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中央情报局
释义

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公司名称:美国中央情报局

外文名称: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总部地点:McLean, Virginia

成立时间:1947年9月18日

公司性质:国有独资

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

简介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它是美国庞大情报系统中的重要机构,主要负责给美国联邦政府搜集、提供世界各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资料,屡建奇功,享誉世界。

徽章象征意义

中央情报局的局徽造型独特,警醒,在蓝色镶金边的圆形底盘中心,是一面银色的盾牌。盾牌中心是一个有16个红色尖角的罗盘图形,盾牌上面是美国国鸟白头海雕的头像,外圈写着“美利坚合众国中央情报局”的字样。银盾象征中央情报局是保护美国安全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罗盘图形的16个尖角象征中央情报局的势力渗透到世界各地,各种情报资料从四处向中心汇聚。白头海雕象征着力量、勇气、自由与不朽,同时也代表着机警、灵敏和冷酷——这正是中央情报局的风格。

历史沿革

美国情报协调局

罗斯福上台后,对美国情报机构的现状非常不满意,还得不停地协调各情报机构之间的纷争。

1939年,罗斯福总统发布秘密指示,将全部谍报工作、反谍报工作和对敌破坏工作交给联邦调查局和陆、海军情报部。同时,他还授权联邦调查局在拉丁美洲针对轴心国间谍开展反情报和安全工作。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开战。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经大大超出之前的预料,罗斯福迅速做出决定,成立美国情报协调局,由威廉·约瑟夫·多诺万任局长。1941年7月,杜诺万从预算局要来45万美元的拨款,在白宫附近几间破旧的大楼里开始工作。正式工作是破坏、谍报、反间谍和部署、实施秘密行动,这些工作成为后来中央情报局的基本行动范围。

与联邦调查局的矛盾

杜诺万逐渐加大情报协调局的活动范围和力度。他甚至一度从老朋友斯蒂芬森手中接过英国间谍原来干的一项活儿,即定期到西班牙驻华盛顿大使馆进行秘密搜查,偷拍亲轴心国的佛朗哥政府的密码本和重要文件,以协助英国攻克德国“迷”字机密密码。但是这一秘密举动令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大为光火,因为这该是他管的事。胡佛一气之下,在情报协调局的密探再潜入使馆时,联邦调查局出动车辆,打开明亮的信号灯,并且高放警报信号,最后把惊慌失措的密探给逮回去了。多诺万气得浑身发抖,他和胡佛一直吵到罗斯福面前,但是总统出于自己的考虑,并没有训斥胡佛,反而是下令把这项任务转交给联邦调查局。

美国战略情报局成立

为改善混乱的情报局面,1942年初,罗斯福一度想解散情报协调局,将其各个机构分配到其他情报部门中去。多诺万为使这一想法不被实施,费尽心思,后来他找到盟友——美国最高军事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后者坚信美国必须有一个机构专门从事对敌秘密工作,多诺万则使他们相信情报协调局就是最好的执行者。

1942年6月13日,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多诺万的联合建议下,罗斯福下令将情报协调局与军方情报力量结合,成立美国战略情报局(OSS),多诺万任局长。这是美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情报机构,也是中央情报局的前身。

中央情报局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但是杜鲁门总统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应付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报告。于是,成立国家情报局及其行动机构,即中央情报组(CIG),

以协调并核对这些报告。

1947年杜鲁门总统批准了《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中央情报局必须符合“没有警察、传票或执法力量或国内安全职责”的规定。这一结构导致了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其他情报机构之间以及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之间的关系紧张。1947年9月18日,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中央情报局就在这种微妙的政治环境中诞生了。

办公地点

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初的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地区的林肯纪念碑附近。1961年后,中央情报局的总部搬迁到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占地约200多亩。中央情报局总部的组织机构非常庞大。

组织架构

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从事情报分析、秘密人员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的重要机构。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是中央情报主任,他负责管理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还有六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总审计办公室、总监办公室、平等就业机会办公室、人事主任办公室、政策与计划主任办公室。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管理处下设通讯、后勤、安全、财务、医疗服务、人事、训练与教育、数据处理科;行动处下设反情报、国外情报、隐蔽行动、中央掩护科,评价、计划和设计科,共有雇员6000名;情报处下设管理与分析、武器控制情报、搜集需求与评价科,五个地区办公室和五个职能办公室,外加一独立的中心;科技处于1962年成立,当时称之为研究处。中央情报局不同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它无需公开其预算,雇员人数或工作情况。

