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E-2C“鹰眼”预警机
释义

概述

E-2“鹰眼”(Hawkeye)是格鲁门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舰队设计的空中预警飞机,在海军航母编队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保护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Battle Group)。现格鲁门公司已与诺斯

罗普公司合并为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是仅次于波音和洛克西德公司的美国第三大军用飞机生产商,在发动机方面研究占有优势。

E-2前身是E-1“追踪者”(Tracer)预警机。E-1是由S-2“追踪者”(Tracker)反潜机发展来的,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预警机,E-2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全新设计的预警机。由于E-1的性能不尽如人意,美国海军推出了E-2,并很快投入越南战场。E-2于一九六五年初开始服役,在越战中E-2A初次出现在航母“萨拉托加”号(Saratoga)上。 美国海军的现役航空母舰上均有一个包括五架E-2C的预警中队,全美海军总计有十八个E-2C中队(含后备役中队),总共装备了一百三十九架E-2C。

设计结构

E-2在气动结构上采用常规布局。采用全金属悬臂式上单翼,中央翼段为三梁多肋机加蒙皮盒形结构。外翼段用装在后梁上的斜轴接头铰接,翼内的双向作动筒可将机翼折叠到与机身侧面平行

的位置。机翼前缘有充气防冰套,内侧机翼前缘能打开,以便维护飞行操纵系统与发动机操纵系统。机翼后缘外侧为襟副翼,在富勒式襟翼放下时它会自动下垂。E-2C各操纵面均用不可逆助力器操纵,有人工感觉装置。操纵系统可由自动飞行操纵系统控制,也可用人工操纵并辅之以自动增稳控制。

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在机身上方机翼前有冷却系统散热器舱,机身中部支架上有圆盘式雷达天线罩。采用悬臂式四垂尾尾翼,前缘有充气防冰套,垂尾后有三个双铰链式方向舵。平尾上反角11°,尾翼有一部分用玻璃钢制造以减少雷达反射波。机腹装有液压收放前三点式,有气压紧急放下装置,可转向的前起落架向后收,主起落架向前并旋转90°以后平放入短舱底部。具有液压-气动式减震器,主轮规格36×11-VII型24层,胎压17.9×105帕(18.25公斤/厘米2)。在陆上使用时为14.5×105帕(14.79公斤/厘米2),采用液压刹车。机尾有液压收放式尾橇和拦阻钩。

尽管是常规布局,但E-2巨大的雷达罩使得其外形颇有特色:它的机身上方有一个8米直径的旋转雷达罩,外形就像一个大飞碟。尾翼采用了四个垂直翼面,安装在宽宽的平尾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适应航母上狭小的空间,需要减少垂尾高度,因此用四个翼面来代替一个高大的单一垂尾。除左边第二个外其他三个垂直舵面可以偏转。这三个舵面各有两个转轴,可以使舵面作Z字形的偏转。这样设计是为了使飞机在转弯时尽量减少机身倾斜度(通常飞机转弯都必然要向转弯的方向倾斜机身,比如向左转,机身就向左倾斜),这样才能保证雷达的扫描波束尽可能保持在水平方向。E-2的主雷达罩可以向下收起0.6米,可以减少占用机库的空间。主机门在机身左前方,机上有三个逃生舱口(ditching hatch),正副驾驶员头顶上各有一个,后舱右手边一个给三名电子人员逃命。E-2C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首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单轮。

机长17.5米

翼展28米

机高5.6米

机重18,090 kg

最大起飞重量23,850kg

最大速度552km/hour

升限9,100米

发展历史

1960年4月,E-2A首飞,65年正式服役,67年停产,总计生产了62架,其中51架改进为E-2B。E-2A使用了两台单台功率2353千瓦(3155轴马力)的T56-A-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能在一万米空中巡逻

七小时。E-2A采用以AN/APS-96雷达为核心的机载战术数据系统。雷达工作波段为P波段,采用单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能抑制海上杂波干扰。E-2A问世后,立即被派往越南战场,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资料记载,在越战中,美国海军飞机对北越的攻击有95%是由E-2A指挥引导的。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雷达不行,探测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和精度低。

