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托罗战役 |
释义 |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战败,于前241年与罗马签订和约,被迫自废海军,同时先后割让西西里,利帕里群岛以及撒丁,科西嘉等岛屿,完全丧失了地中海的霸权。 战役背景汉尼拔征罗马为了积蓄实力,以图复仇,迦太基统帅汉密尔卡?巴卡于前238年率军远征伊比利亚,开拓土地和财富来源。汉密尔卡死于前229年。前221年,他继任的女婿遇刺身亡,于是汉密尔卡的长子汉尼拔被全军推举为统帅。 前219年,汉尼拔由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险恶局势及其个人强烈的复仇欲望,决定撕毁和约,对罗马开战。他于前218年以全军伤亡过半的代价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并先后在特拉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及坎尼战役中大败罗马军团。 此后罗马采用了统帅费边的消耗策略,不与汉尼拔正面交锋,同时不断派小股部队骚扰,以动摇其军心,耗尽汉尼拔的实力。 疲敝的双方汉尼拔的军队在意大利征战十年,迦太基制海权的丧失使他迟迟没有得到本国的支援,军队越打越少,同时也未能获取能与罗马相抗衡的资源,而是仅仅依靠地方城镇低效率的补给,最终逐渐被困在意大利南部。 然而意大利本土持续不断的战火,已经对罗马的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罗马丧失了大部分的财政来源,又必须承担庞大的军费开支,不得不对内增派税赋,对外大量举债。此时的罗马,人力,物力都已至极限,举国上下也仅仅是依靠着坚强的意志苦苦支撑。 对峙局面于是,迦太基的另一位将领,汉尼拔的弟弟哈斯朱拔便将担负起打破这个战略僵局的任务。他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前期一直坚守伊比利亚,与罗马最杰出的统帅——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的父亲对峙。 战役经过战役开始前211年,哈斯朱拔击杀罗马统帅老西庇阿,试图率军东进,与正孤军作战的汉尼拔会合。时年二十五岁的西庇阿成为罗马新的统帅。他迅速扭转战局,于前209年攻下哈斯朱拔在伊比利亚的基地新迦太基城,缴获大量物资,占据了当地的银矿,又联合西班牙人共同对抗迦太基,同时在地中海沿岸修建大批要塞,想以此阻住哈斯朱拔的东进。 战略迂回哈斯朱拔了解到罗马军队的动向,于前208年冬季率军取道伊比利亚东北部的山区进入高卢。此举完全出乎西庇阿的预料。哈斯朱拔进入高卢中部后不再前进,而是停下来过冬,与高卢各部落交好,经过一个冬天,收编了大批高卢人。前207年春季,哈斯朱拔率大军翻过阿尔卑斯山。他的军队不仅毫发未损,且像滚雪球一般壮大了许多。 罗马将亡当罗马人得知哈斯朱拔的迦太基主力经过千里跃进,已经摆脱西庇阿的追击,越过阿尔卑斯山,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时,不禁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决定罗马存亡的时刻终于到了。 对原本占有优势的罗马而言,形势急转直下。一旦哈斯朱拔与汉尼拔互通消息,南北对进,罗马就将亡国灭种。 罗马出击执政官尼禄和利维乌斯立即兵分两路,由尼禄指挥四万大军南下与汉尼拔对峙,利维乌斯则领兵北上,希望能拖住哈斯朱拔的大军。由于兵力不足,利维乌斯且战且退,终于在梅托罗河以南的小镇塞那稳住阵脚。哈斯朱拔频频诱使利维乌斯与自己会战,利维乌斯始终坚守不出。 错失良机这时哈斯朱拔的大军距离汉尼拔营地已经只有三百公里。然而汉尼拔缺乏准确的情报,无法判断哈斯朱拔下一步的打算,因此按兵不动,静候哈斯朱拔的消息。 哈斯朱拔派出信使和汉尼拔联络,他在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行军路线,提出了南北对进的构想。然而信使在即将到达汉尼拔营地时被罗马军队擒获,哈斯朱拔的全盘计划落入了正与汉尼拔对峙的尼禄手中。 罗马的部署尼禄看到信后大吃一惊。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击败哈斯朱拔的主力。这时利维乌斯和哈斯朱拔在北线逐渐形成了均势,尼禄当机立断,亲率一万精兵出发。他为了迷惑对手,引兵先向南行,于黄昏时分突然掉转方向,急行军奔向梅托罗河畔。 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尼禄没有携带给养,而是命令沿途各地方政府火速准备食物和饮水,置于大路两边以供使用。