历任局长

姓名 任期

罗斯科·希伦科特海军少将 1946年1月23日-1946年6月10日

霍伊特·范登堡空军中将 1946年6月10日-1947年5月1日

罗斯科·希伦科特海军少将 1947年5月1日-1950年10月7日

沃尔特·史密斯陆军中将 1950年10月7日-1953年2月9日

艾伦·杜勒斯 1953年2月26日-1961年11月29日

约翰·A·麦科恩 1961年11月29日-1965年4月28日

小威廉·F·罗伯特退役海军中将 1965年4月28日-1966年6月30日

理查德·赫尔姆斯 1966年6月30日-1973年2月2日

詹姆斯·施莱辛格 1973年2月2日-1973年7月2日

威廉·科比 1973年9月4日-1976年1月30日

乔治·H·W·布什 1976年1月30日-1977年1月20日

史坦·菲特纳退役海军上将 1977年3月9日-1981年1月20日

威廉·J·卡西 1981年1月28日-1987年1月29日

威廉·H·韦伯斯特 1987年5月26日-1991年8月31日

罗伯特·盖茨 1991年11月6日-1993年1月20日

小罗伯特·詹姆斯·伍尔西 1993年2月5日-1995年1月10日

约翰·M·多伊奇 1995年5月10日-1996年12月15日

乔治·特尼特 1997年7月11日-2004年7月11日(2004年6月3日辞职)

约翰·麦克劳林 2004年7月11日-2004年9月24日(代理)

波特·J·戈斯 2004年9月24日-2006年5月5日

麦可·海登退役空军上将 2006年5月5日-2009年2月12日

莱昂·帕内塔 2009年2月13日-2011年

戴维·彼得雷乌斯 2011年9月6日至今

主要人物

中央情报局局长,由美国总统直接任命,还担任总统和国会的高级情报顾问,常被称为总统的“耳朵”。中情局成立

后,杜鲁门总统每天接见的第一个人总是中情局局长。

首任中情局局长希伦科特。现任局长为戴维·彼得雷乌斯(2011年-)。

中情局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局长,是在1953年至1961年冷战期间上任的艾伦·杜勒斯。上任时杜勒斯56岁,年届花甲,头发灰白,戴着一付眼睛,叼着一只烟斗,颇有学者派头,给人一种斯斯文文的感觉。实际上他却精力充沛、老谋深算、极有心计。美国人都戏称他为中央情报局的“狐狸局长”。

杜勒斯对中央情报局的贡献在于,他顶住了麦卡锡对中央情报局的攻击,使得中央情报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代了国务院的作用,成为推行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工具,提高了中央情报局在美国国内的威望。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1997年上任到2004年离职的特尼特,整整干满了7年,在位时间仅次于在艾伦·杜勒斯。1997年7月11日,特尼特成为克林顿的第三任中情局局长。2001年1月,布什上台后要求特尼特留任,特尼特成为CIA第一位在变更总统后连任局长职位的人。在特尼特出任中情局首脑的前5年,这个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先后换了3任局长,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情报界人士认为,特

尼特在担任中情局局长期间的最大功劳之一就是使得CIA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2009年1月,根据美国媒体5日的报道,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将提名前白宫办公厅主任里昂·帕内塔担任新中情局局长。媒体称,奥巴马提名帕内塔担任新的中情局局长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因为帕内塔并没有在情报机关任职的经历。里昂·帕内塔曾在克林顿执政时期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

任务职责

根据美国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情局没有国内任务,也没有逮捕权。中情局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总统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中情局局长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情报顾问,这确立了中

情局在美国情报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国家安全决策程序的情报机构。但美国情报界的各个机构都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中情局局长并不能对其它情报机构发号施令,而只是起协调作用。

主要有以下五种职能:

1、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协调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有关国家安全方面情报活动的情况;

2、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协调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有关国家安全方面情报活动的建议;

3、联系和评价有关国家安全的情报,为政府内部适当传播情报,在适当的地点提供有用的机构和设施;

4、为现存情报机构的利益,从事共同关心的辅助服务,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执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定;

5、履行影响国家安全的有关情报的其它职能和义务,以便国家安全委员会能随时进行指导。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央情报局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搜集经济情报和其他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反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和防止毒品走私等问题。克林顿政府明确指示中央情报局在国际新形势下主要有三大使命:

1、努力掌握介入武器扩散和恐怖活动的国家的情况,其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国家是朝鲜和伊朗。

2、严密注视那些一旦它们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不利的变化可能会使美国感到不安的国家的情况,比如俄罗斯和中国。

3、尽一切努力协助美国政府确保美国企业能在国外生意场中进行公平交易。查清那些为了从美国手中夺走经济合同而进行的一切收买或行贿活动,以保障美国企业在生意场上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主要活动

