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列区
释义

梅列区系福建省三明市辖行政区,是三明市政治、经济、信息、商贸、文化中心。下辖一乡一镇,三个街道办事处,二十四个居委会,二十三个行政村,总面积 353平方公里,人口12.7万。

中文名:梅列区

pinyin :mei lie qu

所在地:福建省三明市辖行政区

行政村:二十三个

总面积:353平方公里

人口:12.7万

概况

三明市梅列区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系福建省三明市辖行政区,是三明市政治、经济、信息、商贸、文化中心。下辖一乡一镇,三个街道办事处,二十四个居委会,二十三个行政村,总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17.9万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连接线梅列段已建成通车,泉三高速公路梅列段全面启动,三明机场开工续建,向莆铁路即将穿境而过,鹰厦铁路、205国道穿境而过。梅列区为闽中商贸集散中心,市场繁荣、金融活跃,区内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咨询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日新月异。

自然资源

梅列区境内资源丰富,地处中亚热带,山地以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150—500米之间,河谷与溪流错落相间,四周耸峙山岭环抱着梅列区盆地。由于气候终年温和、雨量充沛,为林木和其它生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全区拥有用材林30万亩,木材蓄积量300万立方米;竹林15万亩,是全国17个毛竹重点基地之一。地下矿产丰富,有铁、铝、锌、硫、锰、煤、石灰石、高岭土等19种矿产及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

旅游资源

梅列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已建成的省级名胜区—瑞云洞风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形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登山、朝圣、风味小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渡假风景区。正在开发建设的大佑山风景区,是火山熔岩形成的自然风貌,具有“山巍、林茂、石奇、水秀、洞幽、寺悠”的特点,开发前景可观。旅游资源丰富。市区有麒麟春晓、栲林幽韵、瑞云紫烟、斑竹秋月、正顺凝紫、龙泉烟霞、黄坑温泉、虎峰牧云等景点。

风景名胜

瑞云山

瑞云山在三明市区西北十二公里的狮头山麓。为火成岩地貌奇观。

瑞云洞进深30米、宽61米、高4米。洞内有一座五开间始建于宋代的木结构庙宇,供奉诸佛。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摩崖石刻数处。洞顶苍松如盖,泉水涓涓,如串串玉珠,组成帛帏,悬于洞口,蔚为壮观。洞口还保存着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监察御 史官志涵在此讲学时的石刻“有容”二字,及“人在石中藏璞玉,客来洞口融珠帘”等对联。洞前石山门为清康熙年间建造。上刻“瑞云洞”三字,山门前便是明代单拱石桥。洞口周围,洞庙东北,有避邪洞、小一线天、观鱼池、马背山等景点。整个风景区,为古树所环抱。伴以鸟啼虫鸣,显得清静幽雅。 瑞云洞有汽车通达,洞前有服务部,洞东山顶建有招待所接待游客。

虎头山

虎头山“虎”字原是斧头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翘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为斧头山山脉连绵不绝,宛如斑斓大虎,故又被人们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传。顶峰海拔1102米,为市区最高峰,“虎峰牧云”是市区八景之一。

虎头山植被丰富,松杉成林,还有刺柏、乌桕、木荷、花榈木、观光木、三叶赤楠等两百余种树木。山高林密,鸟兽自然也多,这里曾一度发现过华南虎的踪迹,野兔、竹鸡等自然不在话下。当晨曦或霞光染红山谷时,山雀、杜鹃、斑鸠、鹧鸪等飞禽常一起放开歌喉,与徐徐山风、淙淙流水相配乐,演奏着动人的山林交响曲。

萝卜岩楠木自然保护区

萝卜岩楠木自然保护区,位于沙县和明溪交界处。两坡夹一沟,佑溪从中潺潺流过,形成萝卜岩、马头山、红血坑、紫竹洲四个部分。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樟科和彀斗科为主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高等植物55个科、101个属、194种,尤其是区内有327公顷的楠木原生林,其面积之大,密度之大,保护之完好,被前去考察的专家誉为“福建的西双版纳”。

