏悔,对这一生中所有该感恩的人感恩。很多师姊、师兄泣不成声。我听到一种平和的声音:“要用情操,不要用情绪。”那是师父的声音。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三天的课程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我对父母、先生、女儿、朋友,甚至整个世界感恩。对该忏悔的事,想办法补偿。减少了自我感。少了计较,多了回馈。人也快乐起来。我觉得这三天里,学到的比三年甚至十年还要多,最难得的是我找到了内心最深层的宁静。

师父是个智者也是个哲学家,我对他是感恩!感恩!再感恩!

——著名影星 林青霞

媒体推荐

参考阅读:龙应台对话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生命与信仰的探讨

日期:2007年3月11日

地点:法鼓山第二大楼502会客室

与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创办人)

龙应台女士(知名社会文化评论家、前台北市文化局长)

佛教对永恒生命的信仰

龙: 在我来之前,您的秘书在电话里问我:“有没有特别的问题想请教师父?”我说没有。可是挂了电话之后,却开始去想:如果一定要有一个问题请教圣严法师,那么,我想还是三年前的那个问题—— 关于生死。

自从父亲三年前过世后,我才开始比较严肃去思考生死。在这方面,我是一个很晚被启发的人,但我觉得,一旦开始思考生死问题,大概就离宗教比较近了。可是三年之后,我要跟师父报告的是,在这个题目上,我还是没什么进展,可是这个问题从未被遗忘。

师: 你还没有真正去探索,或者说,你是以思想、思维的方式去探索,那是你的惯性使然。你并没有真正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真的想要体验属于生命深层的部分。仅凭思想的方式去探索,而希望生命能有新的启发,那是很难的。

一般在面临亲人过世,或者自己遭逢重大难关、好不容易走过来的情况之下,会产生一种反省,那是向内心的反省,而不是从外境去推敲、去考察,也就是说,信仰这件事,不是研究、推敲可以达成的。

信仰是自己对生命的体验。有些事情,如果缺少信仰,怎么也无法解答;有了信仰之后,至少有一部分问题能获得解决;由此再继续深入,就可以渐渐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一般人讲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常是指对他人付出、对社会关怀,至于是否有一个永恒的生命存在,不见得在他的关心之列。

永恒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是文化、历史吗?这只对了一半。人类的文化、历史会随着时间生灭,甚至地球也有毁灭的一天,到时侯谁也不知道孔夫子、释迦牟尼佛究竟是何人。

地球会毁灭,人类的文化、历史会消逝,但生命是永恒的。为什么说生命是永恒的?因为除了文化、历史的生命之外,尚有我们自己个人的精神生命存在,也有人称为“灵”的生命。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精神的生命就是“福”、“慧”两种功德。“福”是为众生奉献、造福;“慧”是般若、无我的智慧,这两者的生命都是永恒的,不仅仅存在于一生一世,也不受限于历史文化之中,而是生生世世延续下去。

佛教将修行证得福慧圆满的人,称为“解脱者”。解脱者最后到哪里去了呢?解脱者的存在,是时间和空间无法限制的,不一定在我们这个世界重复出现,他随时随地可在任何一处的时空出现,那叫做“功德身”,也叫“智慧身”。这是佛教对于永恒生命的信仰。

对人而言,具备这样的信仰是很重要的,否则,生命徒然只在世间来来去去,最后到哪里去?人的价值又在哪里?地球、宇宙也有毁灭之日,人的价值是否因此而消失?若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永恒的精神生命是存在的。

譬如说,人往生以后到哪里去?佛教徒说去极乐世界。究竟有没有一个极乐世界呢?没去过的人无从得知,只知道那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还有,在极乐世界里接引化众的阿弥陀佛,将来也有圆寂的一日,阿弥陀佛圆寂以后,极乐世界还有观世音菩萨继续在那里度化众生。只是观世音菩萨将来也会涅槃,到时候自然又有另一尊佛出现。