中央情报局的拿手好戏之一是推翻民选政府、扶持军人政权:希腊的新法西斯(1949年)、伊朗的极右王朝 (1953年)、瓜地马拉的杀人政府 (1954年)、黎巴嫩的长枪党(1959年)、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军人政权 (1965年)、智利的皮诺切军人政权 (1971年)、南非的种族隔离政权 (最近有材料揭露,正是中央情报局将曼德拉交给南非警察当局拘禁)……就连现在让美国人恨得牙痒痒的本·拉登(已死)也是中央情报局一手拉扯大的。

暗杀卡斯特罗

中情局公开的绝密档案显示,其特工把暗杀卡斯特罗的希望寄托在拉斯韦加斯的黑帮老大乔尼·罗斯利的身上。中情局特工在解释相中他的理由时说,由于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打击了罗斯利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因此他私底下四处放话说,真想杀了卡斯特罗那条汉子。中情局特工一看靠谱,立马与他接触并表示,中央情报局愿意出资15万美元消灭卡斯特罗。不过,一份绝密档案提出了要求:“务必让罗斯利那小子明白,美国政府对暗杀卡斯特罗一事一无所知。”令特工们感到郁闷的是,罗斯利一口就回绝了中情局的美意。不过这个黑帮老大又介绍了两个见钱眼开、给钱啥都愿意干的黑帮杀手给中情局。这两个杀手当然是无功而返。

类似的暗杀卡斯特罗的行动前后加起来有650次之多,但中情局的绝密档案承认:“杀到最后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了。” 卡斯特罗则幽默地说:“今天我还活着,这完全是由于美国中情局的过错。”

与基地组织斗争

中情局局长2004年2月在国会上发表演讲时说,中情局与基地组织已经战斗了5年。2000年,由于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在国内外通力合作,粉碎了5到15起预料中的恐怖袭击。2001年早些时候,美国三四处国外设施也因及早防范而未受破坏。“9·11”恐怖事件,原先预料在7月份或者8月份发生……总之,情报机构永远不会对恐怖事件作出100%的预测。这是中情局局长为自己辨解,找台阶下。其实,中央情报局曾经协助过拉登和很多恐怖分子,反过来这些恐怖分子没有为主人效力,反而对自己大动干戈,中央情报局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美国人自食其果。

2004年7月25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对《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不少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其他国家的中情局特工早已成功渗透进入了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部。

2011年5月1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美国军事行动中,于巴基斯坦的一座豪宅内,被海豹第六分队击毙,终年54岁。

搞笑案例

解读苏联局势靠读报

中情局一名前资深情报分析家弗里兹W·埃马斯表示,一些绝密情报看上去显得美国当年对苏联的了解还真是透彻。他指着一份题为《苏军未来战争思考》的绝密档案说:“中情局当年的专家对苏军未来30年的作战模式与意图都进行了有模有样的分析。然而,我们现在才知道,这些报告与分析完全是在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发挥出来的。他们完全是靠记者或者学者提供的资料,比如说苏联领导人开会的时候进入会场的秩序, 《真理报》上苏联领导人的排名,以及苏军公开报道的大演习等。”,“西方基本上是靠收听苏联的电台广播、阅读苏联的新闻报纸来分析苏联的局势的。”一份中情局1953年有关斯大林之死的情报是这样写的:“我们无法确定斯大林是否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死于谋杀,或者他就是如公开的报告所说的那样死去的。”一句话,这份情报啥也没说。

干国内的事“浑身是劲”

传奇特工霍华德·汉特

与国外行动屡屡受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情局在美国国内行动起来浑身是劲。比如说1972年6月中情局特工霍华德·汉特向局里申请说:“急需一名精于撬门开锁的好手,最好是已经退役的特工。”这份申请很快得到批复,行动的结果就是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

除此之外,中情局特工还于20世纪60~70年代对美国国内的反战组织展开渗透,以期发现它们是否“获得外国的资助”。比如说一份1972年的绝密档案声称,披头士首席歌手列农“出钱资助反战组织”,试图破坏该年度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大会。但事实上,这纯属子虚乌有。

