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实 |
释义 | 199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历任中共岳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岳阳晚报》第一任总编辑,岳阳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文名:梅实 职业:美术家 美术家 梅实基本资料原名:梅赫理`实 现任:主桅品牌策划公司 品牌顾问。 中央美术学院 新南维尔士大学设计专家研修 经贸大学MBA 1990年《美术之友》发表系列绘画作品和美术评论。 1991年《肖像―1989》发表于《版画世界》28。1992年 应科学家李政道之邀参与《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展出20余幅电脑艺术作品。 1993年《中国首届电脑美术展》展出作品40余幅。获一等奖,二等奖。 1993年《文化月刊》5月号刊登多幅电脑美术作品。 1995年 3月3日《北京青年报》署名海帆的文章《电脑艺族》介绍作品和追求。 1995年 《95电脑美术展览》作品《交流》《布达拉宫》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 1996年《科技日报》“科技画廊”栏目,发表大量电脑美术作品和评论. 1996年 担任《30届国际地质大会》美术总监。 1998年 中央电视台《与你同行》栏目专题报道了作品和主桅品牌公司。 1999年 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单位进行CI品牌形象设计。 2001年 参与美国华盛顿大学东方艺术论坛。 2002年 中华轿车广告设计在第二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中获三项奖。 2003年《中标志设计年鉴》三组策划设计项目入选。 2004年 意大利罗马《32'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负责中国展区形象设计和实施。 2004年7月在佛罗伦萨天使古堡展出巨幅壁画《丝绸之路》被佛罗伦萨总领事馆收藏。 2004年12月CETV-1电视台专题采访播出了作品和艺术观点。 2005年 在西班牙主持《欧洲侨报》形象设计和实施。 2005年 1月12日人民大会堂两项标志设计获奖,作品入选《中国品牌设计年鉴》。 2005年 完成北京奔驰汽车CI品牌形象设计。 2006年 8月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授予“2006中国优秀企业形象设计工作者”称号。 2007年 3月《湖南卫视》专题采访作品和艺术观点。 2008年 5月设计第33届挪威国际地质大会中国馆。 2008年 8月参加德国奥地利文化艺术节。 2008年 10月应邀为香港李嘉诚先生画肖像。 2008年 12月应美国工业设计协会邀请赴美国学术交流 梅实先生的绘画作品 作家 梅实梅实 (1953~),笔名木头。湖南临湘人。中共党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驿动的红楼》,散文集《梅实散文》、《岳阳旧事》、《胡思乱想》、《我的幸福生活》,剧本集《梅实剧作》,长篇报告文学《光明颂》、《长炼人》等。新编历史剧《弃花翎》1997年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剧作奖。1999年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证类本草 梅实今称乌梅。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止下痢,好唾,口干。生汉中川谷。五月采,火干。 陶隐居云:此亦是今乌梅也,用当去核,微熬之。伤寒烦热,水渍饮汁。生梅子及白梅亦应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痣,蚀恶肉也。服黄精人,云禁食梅实。唐本注云:《别录》云,梅根,疗风痹,出土者杀人。梅实,利筋脉,去痹。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梅核仁亦可单用,味酸,无毒。能除烦热。萧炳云:今人多用烟熏为乌梅。孟诜云:乌梅,多食损齿。又,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又,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挪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谨按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陈藏器云:梅实本功外,止渴。令人膈上热。乌梅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梅叶捣碎汤洗,衣易脱也。嵩阳子云:清水揉梅叶,洗蕉葛衣,经夏不脆。余试之验。日华子云:梅子,暖。止渴。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根、叶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又云白梅,暖,无毒。治刀箭,止血,研敷之。又云乌梅,暖,无毒。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大验也。 图经曰:梅实,生汉中川谷,今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其生实酢而损齿,伤骨,发虚热,不宜多食之,服黄精人尤不相宜。其叶煮浓汁服之,已休息痢。根,主风痹。出土者不可用。五月采其黄实,火熏干作乌梅。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南方:疗劳疟劣弱者,用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桃、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其余药使用之尤多。又以盐杀为白梅,亦入除痰药中用。又,下有杨梅条,亦生江南、岭南。其木若荔枝,而叶细阴浓,其实生青熟红,肉在核上,无皮壳。南人淹藏以为果,寄至北方:甚多,今医方:鲜用,故附于此。 圣惠方:主伤寒,下部生 疮。用乌梅肉三两,炒令燥,杵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以至七煎取作极热,纳小水五升,寒。以三十为伐指。以乌打碎,水二升,煮渐自消。经验方:但出紫血,有红血出,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以乌梅肉二两,微炒为去滓,临卧时服。鬼氏本草:梅核明目,与军士失道,大渴而无水衍义曰:梅实,食梅则津液泄,水生木也。津液泄,故伤齿。肾属水,外为齿,故也。 王叔和曰:膀胱、肾合为津府,此语虽鄙,然理存焉。熏之为乌梅,曝干藏密器中,为白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