相对于极乐世界的清净、安定,我们所处的人世则是非常危脆、非常短暂,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并非不好,反而有利于修行。在这个世界,我们一边受苦受乐,也可以一边修福修慧。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修福修慧的机会,因为大家都无忧无虑,也不需要他人帮助,所以在极乐世界,修福修慧的机会比较少一点;因此,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距离成佛之路比较远一点、长一些。不过既然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成佛时间的早晚,也就不是那么在乎了。

但是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总希望能在这个娑婆世界多培植福德,多增长智慧,以便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莲位高一些,离成佛近一点。

相信,才能深入信仰内涵

龙: 法师,在您的人生之中,是否曾有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是要解决的?

师: 我是个宗教师,我的信仰不会有矛盾,但是如果从逻辑、考证与分析的角度来看,信仰这件事的确是有矛盾。

信仰是属于个人的体验。一旦有信仰,觉得对自己有用,对他人也很好,那就相信吧!任何一种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在某一个层次都是这样的。如果一定要从逻辑、理论、哲学的角度来探索宗教,那就不谈信仰,纯粹作学术研究,也未尝不可。只是研究宗教与信仰不同,前者无法深入信仰的内涵,也没有办法得到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功德。

龙: 您的意思是说,信仰不是一种探索的结果,而是一种态度;一开始就是一种态度?

师: 信仰的一部分是因为需要。喇嘛曾举例,佛教讲因果,可是因果无法以现实去证明、去“兑现”。即便如此,因果还是存在,只要你相信有过去世、有未来世,因果便成立了。如果执意不信有过去世、未来世,那因果就讲不通了,因为那是看不到的。

许多人很矛盾,一方面想获得佛法利益,却又不相信佛教讲的因果。在我看来,这些人是被理性、逻辑给障碍了,所以信仰进不来。

为了获得佛法利益,而相信可能无法“兑现”的三世因果,这样的信仰是否等于迷信?这就要看信仰的内涵与作用。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无法解释的现象,充满怀疑而烦恼不已,但接受信仰以后,烦恼、问题就减少一些,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否定信仰呢?

信仰之中,确实有一部分无法以常理解释,也没有人可以提供解答,但是信仰的力量确实存在。譬如有一尊观音像,受到佛教徒的礼敬崇拜,而观音只是静默不回应。不回应就代表没有感应吗?这就因人而异了。不相信的人很难有感应;相信的人,通常会有感应。

目录

编者序 美好晚年的本来面目

代序 告诫众弟子书 圣严法师

楔子 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

一 我的病 二○○五年 十二月十五日口述于中正精舍

二 法鼓山落成开山 二○○五年 十月记事

三 汉传佛教的未来 二○○五年 十一至十二月记事

四 晚年的贡献 二○○六年 一至三月记事

附录 病中手书

五 珍惜生命 二○○六年 四至六月记事

六 承先启后,继起有人 二○○六年 七至九月记事

七 最后一次美国行 二○○六年 十至十二月记事

八 游心禅悦 二○○七年 一至三月记事

九 我最开心的一天 二○○七年 四至六月记事

十 不一样的法鼓大学 二○○七年 七至九月记事

十一 病情危急 二○○七年 十至十二月记事

十二 传承与创新 二○○八年 一至三月记事

十三 激活心六伦 二○○八年 四月至七月六日记事

十四 最后的口述 二○○九年 一月十三日口述于台大医院

附录 随师记行

一 宗教家的愿心 二○○八年 七月八日至九月记事

二 本来面目 二○○八年 十月至十二月记事

三 法华钟响,七如来迎 二○○九年 一月至二月三日记事

后记 但盼没有辜负这份福报 胡丽桂

序言

美好晚年的本来面目

法鼓文化编辑总监 释果贤

自圣严师父于二○○九年二月三日舍报后,陆续于《法鼓》、《人生》杂志的报道中,提及师父还有一本名为“美好的晚年”的著作将会出版。近一年来,很多人对《美好的晚年》充满期待与好奇,因为难以想象疾病缠身的老人,何来“美好”? 这些期待与好奇,都反映在法鼓文化的客服部,不但每月都会接到询问的电话,甚至有人索性汇来五百元,指名购买《美好的晚年》。而这些期待也给编辑部带来压力,常常要很委婉地向整理文稿的丽桂菩萨催稿。然而在二○○九年六月开始陆续收到整理出的文稿时,却让编辑陷入难题。