尼罗率军所到之处,罗马百姓拥挤在道路两旁,或给罗马士兵送粮送水,或跪地为自己的祖国祈祷。这样的场景深深鼓舞了罗马士兵,更坚定了他们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 尼禄精心调控行军速度,于当日夜间与利维乌斯会合。这时罗马和迦太基两军营地相距仅一公里,为了不让哈斯朱拔觉察出援兵已至,尼禄的军队没有另外扎营,而是进入了利维乌斯的营地。 这时汉尼拔和哈斯朱拔还完全蒙在鼓里,尼禄和利维乌斯当即决定全力进攻,迅速歼灭哈斯朱拔的主力,再回过头来对付汉尼拔。 形势危急次日拂晓,罗马军团开始集结。一直无法诱使利维乌斯出战的哈斯朱拔得知罗马终于准备进行会战后,立即指挥全军展开队形,向罗马阵地靠拢。然而当他近距离观察罗马阵线时,敏锐地发现罗马军队似乎增加了不少,罗马军团之间的号角声也较以往频繁许多。久经沙场的哈斯朱拔随即断定罗马已有援兵自南线赶来。他决定先退出战场,回到营地。罗马军队不敢贸然进攻他的营垒,于是这一天便安然无事的过去了。 由于无法得知南线的战况,哈斯朱拔于当日夜间率大军向北撤退。他希望连夜渡过梅托罗河,然而他的向导却出卖了他,将迦太基大军引至河水最湍急的地方后逃之夭夭了。哈斯朱拔的大军用一整夜时间忙着寻找可以涉渡的浅滩,直到天亮都没有找到。士兵们由于疲惫和烦躁,已经乱成一团。 正在此时,罗马骑兵追击而来了。罗马军团排着整齐的方阵,紧紧跟在后面。 背水一战哈斯朱拔明白撤退已经不可能,唯有背水一战。他尽其所能,将乱糟糟的部队列成阵势。哈斯朱拔亲率最得力的西班牙步兵组成右翼,来自阿尔卑斯山区的强悍的伊古利亚步兵在中央,阵前是十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战象,战斗力最弱的高卢人在左翼,因为这一侧的地形是起伏的丘陵,而高卢人的阵前是一道河谷,罗马军队必须越过一个相当陡峭的山坡,再穿过河谷,才能和高卢人接战。哈斯朱拔希望罗马军队对他左翼的进攻会因为地形限制而变得迟缓,这样就可以为他赢得时间,以便从右翼击破罗马军团。 会战终于打响了。利维乌斯首先率军向哈斯朱拔的右翼发起进攻,却遇到异常坚强的抵抗。哈斯朱拔的西班牙步兵跟随他作战多年,对罗马军队的战法相当熟悉。伊古利亚步兵则是天生剽悍,寸土不让,双方都伤亡惨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战象也开始发挥威力,在罗马阵中横冲直撞,迫使一些罗马军团后退。此时进攻迦太基左翼的尼禄的军队为陡坡和河谷所阻,一时间还未能和高卢人接战。哈斯朱拔看到战局正向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于是率军展开反击,企图歼灭利维乌斯。利维尤斯唯有拼命抵抗,苦苦支撑。 急转直下然而正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原本正领兵跋山涉水的尼禄亲率一支精兵脱离迦太基的左翼,迂回至哈斯朱拔所在的右翼,从侧面发动了突然攻击。迦太基军队由于陡然间遭受打击,最右边的步兵首先败逃,冲乱了中央的伊古利亚步兵方阵,导致哈斯朱拔的整个右翼阵形崩溃,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向高卢人所在的左翼逃窜。而尼禄留在迦太基左翼的军团经过跋涉,也终于出现在高卢人的阵前。尼禄和利维乌斯追击而来,罗马军团已对迦太基军队完成了合围。会战变为屠杀。 哈斯朱拔明白大势已去。高傲的他不愿作罗马人的俘虏,于是单枪匹马冲入罗马军团的方阵中,力战而死。傍晚时分,这支曾经的迦太基主力已经不复存在了。 罗马取胜梅托罗战役胜利后,尼禄火速赶回南线,而汉尼拔至此仍对北线的战事一无所知。一个罗马骑兵来到汉尼拔营门前,用力扔进一颗头颅。 汉尼拔最后一次看见自己的弟弟还是在远征意大利前。当时哈斯朱拔年岁尚轻,留守伊比利亚,兄弟俩相互拥抱,挥泪而别。这一别便是十余年。汉尼拔在意大利度日如年,没有一天不在盼望着有朝一日,哈斯朱拔能够亲率大军来到意大利。他抚摸着弟弟冰冷的脸颊和依然圆睁的双眼,悲痛欲绝,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汉尼拔不仅是为他死去的兄弟痛哭,他也在为他的祖国哭泣。因为他已经知道,迦太基注定要输掉这一整场战争了。 战役评价梅托罗战役是布匿战争的转折点。自此以后,罗马对于迦太基已经无所畏惧,尽管战争还要再进行五年,直至前202年,罗马统帅西庇阿指挥大军,于北非的扎马决定性地击破汉尼拔。迦太基覆灭之后的数百年内,罗马也再未遇到同样可怕的敌人,能够使罗马一夜数惊,整个民族的气运不得不系于梅托罗一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