“9·11”事件后的中情局

9·11事件使神通广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大为丢脸。一段时间以来,中情局在美国国内频频受到攻击,导致局长辞职。美国国会和公众在“9·11”事件后对情报界提出了严厉批评,民众普遍存在对情报界不信任危机,因为在目前的不安全气氛中,人们谈论的只是通过改革,提高情报界打击恐怖主义的效率,而对情报机构改革后安全保障却不信任。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6月3日承认,美国的情报机构必须进行改革,美国需要最优秀的情报机构。因为美国的敌人现在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对美国实施恐怖袭击。因此,美国总统布什重申设立国土安全部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中情局的职能机构、反恐怖体系,健全组织机构。中情局,主要负责有关恐怖活动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该局设有研究恐怖分子劫持人质小组和反恐怖情报中心。根据有关法令,中情局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总统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其局长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情报顾问,还是整个情报界的头,这就决定了中情局在美国情报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国家安全决策程序的情报机构。但中情局局长并不拥有对其它情报机构发号施令的权力,只起说服、协调作用,美国情报界的各个机构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为加强情报分享,中情局设立一个情报办公室,由中情局派员管理,并由其派出专家帮助联邦调查局收集和分析情报。为了获得第一手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打入“基地”内部。

特工招聘

当前,中央情报局看中的招募对象不是传统的美国人,而是来自拉丁美洲、亚洲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的移民或这些移民的后代,尤其是少数族裔和妇女。中情局的一位高级官员说,CIA一直都在招募移民,以便能够进入外国的社会基层获取情报。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美国更多地把国外的恐怖分子、毒贩、军火走私犯等视为国家安全的敌人,CIA就更需要精通敌人所在国家语言的特工。那些有能力潜入恐怖组织内部的志愿者将被优先录取。

1986年6月,中央情报局在美国设立11个招募中心。经考试合格后,有1000人受雇用,其中200~300人被培养成为间谍。1998年秋,美国中央情报局大张旗鼓地进行1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征召间谍和分析人员的工作,中央情报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并在美国许多地方的宾馆酒店接待应征者。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间谍,选择上注重才智和表现力,如喜欢冒险并肯作出牺牲,或在某一方面的专长等。

中央情报局曾与美国66所最好的大学和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另外,国会当年给美国13个情报机构追加了15亿美元的预算,其中2亿至3亿美元是分给中央情报局。

200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许多人看来充满了神秘色彩,这大概是因为从事间谍工作毕竟不是件可以随便张扬的事。因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却一反常规,开始在报纸、像《经济学家》这样的高档杂志上刊登广告,公开招募“间谍”。这些广告把行动处描绘成一个由二十几岁、漂漂亮亮的年轻人组成的五彩缤纷的联合体。

选拔步骤

第一步,就是对初步确定名单的人员进行“姓名查核”。姓名查核的目的,就是要看这些人有什么不适合做间谍的背景和材料。

第二步,对通过姓名查核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安全检查,包括家庭情况、本人经历。在这两步工作完成后,合格者将会接受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考验。被考验者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考验,以能够充分考察出其智力、表现力和思想品质的真实情况。合格者首先将会接受“观察力测验”考察,主考者会根据方案或专家的出题,让应试者自己去完成。

“意志力测验”则是将应试者从家里突然逮捕并且送到地下室的黑房里,置于强烈耀眼的反光灯下,或者与死囚犯关在一起,从黑暗中传来严厉的审问声、恐吓声。应试者最后要通过的是测谎器的测试,查测其心理素质情况。

以上合格者,首先进行9个月到1年的初步训练。开始3个月,新学员在中央情报局总部听课,加强伪装和语言训练,特别是对派驻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都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个月后,到弗吉尼亚州的皮里营“农场”(即美国间谍学校,对内称三军实验训练基地,对外称“农场)去训练。一般来说,未来间谍们都要学习徒手格斗。他们不是像拳击家那样接受系统的训练,而只是学习如何用脚跟、手掌、指头去击中对方要害部位的“散手”,这其中包括中国功夫、柔道、擒拿术等精华的东西。全面训练的重点放在隐蔽行动和保密上。他们学习干“袋子活”(偷偷摸摸地进入私宅或公司办公室)和窃听。

“农场”内,建有控制塔的模拟的国境线供学员们进行非法偷越国境的练习。还训练如何盯梢、监视、摆脱敌人跟踪、建立安全接头点、及时转移,学会化装,学会接头暗号、代号、密码电报的接发方法、秘密集会、纵火爆破、纵制地图,还要研究敌人方面的反情报机构的行动方法和组织机构,及保密教育……在经过一年的正规训练后,中央情报局对学员的能力、智力进行了测验和性格稳定性筛选后,分到中央情报局下属各个部门,在训练办公室的控制和指导下工作三年左右,然后正式派往世界各地,执行秘密任务。

