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在线
释义

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是美国时代华纳的子公司,著名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在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宣布计划合并,2001年1月11日该交易被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证实。合并及以后的运作的信息见时代华纳。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九。

企业简介

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维也纳的一家在线信息服务公司,可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并支持对因特网访问。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是美国最大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一。2000年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与媒体巨人华纳时代公司合并,2001年1月11日该交易被联邦贸易委员会证实。2009年12月10日与时代华纳分离。合并宗旨在扩展品牌内容服务以及通信服务的大众市场,合并后的公司形成了一个通信和媒体大公司,这个大公司拥有因特网最大用户群体,并有娱乐、出版和有线电视领域的广泛基础。 2007年9月17日,AOL宣布将把总部从弗吉尼亚移到纽约。2006年8月,google(谷歌)10亿美元投资AOL

创始人

概述

“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

1958年8月,凯斯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的火奴鲁鲁,父亲是一名声名显赫的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所以家境比较富裕。

背景

在家里排行老三的凯斯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商业天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凯斯便和哥哥丹一起开了个名叫“凯斯企业”的小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挨家挨户地推销一切凯斯能搞到的东西,最好是免费的,从花籽到手表到圣诞卡。这是他最早的营销经验,虽然利润很小,但因为有了市场,也能赚到一些钱。

技术

在中学和学院里,凯斯并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大部分功课成绩平平,在四年级时有一门课叫计算机101,他觉得这门课太烦闷,极不耐烦整天检验程序的运行。凯斯对电路更是不感兴趣,他不关心元件是如何工作的,只关注它们能派什么用场。因为他认为,技术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兴趣

1976年,凯斯来到了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学院,因为当时学院没有开设营销课程,他便选择了政治学。几年下来,他对政治倒是没产生多大的兴趣,他最喜欢的还是市场。这时,他读了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这本书预言未来世界的机器能够互相交流,他对此充满了向往。他的兴趣开始从小玩意转向交互电子学。

1980年,凯斯从学校毕业了,因为对媒体的向往,他去纽约的广告和媒体公司求职,其中包括时代公司的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家庭票房影院,但却遭到了拒绝。然后,他把眼光投向了宝洁,但宝洁也没有录用他。为此,凯斯自己花钱去宝洁总部,凭借自己的毅力,争取到了一次面试机会。

品牌经理

凯斯的这种牛劲使他获得了世界著名快速消费品公司美国P&G宝洁助理品牌经理的位置,他开始为一种护发素做营销负责,但2年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成功,他又一次失败了,这是他成年后在市场上学到的第一个重要教训:产品不行,市场推销做得再好也无用。1982年,他跳槽到了当时PEPSI百事旗下的YUM 百胜餐饮旗下的必胜客,干的也是市场推销,比萨饼尽管好吃,可卖起来十分不易。

个人计算机

在这期间他开始迷上了个人计算机,当时,他花了几千美元买了一台很原始的KAYPRO家用电脑和一盘第一代的电脑只读光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台不怎么灵光的电脑和一家叫作SOURCE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连接。凯斯当时能做到的也只是收发文件,但这让他十分激动。他后来回忆说:“这简直是将神奇变为现实。”要知道,当时大部分美国人还不知道个人电脑是何物,但凯斯已经是个十足的网虫了。入夜时分,他常常躲进自己的斗室,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

公司诞生

简介

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之后,凯斯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足了。1983年,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贸易展览会上,哥哥丹介绍他认识一个重要的人物——控制视频公司的创始人比尔·梅斯特。这家公司能通过电话线将游戏软件传到电脑上。梅斯特欣赏凯斯的干劲和对计算机的狂热,同意给凯斯一个市场营销顾问的工作。

基础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凯斯在公司里并不怎么讨喜,他的锋芒毕露得罪了不少人,一些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开始要求解雇这个“自以为是”的职员。可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姆·金赛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凯斯是公司里惟一对市场营销有热情和对神秘市场空间有一定见解的人。金赛的意见保住了凯斯的工作,从此他们开始互相合作,这为凯斯后来的升起奠定了基础。

前身

1985年,控制视频公司因业绩不佳倒闭,金赛决定在原公司的基础上,和凯斯联手重新创业,另起炉灶建立一家名为“量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公司,主要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服务,这就是美国在线公司的前身。

商业哲学

事实上,这个重新创业的工作非常艰辛,他们身兼数职,朝不保夕。开始的时候,凯斯主要做市场营销。初出茅庐的凯斯其实对市场行情并不知道多少,对电脑技术更是外行。但他有一句口头禅:“和用户保持联系”,这也是他奉为准则的商业哲学。