因为师父的口述化为文字,竟成为一则则以记录形式呈现的记事,其中既少有新鲜事,也没有一般人所认知的美好事物,这让我担心了起来,这本书到底该如何呈现出师父口中的“美好的晚年”呢?

第一次收到长达十六七万字的口述整理时,仿佛在看师父的年鉴,除了一则则记事外,还有一场场开示、应邀演讲的完整内容。请教丽桂菩萨师父口述的方式,方得知师父在口述一个事件后,都会说:“演讲和开示内容,都已整理出来了。”当时心中盘算,这份书稿可能要出上、中、下三册吧!

后记

编者序 美好晚年的本来面目

代序 告诫众弟子书 ■ 圣严法师

楔子 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

一 我的病 二○○五年 十二月十五日口述于中正精舍

二 法鼓山落成开山 二○○五年 十月记事

三 汉传佛教的未来 二○○五年 十一至十二月记事

四 晚年的贡献 二○○六年 一至三月记事

附录 病中手书

五 珍惜生命 二○○六年 四至六月记事

六 承先启后,继起有人 二○○六年 七至九月记事

七 最后一次美国行 二○○六年 十至十二月记事

八 游心禅悦 二○○七年 一至三月记事

九 我最开心的一天 二○○七年 四至六月记事

十 不一样的法鼓大学 二○○七年 七至九月记事

十一 病情危急 二○○七年 十至十二月记事

十二 传承与创新 二○○八年 一至三月记事

十三 激活心六伦 二○○八年 四月至七月六日记事

十四 最后的口述 二○○九年 一月十三日口述于台大医院

附录 随师记行

一 宗教家的愿心 二○○八年 七月八日至九月记事

二 本来面目 二○○八年 十月至十二月记事

三 法华钟响,七如来迎 二○○九年 一月至二月三日记事

后记 但盼没有辜负这份福报 ■ 胡丽桂

文摘

九月十六日,第一次洗肾。初期每天都要洗肾,地点就在三楼内科加护病房,时间为两小时。第一次洗肾的体验非常难受,在那两小时,我全身动弹不得,就如僵尸一般。洗完肾后,一是发冷,一是僵硬,几乎身上每一寸肌肉都是僵硬的,关节僵硬、肌肉僵硬,头脑则是清楚的。照顾我的侍者常宽师见我痛楚不已,便找来四楼加护病房一位涂钡甄护士替我做经络推拿。之前我在四楼加护病房感到很不舒服时,涂护士曾替我做过两次推拿放松。这次是常宽师自己想到把涂护士请来,她替我做了将近两小时按摩推拿后,我的疼痛感缓和了,终于能睡觉了。那晚如果没有涂钡甄护士及时替我推拿,我是真的会走的!那种痛,痛得让我想打滚,如果我能够打滚,我会在地上打滚的。但也不是每位洗肾病友均是如此,而是我的体质特殊,也可能是因为白天才做了肺穿刺,接着,洗肾又把我身体里的血液水分脱干,使我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因此全身僵硬,极度不适。

那是手术以来最疼痛的一天,当时有一种濒临死亡的经验出现。那种痛已痛得使我放弃忍受。当我放弃忍受的时候,呼吸停止了,意识好像也要消失了,我准备要走了。就在此时,常宽师找来涂护士,在她替我按摩以后,我的意识又恢复过来。由此可见常宽师还是蛮细心的,他想办法找人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