现实中的特工

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个个身手不凡,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恐怖分子家中和汽车上安装窃听器和摄像头,能够近距离监听嫌疑人电话,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由于任务特殊,在招募这些特工人员时除了要考察他们的身体状况、作战技能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科目外,还会优先考虑少数族裔公民以及长相具有阿拉伯特征的人。

神话之一

情报机构付钱慷慨。间谍人员总是穿名牌时装,开豪华轿车,进高级饭店……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离肯尼迪墓不远的地方,埋葬着一个普通的中士,叫杰克·邓拉普,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危险性的间谍。这位又高又瘦的超级间谍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邮差。只是在三年以后他的上司才突然想起,这位一周挣100美元的邮差驾驶的是美洲虎牌高级轿车,有一艘帆船,是豪华饭店和帆船俱乐部的常客。中士没有活到暴露身份的时候,把被招募的秘密带进了坟墓。如今,最富有的特工机关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按西方标准,它们在人员的收入属于中等。受过高等教育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的新手现在每月只能挣2000美元,而如果他在私营企业至少可以每月拿3000美元。有一年工龄的西方情报人员所拿的薪水只勉强够他们过上不贫穷的生活。他们靠25年期的贷款来购买住宅和普通轿车。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拥有高级赛车、庄园和游艇,也不能指望经常进饭店狂饮海吃。只有在本部门在高级饭店举办“活动”时,才能吃上美味佳肴,才能喝到稀世好酒。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奇特工奥尔德里·埃姆斯靠合法收入过不上好日子。美国人说,埃姆斯在同克格勃九年的合作中,至少得到了270万美元。他出卖中央情报局近100份秘密情报,使数十名在前苏联的美国特工暴露了身份。

神话之二

在国外工作的间谍经常同社会精英打交道——将军、外交官、部长和银行家……如5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伊拉克当时萨达姆复兴社会党头目进行接触,特别是与伊拉克军队内搞政变的上层军官有直接联系,并向政变分子提供了必须马上肃清的人员名单,为萨达姆领导的复兴社会党1963年推翻原总统卡塞姆提供了强有力的外援。在美国扶持下的萨达姆政权翻脸不认人,与美国大搞对立,从而引发了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伊拉克战争。

神话之三

所有间谍都是神枪手,拳击手和赛车手。射击、格斗、驾车都属于世界各国间谍学校的教学内容。但是,多数间谍工作后就迅速失去了这些技能。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逻辑:“拿手提箱的律师比持枪的歹徒抢的钱要多”。这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具备技能的特殊要求。

神话之四

美国特工打入“基地”组织内部。“基地”组织是最难渗透的。因为在人种、信仰、语言、经历等方面能满足要求的美国特工少之又少,加之“基地”组织内部控制极严,所以,美国把派特工渗入“基地”视为国家级机密。美国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下足工夫,但收效甚微。目前披露的一个案例是:中情局曾与一名普通的美国家庭主妇合作,打入“基地”组织外围。这位自称“高尔特太太”的美国主妇被中情局发展成一名“准特工”。她利用自己“清白”的背景获得信任,进入了仅供“基地”和其他恐怖组织成员进行联络的非公开网站。她平时大量收集阿拉伯谚语和俗语,在聊天室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宗教极端主义者,并帮助一些恐怖组织建立网站。为了吸引恐怖组织成员的视线、消除他们对自己的怀疑,高尔特太太有时甚至还与他们调情。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根据她向中情局提供的线索,“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的一个附属组织被一网打尽。

神话之五

把“基地”嫌犯改造成为美国服务的双重间谍。美国情报机构打入“基地”组织还有一个高招,就是把“基地”嫌犯改造成为美国服务的双重间谍。美国广播公司曾经报道说,美国反恐机构在国内秘密逮捕了一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穆罕默德·瓦尔萨马。此人是索马里裔加拿大籍公民,涉嫌为“基地”组织提供支持。中情局本来打算把瓦尔萨马吸收过来,将其“改造”为双面间谍,但媒体曝光后,中情局不得已将瓦尔萨马交给了警方。从被披露的案例来看,美国只摸到了“基地”的边,但据中情局官员讲,美国特工在“基地”组织中的地位高于普通士兵,虽还难以打入拉登身边的“核心圈子”,但在这些内线的有力配合下,美国俘虏或消灭了“基地”组织将近2/3的中高级头目,挫败了“基地”针对美国使馆、航空公司和其他重要目标的多起袭击活动。

神话之六

美英特工联手唱一台戏。据报道,英国目前正在部署的特工部队名为“侦察监视团”,由600名精兵强将组成,被授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活动。这些人将与英国空中特勤队和水上特勤队密切合作,同时也将同美国中央情报局机构合作。为了打入恐怖组织,他们既可以直接潜入,也可以将恐怖组织成员发展成“双面特工”。美英情报机构经过多年经营,应该在“基地”内部有“眼线”,但面对部门利益,也只好让“眼线”们冒点风险了。