当时,美国电脑公司已是多如牛毛,但大多注重技术研究与开发或是搞电子销售。凯斯评价说,电脑公司“对技术关注的太多了,而对消费者则很不够”。于是,他别出心裁,出奇制胜。公司比较固定的客户是一家叫“康多摩”的公司,凯斯每个星期都要驱车前往总部在费城附近的康多摩,以稳固与这家公司的关系。

在线服务系统

第二年,他又来到加州,想让苹果电脑公司的“苹果2号”电脑使用量子计算机公司的在线服务系统。他天天出现在苹果公司。最终,苹果被他的毅力打败了,答应让量子计算机公司开发适合于他们的在线服务。

仁慈

就这样,量子计算机公司终于活了下来,但它的存活与合作方的仁慈不可分割。要知道,凯斯和金赛说服了多少计算机制造商使用他们的新兴在线服务。在线市场那时候基本没有 显示出什么活力,尤其是,量子计算机公司当时还面临着很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凯斯相信这个市场的未来潜力。

商机

80年代末,因特网的商业化已近在眼前,在线用户不再是稀有的玩家,除了喜欢这一技术的人,最初一批上网者也出现了。此时的凯斯更加有信心,他认为在线服务的商机迟早会来,最先投资的公司将获得成功。他用免费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在各种杂志中附带注册网页的光盘,邀请顾客免费上网一个月或几百个小时,或者直接把这种光盘邮寄给因特网用户的上百万人家,并且向用户承诺试用期后去留悉听尊便。

虽然别人嘲弄这种方式是拙劣的老式商业手段。但凯斯从来就不是一个遵守什么模式的人,他是个喜欢非正规着装、有非常规思维的人。他要把全新的、奇特的、有时让人感觉可怕的在线经历变成家家户户都能接受的安全生活内容。

震撼

到1991年年中,公司已经拥有了13万客户,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接着,在凯斯的提议下,公司开始改名为“美国在线”,一方面强调其所提供的在线服务,一方面着眼于整个美国,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力,当然,后来的它不仅震撼了美国,也震撼了世界!

企业发展

基本简介

1992年,在凯斯的领导下,只有120名雇员的美国在线在纽约股市挂牌上市,一举筹集了6600万美元,这笔资金在公司的迅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凯斯雄心勃勃,准备把“美国在线”建成像微软、苹果那样的大公司。

战略核心

为此,凯斯确定了“美国在线”重要的战略核心,这是从早年的工作经历和快餐店得来的启示,任何技术再好,如果不实用,一样会被市场淘汰,而人们都喜欢方便、简单的东西,技术也不例外。因此他认为美国在线也该如此——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这使美国在线与大多数高科技公司有显著区别。

生意经

凯斯不出售复杂软件、复杂电脑,或暗地做其他生意。他只把方便和网络出售给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厌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讨厌复杂软件,但是愿意同美国在线的使用者朋友或陌生人交流他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喜爱的音乐,甚至生意经。

战略

凯斯坚持的就是这样一种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战略,这在硅谷的技术精英们看来简直是在发疯。但是这种面向消费者的简单思路却给他的公司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带来1200亿美元的价值。正如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所说的那样:“美国在线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要成为一个大众媒体,成为普通客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

凯斯的客户选择决定了网站的外观、感觉、风格和内容:即使在那些刚接触电脑的用户看来,美国在线给他们的感觉也是简单、友好的(在90年代初,电脑生手众多)。尽管“强大的用户”和信息专家瞧不起美国在线的大众化风格,但它对公司的客户价值理念来说却非常关键。美国在线是为数不多的能令电脑使用变得更容易、更有乐趣的公司之一。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打造一个品牌效应,让“美国在线”深入人心,为此,美国在线不仅在内部发展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关注外界,有些品牌,在美国在线之外已经生成,那么,美国在线所采取的做法就是,将它们买下。从ICQ,Spinner,到Winamp,MovieFone等等,都是美国在线曲线救国政策的产物。

事实证明,这些名牌的确给美国在线增光不少,而它们也因为加入美国在线,得以扶摇直上。品牌,在美国在线眼里,也意味着边际效应,它产生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当然,还有广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只有两家公司通过网络赢利,而美国在线就是其中之一的最大原因。

在别的公司还对网络广告没什么概念的时候,美国在线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广告策略了。先是一家不出名的长途电话公司与美国在线签下了100万美元的生意。因为网上广告比在电视、报纸上做要便宜太多,而通过网络与美国在线的用户结账,也可省去不少额外开销。紧接着是两个大客户——亚马逊网上书店和最大的零售书店Barnes & Nobel,它们都开始利用美国在线进行书籍的销售。

凯斯从来不会放弃每一个机会。当时的美国在线有着网络世界里最庞大的聊天社区。每天有14000个聊天室在运行,每个聊天室平均有23人。1997年3月,美国在线又将它的14000个聊天室向广告商开放。