为此,格鲁门公司在E-2A的基础上研制出了E-2B。E-2B是E-2A的改进型,改进部分包括新的主计算机Littion 304、改进了系统可靠性及加大了二个垂直尾翼。1971年全部换装结束。但由于雷达系统没有换,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E-2B只是对电子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加装了一个中央处理计算机。

E-2系列中标志性的型号是E-2C,它目前是美海军唯一的预警机,并为多国空海军采用。E-2C 1971年1月初次试飞,73年12月开始服役。美国海军总计定购了166架,71年开始产生,96年全部交货。从外型上看,E-2C与E-2B以下区别:为了容纳ALR-59雷达,机首加长了33cm,机头雷达罩一般漆成黑色,E-2B通常是与机体一致的白灰色;E-2B在机首正中有两个着陆灯;E-2C则安装在机鼻下方;机腹新增加的线路使得右舷处多出一个凸出长条;为适应ALR-59雷达的尺寸,平尾一直延伸到位于外端的两个垂尾外面大约12cm的地方。E-2C最大的改进在于新型的机载雷达和电子设备,另外发动机推力也有较大提高。

电子装备

由于雷达和主计算机的改进,E-2C可以同时追踪两千个以上的目标及指挥对其中40个目标的拦截。E-2C使用了AN/APS-138雷达取代B型的125型雷达,到87年全部84架E-2B都改装成了C型。AN/

APS-138雷达是125型的改进型,据称可以探测到270千米外的巡航导弹。其组成部分包括一个新的全发射孔径控制天线,以便减少旁瓣,可对付日益严重的干扰威胁。该雷达能探测1250万立方千米监视包线内任何地方的空中目标,同时监视海上交通情况。AN/APS-138的工作频率在420MHz左右,需要约十五分钟预热才能达到额定功率,所以一般在起飞时雷达已经通电预热。因为此雷达的平均功率很高,美海军严禁在1600米以下高度使用该雷达,否则可能会引起地面金属物体感应产生火花,危及油库等设施安全。到了88年,AN/APS-139型雷达面世,139型雷达有更好的对地搜索性能,并且将追踪的目标数目增加到2400个。1990年145新型雷达研制成功,其对地搜索性能更胜一筹。该雷达对飞机目标的探测和确认距离为556千米以上。雷达的扫描包线为6百万立方英里,同样能同时监视海上舰船。由于新的雷达系统实现了远距探测、自动目标跟踪和高速处理的一体化,E-2C获得了自动实时对2000个目标进行跟踪,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的能力。

目前E-2C的主雷达罩直径8米、高0.75米、重750千克,罩内雷达转速为每分钟五至六转。雷达及敌我识别器(IFF)天线共有十二组,也装在这个天线罩。E-2C装备的ALR-59是一种被动辐射探测装置(passive detection system),能在主雷达关闭的情况下依靠敌目标辐射进行探测。该系统的有效探测距离比主雷达要远两倍。目前这一系统正被AN/ALR-73所换装。

对于任何作战飞机来说,光有好的雷达,而没有完善的电子系统也是不行的。E-2C装有利顿公司的OL-77/ASQ中央数据处理机,由两台L-304计算机组成,储存器容量8×8192字,可扩大为10×8192字,备有供显示用4096字再生储存器。该计算机实时计算与控制来自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系统的数据,并做出相应决策。整个处理机系统可完成监视、探测、截获、测高、识别、分类、跟踪、数据显示,威胁估计、航迹截获、武器选择、截击导引、数据传送、导航、飞机性能监视与控制等不同功能。处理机装有先进的输出输入装置,其数据显示控制台由3个AN/APA-172数据显示控制台组成,采用25.4厘米(10英寸)主显示器显示目标平面位置、速度向量和有关数据,采用12.7厘米(5英寸)辅助显示器作文字显示。控制台备有光笔与控制键盘。通信系统包括柯林斯无线电公司的AN/ARC-51A双向超高频电台,AN/ARQ-158超高频电台,Link4、Link11数据链,AN/ARQ-34高频数据链和AN/AIC-14A机内通话设备;其中Link11用于向母舰及其它预警机传送数据,Link4用于向其它飞机传送数据或由地面向中央处理机传送指令。导航与导引系统包括利顿公司的AN/ASW-92舰载机用惯导平台,AN/APN-153多普勒导航仪,CP1085/AS大气计算机、塔康导航仪等设备。