特工的命运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大厅的星墙上,共有70颗星星,每颗星代表一个在执行任务中死亡或失踪的有名或无名的官员,其中只有40个人的名字可以从中央情报局的荣誉名册中找到。

1948年以来,在美国学校被招募为间谍的留学生,共有48名由于怕回国后暴露被捕入狱又没有其他解脱办法,只好自杀身亡。

从1949年的中国到1992年的索马里,都曾留下过中央情报局间谍的身影。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名字和经历现在仍旧是机密。越南战争中,北越军队攻打南越西贡作战中,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往南越的特工,多数人没有回到美国本土,只有少数特工驾驶直升机逃跑,保存了性命,并且在南越发展起来的特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逃跑时一脚踢开,被迫留在南越,被北越军队活捉,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1955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在朝鲜境内组织所谓的游击战,向朝鲜境内秘密空投大量的间谍,结果都被朝鲜人民军或地方武装所逮捕,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又执行所谓的“6006”计划,向其境内、前苏联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空投一支特种部队和韩国特工,多数都是有去无回;派出的几架间谍飞机也被击毁。

1965年10月,迈克·马洛尼和迈克·德纽尔两位中央情报局高官之子在老挝遇难身亡,他们乘坐的美国航空公司的中央情报局专用直升机意外坠毁,没人知道事故原因。

1983年发生的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被炸事件导致了7名中央情报局的官员死亡,这是自越战以来中央情报局人员损失最多的一次。

1986年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凌空爆炸,一位名叫马特·加侬的中央情报局官员与其他乘客一起遇难。美国官员认为,这是一起恐怖事件,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曾经遭到美国空中打击的利比亚人。值得注意的是,帮助策划对黎波里进行空袭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深官员托马斯·特维顿是马特·加侬的岳父。

1989年11月一个漆黑的夜晚,安哥拉境内一个偏僻的简易机场上空,一架装满武器弹药的军用运输机悄然而至。但是,在这架飞机试图进行仪表着陆时却没有成功,飞机最终坠毁,飞机上的6名成员全部遇难。这架飞机上武器弹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给以乔纳斯·萨维姆比为首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同盟判军的。在此次坠毁事件中丧生的6名机组成员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

2000年4月14日,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部门发表声明,正式指控9天前被捕美国商人爱德蒙·波普在俄罗斯境内从事间谍活动。

特工被策反

埃姆斯,美国人。1962年进入中央情报局,1983~1991年任该局苏联东欧反间谍处处长。克格勃利用他在官场和情场上的失意,以金钱为诱饵,加以策反利用。中央情报局监控不力,发现疑点未及时予以清除,使得他能在关键岗位上长期为苏俄窃取情报,使美国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1994年2月23日夜,美国联邦调查局在阿灵顿市郊的一幢豪华住所里,逮捕了在中央情报局供职达32年之久的职业间谍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及其妻子罗萨里奥·埃姆斯。从而提出了美国情报史上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绝密情报的特大丑闻。4月28日,美国联邦法院以间谍罪判处埃姆斯终身监禁。

特工叛逃苏联

在中情局历史上,爱德华·李·霍华德是第一位公开叛逃苏联的美国情报官员,他的叛逃,促使美国情报界大改革。1981年,29岁的霍华德开始为中情局效命。然而两年后,掌握着大量机密的霍华德因未能通过测谎仪而被解职。被解雇后,霍华德开始酗酒,随后得了严重的肺病,生活顿时变得十分窘迫。1984年,霍华德和身为中情局雇员的妻子玛丽到维也纳休养,他与苏联人秘密达成了出卖情报的协议。此后,霍华德到维也纳的“旅行”突然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数十名潜伏在苏联的美国间谍相继落网,美国在莫斯科的间谍网几乎彻底瘫痪。1985年,在“旅游”回到美国后,霍华德无意中向朋友炫耀起了自己的劳力士金表和各种贵重的“旅游纪念品”,引起中情局的注意,并开始对他进行监视。作为情报老手,霍华德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对头。中情局如影随形的监视,促使霍华德叛逃苏联。

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走出低谷?如何消除“9·11”恐怖阴影?