紧接着,美国在线收购了Netscape 网景,开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之旅,因为在线一贯所持的平民作风,它的电子商务获得了极大成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体会了第一次网上购物。1996年6月26日,美国在线与美国第一合作推出了第一种网络信用卡——美国在线VISA卡。当人们持有这种网络信用卡时,购物变得更加方便。

在凯斯的领导下,不过短短的十几年,美国在线的资本总额已经达到1640亿美元,1999财政年度收入48亿美元,利润7.62亿美元,雇员12100人,成为世界最大的网上服务公司,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它的即时网上寻呼产品称雄美国。可以说,美国在线是代表美国“新经济”的最为著名的网络公司。今天的美国在线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身价最高、经营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其股票市值高达1600亿美元,相当于电脑巨人IBM的两倍。

美国在线的神话并没有结束,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公司和时代华纳公司宣布合并,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合并交易额达1660亿美元,而新公司的价值在合并后高达3500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两公司合并后,将成为世界第七大公司,年销售总额300亿美元以上,将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娱乐和通讯服务”。

业绩下滑

概述

尽管投入庞大费用催生了一个AOL时代华纳公司,但该公司的业绩却一直不理想。特别是美国在线业务一蹶不振。这件事导致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董事长引咎辞职,凯斯是美国在线的创始人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当时AOL收购时代华纳的主角。由于在兼并时任时代华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Gerald Levin已经引退,这样,兼并时的2名当事人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接替凯斯的将是Richard Parsons,他在兼并时任首席运营官,目前为AOL时代华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也就是说,他将从(今年5月份开始兼任首席执行官与董事长的职务)。 AOL时代华纳的领导层交替还不仅仅这些。首席运营官Robert Pittman在去年辞职(本站相关报道),而副董事长Ted Turner(美国CNN创始人)也在最近宣布辞职。高层官员如同走马灯般地更换。

业务运营

对于美国在线的业务运营,此前的问题主要是广告与销售收入的减少。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危险因素——美国在线的会员人数开始减少。根据美国媒体报道,2002年第2~4季度,该公司会员数量比第1季度减少了17万人。如果细分一下的话,第3季度会员数量为3530万人,到第4季度则减少到3520万人。随着网络泡沫的膨胀而飞速增长的美国在线会员数量终于也开始刹车了。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美国在线的会员数量在1998年底为1500万,1年之后的1999年底增加到2000万,到2000年底则达到2670万,2001年底为3320万 。每年都要增加500~670万。但到了2002年底,会员数量如前所述为3520万,仅比1年前增加了200万。对照一下前面提到的美国媒体的报道,这200万是2002年第1季度增长率的下降及当年第2~4季度的实质减少而造成的。

飞速普及

在日本和韩国,以DSL为主的宽带正在飞速普及。而美国由于对市内电话采取固定费用,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所以家庭宽带的增长率不及日本和韩国。尽管这样,美国对宽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以说美国真正的宽带时代正在到来。在这种潮流之下,美国在线的会员收入将会大幅减少。其原因如下:美国在线在提供在线服务的同时,也是一个通过拨号接入因特网的服务提供商。也就是说美国在线在拨号上网市场上还有巨大利益。对这样的企业来说,DSL与CATV线路等宽带的普及决非一个轻松话题。这意味着会员将同服务公司解除合同,转向其他宽带服务提供商。

合并事宜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消息人士周日透露,美国互联网公司AOL已聘用财务顾问,探索公司的各种战略选择,其中一种选择性便是与竞争对手雅虎进行合并。 消息人士称,最近一段时间,AOL的顾问一直在向AOL高管阐述公司与雅虎合并后出现的不同情况,以及完成这样的交易可能存在的困难。消息人士称,由于没有能够与潜在合作伙伴在收购雅虎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此前曾与雅虎进行过收购谈判的AOL,已经放弃了收购雅虎的想法。不过该消息还称,如果AOL认为该交易可行,该公司可能会改变交易的方式。据悉,在与雅虎董事会的谈判中,AOL发现该公司对战略结盟持更为开放的态度,这让AOL一直受到鼓舞。不过截至目前,AOL与雅虎之间还没有举行正式谈判。

旗下内容整合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8日晚间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报道,AOL 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日前宣布,该公司将开始把旗下53个内容品牌整合为20个“大品牌”。

阿姆斯特朗说:“越来越多的资源将转向知名品牌。除非人的天性发生彻底转变,否则互联网最终会处于一个品牌环境中。”赫芬顿邮报将会整合许多之前独立运营的AOL网站。在此过程中,赫芬顿邮报将从原有的28个部门扩大至36个部门。阿姆斯特朗认为,简化AOL内容产品会令其更易销售广告,吸引读者。

