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
释义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位于北京霞云岭森林公园红歌源自然风景区。北邻圣莲山自然风景区,西与河北省野三坡风景区相连,南与十渡风景区隔山相望,东过石花洞景区。交通便利,108国道穿境而过。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为平西根据地的前沿地带,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曹火星当年创作词曲旧址。 纪念馆介绍简介依山就势而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占地约6000平方米,其中展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传唱大舞台4000平方米。纪念馆采取单层连体的建筑方式,造型别致,风格独特,在蓝天、白云的映纪念馆标志 衬下,显得分外庄严和壮观。 纪念馆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分为“历史回响 人民心声”、“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让心中的歌代代传唱”三个部分,共展出800幅历史图片,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蜡像、幻影成像等艺术手段,向世人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前进这一历史事实和客观真理。 200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应堂上村全体党员邀请欣然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03年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该村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林景资源,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清爽宜人、秋季果实累累、冬季景致迷人。是一个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房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6℃,年平均降水量687mm,年平均无霜期185天,气候较为宜人,最佳旅游时间4-10月份。纪念馆建立背景 曹火星同志1943年10月在此创作脍炙人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歌曲,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成功唱遍了全中国,唱到大江南北,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的不朽歌曲。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听到女儿唱这首歌,纠正说:“没有共产党时,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90年,霞云岭乡人民政府为了永远铭记这一历史事件,第一次在堂上村中堂庙树立了纪念碑。为了准确记载歌曲的创作经过,激励后人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天津市文联、房山县委等18家单位于1994年9月,重新勒石铭文。 2001年3月5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堂上村66名党员联名写信给江泽民总书记,表达了“让我们心中的歌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6月初,建党80周年前夕,传来了总书记已经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题词的特大喜讯,房山区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在市委的具体指导下,房山区委、区政府紧张地投入到雕塑的设计修改、总书记题词的复制镌刻、《题记》的撰写书法雕刻和纪念雕塑揭幕仪式的筹备工作中。6月27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率领北京市四大部门领导来到堂上,与音乐家曹火星的女儿曹红怡一起,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纪念雕塑揭幕。从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成为永久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为了迎接这一重大节日,充分发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的重要的作用,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堂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期工程。采取依山就势、建筑单层连体纪念馆1800平方米,共分A、B、C三个展区,展览内容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蜡像、幻影成像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展出照片800幅,油画1幅,浮雕1幅,蜡像1尊,幻影成像1部。建4000平方米红色歌曲传唱大舞台一个,硬化108国道至基地的道路900米。2006年26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北京市红色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门票及乘车路线通信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门票价格:免费对外开放。 乘车路线:乘天桥——房山917支路到房山,转乘25路公交车房山——堂上村。 自驾车路线: 1、自市区沿108国道直抵景区; 2、京石高速——良乡机场——王三路——108国道——堂上; 3、京石高速——闫村出口——阎东路——108国道——堂上; 4、京石高速——琉璃河——十渡——蒲洼——堂上。 相关介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一个真理根据近年来发现的确凿史料证明,半个多世纪前,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霞云岭乡堂上村,也即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最早唱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后来风靡全国、至今不衰的歌。这首歌曲作者是曹火星,他当时是群众剧社成员,正在堂上村宣传抗日主张。这首歌唱出了一个真理,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对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一伟大历程的历史的总结。 回眸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我们可以得出的最根本的结论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上下求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中国古老的国门,兴盛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令人痛心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开始承受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列宁说过:“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驱使中国人民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道路。 洪秀全从西方借来了“上帝”、“天国”,但太平天国依然未能走出王朝循环的窠臼;康有为梦想借皇帝之手扭转乾坤,不曾想连皇帝都自身难保;勇敢强悍的义和团员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扶清灭洋”,却引来八国联军的残酷杀戮。还有魏源、谭嗣同、梁启超、邹容、陈天华……无数优秀儿女,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苦苦探索,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强和不屈,也记录了无力回天的悲怆和无奈。 正当中华民族已濒临灭亡之际,1911年爆发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一线光明,但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转瞬之间,军阀袁世凯窃去国柄,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人们的痛苦、悲愤和失望达到了极点。 就在辛亥革命之后7年,发生了五四运动,这场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展开了声势猛烈的大讨伐,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的作用,进而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了中国最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开始,中国革命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新的革命火种。 国共之间的一场重大争论在辛亥革命以后的近代中国,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利益的统治力量,1927年以前主要是北洋军阀,1927年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对外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内以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作为支柱,把自己置于中国人民的对立面。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1943年发生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争论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1943年,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了第六个年头,也是最艰苦的一年,但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一年,抗日战争露出了胜利的曙光。就在这时,偏安西南一隅的蒋介石开始分裂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授意由陶希圣执笔,以他的名义发表了一本小册子:《中国之命运》,叫嚣“没有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同时污蔑中国共产党是“新式封建”,“组织武力,割据地方”,八路军和新四军及敌后游击队“游而不击”,是“变相军阀”,并以最后通牒式的口吻威胁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 这一说法当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七八月间,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出版了一本《评中国之命运》,延安《解放日报》及时发表了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和两份资料:《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用铁一样的事实批判和驳斥了国民党的无耻谰言和荒谬宣传,鲜明地证明了“如果今日的中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没有了中国”这一真理。 如《中国之命运》中还指责共产党“组织武力,割据地方”,指责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变相军阀”。解放日报的社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反对敌人而‘组织武力’,并从敌人手里‘割据地方’,这不是实行‘守土卫国之责任’是什么?而300万“国军”则“不游不击,守土无能,抗战不力,卫国无术”。《解放日报》进而质问蒋介石:“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共产党不‘组织武力’,那么,91万敌伪军又叫谁去抗击?如果共产党不‘割据地方’,则非但敌后全部灭亡,再没有招展中华民国国旗的干净土,而且南渡君臣能否偏安巴蜀,不早已成了问题吗?”历史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国家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才能够推动中国的进步,开拓中国的未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够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历史的唯一选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数十年里,曾经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社会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则主张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拯救祖国的斗争实践中反复地经受着检验。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它的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拥护。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郑重作出的历史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也充满了自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又百折不挠,奋斗不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由封建专制而建立民主共和,由任人宰割而实现民族独立,由贫穷落后而步入小康社会,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 北京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歌曲,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半个多世纪来,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红了长城内外。 追溯历史,是抗日的烽火铸就了这首亲切感人的抗战之歌,第一次唱出这优美歌声的地方,就在今天北京西郊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山乡。当年,堂上村曾隶属于八路军邓华支队开辟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平西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根据地,实行全民族抗战的一个缩影。置身于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曹火星,对中国命运由谁决定有着鲜明的答案。因此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一个历史铸就的结论,同时也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历史真理。作为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普通山村—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第一次唱出这首唱遍全国,至今不衰的歌,这不仅是堂上村的光荣,也不仅仅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光荣,更是伟大首都的光荣。这首歌曲,再一次唱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同名歌曲歌曲创作背景1943年3月10日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当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中国依然是存在的”。 作者简介曹火星(1924- )作曲家。河北平山人。1938年参加革命后一直在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工作,此间曾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1949年到天津军管会文艺处音乐科工作,曾任天津市音工团副团长。1952年后主要从事作曲和行政领导工作,历任天津歌舞团团长、创作组组长、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院长。1956 年至于95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专家班学习作曲。现为中国文联委员或国音协常务理事、天津音协副主席、天津歌舞剧院院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这熟悉的曲调,这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建党80周年前夕,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父老乡亲们又一次来到中堂庙,凭吊追忆去世两周年的曹火星老师,正是他在这里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名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