“9·11”事件使神通广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大为丢脸。一段时间以来,中情局在美国国内频频受到攻击,导致前一段时间局长辞职。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6月3日承认,美国的情报机构必须进行改革,美国需要最优秀的情报机构。因为美国的敌人现在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对美国实施恐怖袭击。

中情局局长2004年2月在国会上发表演讲时说,中情局与基地组织已经战斗了5年。2000年,由于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在国内外通力合作,粉碎了5到15起预料中的恐怖袭击。2001年早些时候,美国三四处国外设施也因及早防范而未受破坏。“9·11”恐怖事件,原先预料在7月份或者8月份发生……总之,情报机构永远不会对恐怖事件作出100%的预测。这是中情局局长为自己辨解,找台阶下。其实,中央情报局曾经协助过拉登和很多恐怖分子,反过来这些恐怖分子没有为主人效力,反而对自己大动干戈,中央情报局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美国人自食其果。当然,中央情报局没有和伊斯兰狂热分子在行事目标上作过交易,只是遵循着总统里根提倡的政策即“支持英勇的阿富汗自由战士”去做。当时,拉登的行动是不断受到中央情报局监视的,克林顿就曾因为他的恐怖袭击而下令轰炸他的训练营地。如果拉登要对这次“9·11”袭击事件负责,这正显示了美国情报的惊人失败。可以这样说,拉登是中央情报局一手拉扯大的。如果要将中央情报局在这方面的丑事一一列举,真是太多了。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中央情报局(CIA)所犯的错误。

2000年1月,中央情报局就盯上了“9·11”劫机犯中的两人,并对他们在马来西亚参加“基地”组织一个秘密会议的活动进行了监视,但直至两人重新进入美国并最终酿成“9·11”这场悲剧前,中情局迟迟没有采取行动。2000年1月,约12名“基地”组织重要人物假扮成游客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郊区一所豪华公寓内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策划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但让这些恐怖分子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费尽心机策划的秘密会议竟然早在中情局的严密监视之下,甚至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也为中情局所掌握。在征得马来西亚情报部门的同意后,中情局对这些恐怖分子进行了监视,并拍摄了他们观光及出入网吧的照片。吉隆坡会议结束后,中情局注意到会议参加人员之一纳瓦夫·阿尔哈兹米于2000年1月15日从马来西亚经曼谷飞抵了洛杉矶。情报人员还发现另一人哈利德·阿尔米达尔此前已经获得允许多次入境美国的签证,这可以让他随时自由出入美国。后来的情报表明,阿尔米达尔事实上是与阿尔哈兹米同机进入美国的。从中情局2000年1月发现他们与“基地”组织有联系,到2000年9月11日他们登上美国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并将其撞入美国五角大楼,阿尔哈兹米和阿尔米达尔一直公开在美国生活着,但令人奇怪的是,中情局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既没有通知移民局将他们拒之门外,也没有通知负责国内情报的联邦调查局继续监视这两个人。结果两人日后有机会学会了恐怖技术,并于2001年7月4日飞回纽约,在东海岸逗留了一段时间,另外在拉斯维加斯与“9·11”事件主要嫌犯阿塔及其他策划者至少会面了一次。事实上,如果当时中情局想抓他们的话,简直易如反掌,以致丧失原本可以阻止“9·11”事件发生的契机。。近年来,美国国内不断传出恐怖分子有可能发动新袭击的消息。这些关于恐怖袭击的警报大都笼统含糊,没有确切时间、确切地点、恐怖分子会采取的确切方式。结果,恐怖没有发生,却造成人心不稳,社会动荡。这主要是因为,中央情报局不愿意再承担知情不报的责任,而对情报不管真假,都快速上报。这些假情报表明,在整个美国情报界都存有重收集、轻分析的倾向,在情报收集过程中又存在重科技、轻人力的现象。美国情报界最重要的情报产品就是由中情局分析部门编写的《总统每日情报简况》,简单地说,其生产过程就是情报收集部门把用科技和人力手段获取的大量信息交给分析部门,由后者对这些原始情报进行筛选、加工、整理,并以简明扼要的形式编写出来,每天送呈白宫,以便总统了解美国国家安全环境。而培养一个情报分析人员太难了,仅掌握分析对象相关知识就需要多年培训,再加上美国把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情报收集领域,中情局逐渐开始忽略分析工作,包括各种推测性的评估工作。但通过高科技手段获得的信息即使再精确,如果没有或缺乏高质量的情报分析,也不能成为有价值的情报产品,因为人的动机无法用技术手段测定。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夕,国防情报局已得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伊科边境集结的清晰图片,但美国后来仍然为萨达姆的行动所震惊,因为这些图片不能自然告诉你诸如“这意味着什么?萨达姆的动机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仍然需要进行情报分析。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获取手段不断增多的今天,美国情报界获取信息的数量及方便程度是过去所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情报分析工作,才能从众多的信息中分辨和提取有价值的情报。忽略情报分析是“9·11”事件后美国舆论对中情局的批评重点,也是整个情报界的确存在的问题。

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派特工打入基地内部?如何东山再起?