龙泉山

龙泉山景区以其龙泉寺而闻名。位于三明市西郊,距市区1.5公里。龙泉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龙泉山景区内空气清新。青山起伏、流水潺潺、瓜果飘香,自然风光。龙泉寺周围古木苍翠、环境静幽、深谷曲径、瀑飞龙潭,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游人到此如入仙境。但闻晨钟暮鼓、烟绕云霞、虚无缥缈。1999年“龙泉烟霞”荣获三明八大风景之一。

麒麟山公园

位于三明市区东部,始建于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故改现名。

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电缆索道、游龙戏水、园中园、仿苏州亭院、麒麟书院和曲径通幽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依山还建有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错落。麒麟阁建在山的最高处,高24.5米,宽12米,八角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登阁可将远近景色尽收眼底。

山北有面积约3亩的人工湖。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供游客环湖玩赏。园内有餐厅、茶馆、摄影部和工艺美术展销厅等服务设施。 通往山顶的电缆索道是我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长625.34米,高差92.75米,行进速度每秒1米,吊椅41个可坐82人。有环山公路直达山巅。

大佑山

大佑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三明市区西北15公里处,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大佑山海拔1276.3米。 景区为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属陆相火山碎屑沉积――火山喷发构造,表现为孤峰入云、傲视群峰的地貌,雕塑出飞瀑流泉、幽峡峭壁、象形灵石的旅游形象。区内气候宜人,垂直分异明显,夏天酷暑、冬天严寒、春暖秋爽、四季成景。圣山福地历史悠久,风景宜人,传说动人。

明《八闽通志》、清《沙县志》、民国《福建通志》都有相当篇幅描述大佑胜景,宴坐峰、聚星石、忘忧石、降魔石、天威石、藏云坞、归云洞……均有记载。邑人一直将大佑山视为吉祥圣地,山上建有普照寺,香火甚旺,自宋朝就有文人骚客来大佑山吟诗作赋,宋进士、兵部尚书罗畸曾赋诗赞之。

每当农历十五日五更时,在山巅可观日月两轮东西相照这一“日月同辉”的奇异天象 ―― 三明之象征。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先为吴地,后属越国,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时属东冶县,三国以后属建安郡。唐代时因方言而称为“尾历”。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筑城堡,称“历安堡”。清朝年间以方言谐音,将“尾历”改称“梅列”。梅列境域自隋至清代皆隶属沙县;民国29年(1940年)10月,划属三元县所辖。1950年1月28日,三元解放后,三元县划分为梅列、莘口、居洋、星桥4个区。1959年2月,成立三明人民公社,下辖城关、中村、莘口、岩前、雪峰、盖洋、夏阳、胡坊8个农村人民公社。1961年8月,城关人民公社管委会改为城区办事处,下辖城关、列东、列西3个分社。1970年地辖三明市下属城区办事处与陈大、岩前、莘口、中村4个公社管委会和荆西镇政府。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三明市区划为梅列、三元两个市辖县级行政区。1983年7月1日,梅列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对外办公。

1983年设立梅列区。

1995年,梅列区辖列东街道、列西街道、陈大镇、徐碧乡、洋溪乡,31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

1997年,梅列区面积413.1平方千米,人口11.7万,辖2个街道1镇2乡。

2000年,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北门街道、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56874人,其中: 列东街道 60835人、 列西街道 21582人、 北门街道 25236人、 陈大镇 10610人、 洋溪乡 7783人、 徐碧乡 1062人、 三钢虚拟街道 29766人。

2003年,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北门街道、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

列东街道 辖10个社区,人口6.1万,面积5.6平方千米。

列西街道 辖8个社区,人口5.18万,面积14平方千米。

北门街道 辖6个社区,人口1.3万,面积7平方千米。

陈大镇 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人口1.00万,面积213平方千米。

洋溪乡 辖8个行政村,人口0.85万,面积72平方千米。

徐碧乡 辖6个行政村,人口0.46万,面积42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5]248号)批复同意三明市梅列区撤销徐碧乡暨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1)撤销梅列区所辖的徐碧乡,原徐碧乡所辖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办事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办事处,徐碧、洋山、后洋、廖源4个村并入北门街道办事处。(2)北门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徐碧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梅列区辖3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乡。