例如,AOL旗下娱乐网站PopEater将更名为HuffPost Celebrity,Politics Daily更名为HuffPost Politics,Kitchen Daily更名为HuffPost Kitchen,Parent Dish更名为HuffPost Parents,AOL Black Voices更名为HuffPost Black Voices。赫芬顿邮报还将推出全新的网站,如HuffPost Music、HuffPost Small Business和HuffPost Kids。

除了赫芬顿邮报,剩余19个“大品牌”包括AOL、Autoblog、Engadget、Joystiq、Mapquest、MMA Fighting、Moviefone、Patch、Stylelist、TechCrunch、TUAW、AOL Autos、AOL Healthy Living、AOL Industry、AOL Money & Finance、AOL Music、AOL Search、AOL Travel、AOL Video等。

AOL旗下Engadget与瘾科技团队脱离 与此同时,AOL还将整合旗下两个主要的自有内容管理系统(CMS):Blogsmith和赫芬顿邮报基于TypePad平台的内容管理系统。整合后的内容管理系统将被并入赫芬顿邮报系统,但Engadget等一些大网站仍将暂时保留Blogsmith系统。上述所有调整都将在今年夏天进行。

.2011年6月28日,engadget繁体中文站与瘾科技(Cool3C)无预警拆伙,原瘾科技繁体中文站更名为“Engadget中文版”,并由香港编辑接手原瘾科技团队在无预警的情况下,被美国线上公司(American Online,简称AOL)终止合约。对此,原瘾科技团队编辑群表示,在没有任何预先告知和沟通协调下,于今日(6/28)只透过AOL法务单方信件通知的方式取消权限,有损两造双方的在经营Engadget中文版网站之信任关系,更忽视广大读者群的阅读权益。

事实上,原瘾科技团队从2005年起获授权经营Engadget中文版网站,从2005年7月流量页数仅十万至2011年月流量页数已破千万,单月不重复使用人数(Unique Vistor)已破一百二十万人,其经营绩效斐然,为台湾地区流量最高单一部落格网站,亦是AOL公司于亚太地区经营绩效最好之分众内容网站。

参与超过六年资历、为Engadget中文版创始编辑吴显二表示:「从2005年以来,除了07至08年AOL北京办事处的协助以外,AOL对Engadget中文版的支援本就不多。从内容在地化的调整、和科技产业界关系的建立以及各种为Engadget中文版举办的活动,都少有AOL的官方支援。」

博客邦于2010年5月取得瘾科技商标权,从今日起正式推出瘾科技网站.cool3c,并与engadget中文版正式切割,未来Engadget中文版任何的声明将与瘾科技无关。原Engadget中文版团队编辑杨钧杰,并不参与瘾科技团队,尔后杨先生在媒体产业任何作为和声明,都与博客邦和瘾科技无关。

近期动态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OL今日宣布它已经与微软签订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专利出售及授权协议。根据协议规定,AOL将向微软出售800多项专利及相干应用并另外向微软非独占授权300多项专利,该项交易的总价格为10.56亿美元现金。

这项交易完成之后,AOL将继续持有300多项重要专利及专利应用,那些专利及专利应用涵盖了其核心和战略技术,包括广告、搜索、内容生成/内容管理、社交网、地图、多媒体/流媒体和安全等。根据协议规定,AOL还获得了它出售给微软的所有专利的授权。

AOL出售的专利包括了它旗下一家子公司的专利,AOL预计该子公司税后收益为亏损,因此涉及该子公司的专利出售交易无需缴纳现金税。另外,AOL还打算利用现有递延税金资产的20%即4000万美元资产来冲抵它保留的300多项专利的授权交易导致的一般收入所得税。

AOL管理层和董事会打算将这项交易的大部分所得回报给股东,并在这项交易完成之前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理论上说,截至2011年12月31日,AOL每股净现金含量大约为15美元。

AO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表示:“与微软签订的协议表明我们的专利竞拍业务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状态。 我们将继续保留一部分重要专利,这从我们与微软签订的专利授权协议可见一斑。出售和授权专利的交易可为股东释放美元现金价值,让AOL可以继续积极执行公司战略,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微软法律与企业事务总顾问兼执行副总裁布莱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这是一批重要的专利,我们早在几年前就非常渴望获得它们,我们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分析那些专利。 AOL运营着一个竞争性竞拍系统,微软参与其中即可实现公司两项主要目标,一是获得全部专利的耐用许可证,二是获得特定专利,对现有专利进行补充。”

预计这项交易将在2012年底之前完成,这项交易还需满足其他一些条件和监管部门的审批,包括根据1976年订立的Hart-Scott-Rodino反垄断修改法案中可应用等待时间的过期或终止。

Evercore Partners和高盛是AOL在这项交易中的财务顾问。AOL的法律顾问包括Wachtell、Lipton、Rosen & Katz and Finnegan、亨德松、Farabow、Garrett Dunner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