“9·11”事件后,美国情报界充分认识到情报分享的重要性,除加强国际合作外,美国情报界各机构之间以及各个机构内部都广泛开展了情报分享活动。中情局积极配合联邦调查局有关加强情报机构间合作的改革计划,并强调要在中情局内部的情报分析和收集部门间加强合作。目前,美国国会和公众在“9·11”事件后对情报界提出了严厉批评,民众普遍存在对情报界不信任危机,因为在目前的不安全气氛中,人们谈论的只是通过改革,提高情报界打击恐怖主义的效率,而对情报机构改革后安全保障却不信任。因此,美国总统布什重申设立国土安全部的重要性。布什表示,提出设立内阁级别的国土安全部的建议,是要整合包括海岸防卫队、边防警察、海关、移民官署、交通安全署以及联邦紧急事故处理署等美国各重要机构,使这些新部门的员工“每天早上上班时,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美国公民。布什说,设立新部门是美国自40年代以来最大的政府结构重整行动;当时设立的国家安全会议至今还协助美国对外打击恐怖主义,但现在美国需要再次改革以保障国土和人民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完善中情局的职能机构、反恐怖体系,健全组织机构。中情局,主要负责有关恐怖活动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该局设有研究恐怖分子劫持人质小组和反恐怖情报中心。根据有关法令,中情局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总统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其局长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情报顾问,还是整个情报界的头,这就决定了中情局在美国情报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国家安全决策程序的情报机构。但中情局局长并不拥有对其它情报机构发号施令的权力,只起说服、协调作用,美国情报界的各个机构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为加强情报分享,中情局设立一个情报办公室,由中情局派员管理,并由其派出专家帮助联邦调查局收集和分析情报。为了获得第一手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打入了“基地”内部。2004年7月25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对《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不少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其他国家的中情局特工早已成功渗透进入了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内部。可惜,由于这些人难以打入拉登身边的“核心圈子”,因此他们无法为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提供更多确切的“预警信息”。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透露,有了“基地内线”的积极策应,相关各国成功挫败了拉登手下重要成员在东北亚和东南亚预谋的多次恐怖袭击活动,并“保证了民航客机和船舶的安全”。美官员表示,来自“基地”组织内部的最新消息称,拉登“正在策划全新袭击美国行动”,一些白宫官员甚至放话说,“基地”组织有可能在美国大选日前动手,从而实现动摇美国公众民心,进而达到让布什政府如同西班牙前首相那样下台之目的。据说,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前,美国的确截获了组织此事的“基地”高层通信资料,但由于当时分析人员对拉登手下日益复杂的“暗语”不知所云,从而根本无法确定对手的具体行动方针是什么。尽管如此,当时来自阿富汗的种种谣言仍暗示着某种大行动可能发生,但这些并没有引起中情局高层的足够重视,这引起了国会调查人员的强烈批评。针对如此情况,布什在2004年7月24日发表的每周例行广播讲话中笼统地表示,自己领导的政府在今后开展反恐行动时将参考调查委员提出的建议。不过,这位战争总统并未说明将采取何种改进措施,只是对委员会工作泛泛表达了“赞赏”

CIA间谍博物馆

2003年12月,CIA科技处为庆祝建处40周年,在华盛顿附近总部内新建了一座间谍博物馆,并展出了数十件该处研制的秘密工具,除老虎粪便式窃听装置外,间谍博物馆还展出了一个“机器人鲶鱼”、一个遥控蜻蜓和一架可绑缚在鸽子胸部的照相机。令人惊叹的是,这种照相机只有几枚硬币那么重。

间谍博物馆展出的另一件奇物是一把0.22英寸口径的手枪。据说,CIA创建人威廉·杜诺万当年曾在白宫内为罗斯福总统演示这把枪。他接连扣动扳机,但是罗斯福没有听到一声枪响。间谍博物馆馆长托尼·希利说:“总统当时在接电话,所以多诺万上前,把一弹盒10发子弹全部打进了椭圆形办公室内的沙袋里,然后把冒烟的武器放在桌子上,告诉他(罗斯福)自己所做的事。”

美国知名情报史学家基思·梅尔顿把新建间谍博物馆称为“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好的博物馆”。也因为这个原因,博物馆只向CIA雇员和获得许可的客人开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6: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