2011年7月13日,《福建省政府关于三明市梅列区撤销洋溪乡设立洋溪镇的批复》(闽政文[2011]221号)同意梅列区撤销洋溪乡,设立洋溪镇,以原洋溪乡的行政区域为洋溪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梅列区辖3个街道、2个镇:列东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陈大镇、洋溪镇。

行政区划

列东街道 代码350402001

原辖10个社区:~002_一路社区、~003_二路社区、~004_三路社区、~005_四路社区、~006_江滨社区、~007_梅岭社区、~009_高岩社区、~010_崇桂社区、~011_圳尾社区、~014_东安社区。2005年,原徐碧乡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

列西街道 代码350402002

原辖8个社区:~002_富华社区、~003_龙岗社区、~004_翁墩社区、~005_北山社区、~008_青山社区、~009_群英社区、~012_小焦社区、~013_中台社区。2005年,原徐碧乡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

徐碧街道

2005年,撤销徐碧乡,所辖的列东村并入列东街道,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徐碧、洋山、后洋、廖源4个村并入北门街道。同时北门街道更名为徐碧街道。

附:原 北门街道 代码350402003。辖6个社区:~001_五路社区、~002_北路居委会、~003_乾龙社区、~004_徐碧居委会、~005_东乾社区、~006_碧湖社区。

附:原 徐碧乡 代码350402201。辖6个村委会:~201_洋山村、~202_廖源村、~203_后洋村、~204_列东村、~205_列西村、~206_徐碧村。

陈大镇 代码350402100

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004_瑞云社区、~201_陈墩村、~202_大源村、~203_棕南村、~204_长溪村、~205_碧溪村、~206_砂蕉村、~207_渔溪村、~208_台溪村。

洋溪乡 代码350402200

辖8个村委会:~201_新街村、~202_上街村、~203_洋口仔村、~204_孝坑村、~205_连茂村、~206_岩兜村、~207_饱饭坑村、~208_下坑村。

经济发展

梅列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机械及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产业、农林产品加工和化工产业四大主导行业的发展格局,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突出,非公有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占56.6%。

梅列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已建成的省级名胜区—瑞云洞风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形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登山、朝圣、风味小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度假风景区。正在开发建设的大佑山风景区,是火山熔岩形成的自然风貌,具有“山巍、林茂、石奇、水秀、洞幽、寺悠”的特点,开发前景可观。旅游资源丰富。市区有麒麟春晓、栲林幽韵、瑞云紫烟、斑竹秋月、正顺凝紫、龙泉烟霞、黄坑温泉、虎峰牧云等景点。

梅列区精神文明建设起步早,是三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的主要承担者。辖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明市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三次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称号。

经济社会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23亿元,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2亿元,增长20.8%;农业总产值3.63亿元,增长6.6%;出口总值30951万美元,增长99.1%;实际利用外资2007万美元,增长16.6%;地方级收入1.66亿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5936元,增长11.9%。

重大项目建设

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0项,完成投资7.7亿元。正邦冶金当年投产、当年产值过亿;闽西北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三阳变电站正式运行;投资一个亿的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投入营业;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三明现代仓储物流园破土动工。加快园区开发,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全年累计收储工业用地64公顷,开发68公顷,新建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含企业自建),实现开工项目17个、竣工13个,开竣工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

品牌建设

博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元轧辊、健盛食品等3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金璐源新材、闽丰通信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做大做强总部经济,着力解决非公企业办公场所分散、紧缺的状况,依托商会,做好汇鑫大厦、兴化大厦、梅列工商企业大厦等商务写字楼的筹建工作,已有50多家企业申请入驻。