机组人员组成

E-2C机组五人,正副飞行员各一,电子设备操作手三名,分别是ACO(Air Control Officer)、CICO(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 Officer)及FT/RO(Flight Technician/Radar Operator)。CICO是机长(MissionControlle),负责指挥;ACO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空中拦截任务;第三名是FT/RO雷达操作员,兼机上维护工程师。由于ACO的任务繁重,而E-2故障少,美国海军已把FT/RO取消,换成第二名FT/RO。FT/RO在前、CICO居中、ACO在最后,各有专职,但也可以分担他人的任务。三人排排侧坐,背对机窗,起降时则将座椅转90度面对机首。每人的操纵台上方安装有一个十英寸单色雷达萤光幕,下方是一个五英寸的字幕。为防止反光影响观看屏幕,窗帘通常都会拉上。由于现代战场目标繁多、交战区域呈非线性、电子对抗技术不断进步,电子设备操作手的工作强度非常大。E-2C乘员不仅要应付高强度的作战任务,还要和机内恶劣环境对抗。飞机发动机发出巨大的噪音,电子仪器产生高频率(400cps)噪音,冷气机也有噪音,机身震动剧烈。

主要作战任务

目前E-2C不但能监视威胁航母战斗群的各种目标、指挥舰载战斗机作战,还能与地面部队、普通战舰直接通过数据链、两部短波、六部以上的超短波UHF无线电交换信息,使得E-2C被赋予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当然这与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是不可分的。数据链路还使得其他飞机无需打开雷达,就可以根据数据链路传来的信息发起对敌机的攻击,自身的隐蔽性大大增强。E-2C的通讯天线满布整个机腹下方,机身上方有一根可拉至机尾的短波天线,此外还有一根长达50米的可收放拖曳短波天线。如果降落时飞行员忘记将此天线收回,只要尾钩一放下,天线立即会被自动切断,以确保安全。该天线的收放由雷达员依靠两个按钮控制:一个收,一个放,两个一齐按即可将天线切断。

服役经历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在贝卡谷地展开了一场“中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这天,以色列首先派出两架E-2C“鹰眼”预警机飞到黎巴嫩西海岸上空,在9000米高空死死盯住叙利亚

的导弹阵地和空军基地的动静。叙利亚的飞机一起飞,马上就进入“鹰眼”的“视线”。“鹰眼”从容不迫地将叙利亚飞机的型号、速度、高度、航向等数据,源源不断地通报给早已等候在空中的F-15和F-16战斗机,并向其提供最佳的截击方案。F-15和F-16接令后,立即“拍马出阵”。相反,叙利亚的飞机因没有预警机提供信息,好似盲人瞎马,自然敌不过以色列的飞机。因此,一战下来,叙利亚损兵折将,连续被击落81架飞机,而以色列空军竟秋毫无损。空战打成了81:0,这在现代空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叙以贝卡谷地之战后,“鹰眼”因其战绩而声誉鹊起。

E-2从未被敌方击落,仅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损失了一架。当时是一架E-2C起火,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仍继续向前飞行,为保密起见美海军F/A-18战斗机击落了这架无人的E-2C。E-2C

预计在2010年开始淘汰,后续机型将是CSA(Common Support Aircraft,通用支援飞机),目前处于概念阶段。CSA用来取代E-2C、EA-6B及S3,据称将使用大量先进技术,例如智能蒙皮等。此外E-2C本身也将不断改进。

服役情况

E-2外销量超过30架,包括以色列4架,日本11架(可见狼子野心),埃及6架,新加坡6架,泰国3架,除台湾外,上述均为C型。法国为使“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能够有更好的战斗力,也不惜暂时放下独立自主的传统,定购了E-2C。到2004年3月法国已经拥有3架E-2C。

值得留意的是台湾也购买了E-2机。93年美国批准出售四架E-2T给台湾,95年9月交货。上述飞机是美国空军从阿利桑纳飞机坟场(boneyard)中抽调了四架E-2B,改装达到E-2C的标准,卖给了台湾,但主雷达为略落后的AN/APS-138。但四架E-2不足以实现24小时的空中预警,按备份一架、维护一架来算,最低限度需要六架,八架较为理想。有消息说台湾已续订四架E-2T。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