专业化市场建设

结合中心城区开发,配套跟进大流通设施,精心运作联友家居、龙岗易家居陶瓷等专业市场,成功引进一汽捷达宝莱、广州本田、东风悦达起亚等汽车4S店,新华都百货、苏宁电器等专业大卖场已签约阳光城购物广场。

房地产开发

龙岗旧城改造进展顺利,阳光城、上河城、时代锦园建设步伐加快,碧玉小区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商品房7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积极办好会展活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美食节”,通过“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投资平台取得一系列签约成果。

社会事业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验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出生性别比位居全市前列,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举办梅列区首届“邻里节”、艺术节活动;成功举办梅列区首届机关运动会、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多项群众体育赛事。崇桂社区荣获“全国商业示范社区”称号。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8%,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0.46%;全区平安乡镇、平安街道、平安校园创建全部通过达标验收,继续保持“平安县(市、区)”称号。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8.7%,位居全市第一,对平安建设知晓率达84.7%,对党和政府抓综治工作满意率达84.3%。

人民生活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007年秋季起,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书本费的基础上,把减免范围扩大到城中村中小学生,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子女免费教育;三明市实验中学、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陈大中心小学学生公寓建成并投入使用;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三项上线率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卫生服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84.2%。做好就业和劳动维权工作,每季度举办一场“再就业援助暨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清欠农民工工资180万元,促成465家企业与6634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近期脱零、动态归零的目标;“充分就业社区”比率位居全省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慈善超市。

农业经济

坚持城郊型农业和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水果、蔬菜、林竹、养殖四大支柱产业。竹林面积6.1万亩,毛竹蓄积量759.8万株,是全国17个重点毛竹基地之一。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生猪基地场10个、乳牛场1个、蛋鸡场4个、肉禽场4个,肉蛋奶产量9907吨以上。常年蔬菜基地2100亩,年产蔬菜1200万公斤以上。培育壮大碧海乳业有限公司、青松食品有限公司、明忠禽蛋养殖场、芦坪养殖有限公司、健盛食品有限公司、明福琼脂有限公司等六家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4249元。全区种养结构调为60:40,粮经种植比例调为55:45,粮经产值比例调为16:84。界定生态公益林8.3万亩并进行严格保护,连续13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农民负担连续11年控制在5%以内。

工业经济

工业总产值由1983年建区时的30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78463万元,增长256倍。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加工、建材、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培植了闽光冶炼、闽新集团、普诺维机械、雄鹰机械、三菲铝箔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一园(瑞云工业园)四区(小蕉、洋溪、瑞云、碧湖)”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到2003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新开发工业用地近2000亩,29家企业入驻园区,引进资金1.6亿元。

内外贸易

新建、改建、扩建了梅列综合市场、安顺综合市场等14个综合性市场、农贸集市;拓展集约化经营,建成了永利钢材市场、广源装饰城、恒基电脑城、闽中电子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对接新型业态商业流通,发展了麦当劳、肯德基餐厅、万福楼、好多多连锁超市以及欣源物流中心、川明危化品商场等新型商业;洋溪蔬菜基地、明忠禽蛋养殖场等副食品基地生产稳步壮大;区内商业营销、饮食服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信息中介、旅游等日新月异,形成了健全的第三产业体系。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形成了以青松食品为代表的三资企业出口队伍,以健盛食品、碧湖木业、明福琼脂、陈大法兰厂为代表的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队伍,以外贸发展公司、阳光松香、富山进出口、富通进出口、立丰进出口、健盛进出口为代表的有外贸流通经营资格的出口队伍,以陈大香料厂、金璐木业、普诺维机械为代表的出口供货队伍。2005年,我区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出口日本、印度、土耳其、德国、东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04年,我区合同利用外资12652万美元,实际到资6450万美元,批办三资企业108家。

特色产品

“健盛”食品主要有水煮笋罐头、清水菇、速冻保鲜笋菇毛豆、笋干食用菌干品等;“碧海”牛奶主要有纯鲜奶、草莓奶、AD奶、可可奶等;“松翠”食品有蘑菇、蔬菜、笋竹、辣椒等罐头;“明兰”鸡蛋有海兰灰、海兰褐、法国伊丽沙粉白壳、绿壳蛋等;“大佑”金柚;“明琼”琼脂广泛用于制造粒粒橙及各种饮料、果冻、冰淇淋等;“三元”轧辊主要用于生产妇女卫生巾、婴儿(成人)尿裤机、纸巾机等旋切刀辊及压花辊;“蕾迪丝”纸品、“三惠”木材、“荣王”变速箱等。

交通通讯

区内交通便捷,鹰厦铁路、205国道、212省道贯穿全境,京福高速公路三明连接线梅列段已建成通车,沙溪航运直抵闽江下游各码头;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区内通讯发达,邮电通讯网络健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乡镇完成宽带接入。

财政金融

1988年起建立区一级财政,经过不断发展,财政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754.9万元到2002年首次跨越亿元大关、再到2003年的1.7亿元,15年间收入翻34番多,年均增长23.4%。一个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为主导、园区工业为新兴财源的财源建设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额和贷款金额从1998年的34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加到2003年的74亿元和65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多。财政支出规模也从建区时的200多万元增加到2003年8575万元,20年间增加了35倍,基本实现了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的支出需要,连续13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人口和计划生育

通过抓好计划生育与社区文化、市民教育、道德评议、社区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楼幢规范化管理的“六个结合”和婚前教育、新婚教育、生殖保健教育、优生优育教育等“四个环节”,广泛构筑温馨祥和的新型生育文化社区,全区连续20年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指标,人口出生率、计生率、育妇结构比、合格村率等几项重要指标已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年来,全区少生11000多人,为国家、个人节约社会抚养费6亿多元。

劳动和社会保障

1992年,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种为一体的保障工作。1996年,五险为一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01年10月,梅列区下岗职工已全部出中心,实现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2002年,实现了企业、机关、农村三家社会保险统一管理,2003年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基本构筑了社会保障基本框架。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了3个再就业基地,建立了总面积456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2001年作为全省社区就业试点县区,2003年全区3个街道和24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并做到“机构、制度、资金、场地、人员、工作”六到位。2002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记为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集体一等功。到2003年底,全区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584本,几年来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027人,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9%。

环境保护

遵循“规划先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强监督”的方针,每年都把环保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把项目环评关和“三同时”关,不上国家禁止的“十五小”项目,加大市中心城区“三厅”和饮服业油烟污染的治理力度,并逐步对工业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使辖区内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到2003年底,全区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5.15吨/年,仅占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的0.03%,烟尘排放量为7.34吨/年,工业粉尘排放量为0.72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到2003年底共创建了4个烟尘控制区10.8平方公里,5个噪声达标区7.6平方公里。

发展展望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7年比2000年翻两番,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区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巩固扫盲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8年经济与社会发展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3亿元,增长3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亿元,增长20.3%;农业总产值3.7亿元,增长6%;出口总值1.6亿美元,减少45.8%;实际利用外资2146万美元,增长6.9%;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增长22.8%;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增长13.7%(含物价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5‰。

工业经济。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126家,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2.1亿元,增长27.2%;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8家,冶金建材、精细化工、机械加工、农林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总产值达69.6亿元。梅列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土地收储规模达420公顷,开发规模达266.7公顷,入园项目65个,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新增外贸出口企业16家,其中,生产型企业8家,生产型出口企业比重由20%上升到35.5%,外贸出口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华盛烤鳗产品出口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在全国率先建立鳗鱼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健盛食品荣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称号。新增2家清洁生产企业、7家节能企业和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18吨,环保责任得到全面落实。

第三产业。全区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7%。总部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福建国能、顺裕工贸、鑫隆工贸等企业在梅列成立集团公司,年创税收近2000万元。徐碧新城中央商务区完成厦工三重公司原厂房拆除和土地平整,梅列工商企业大厦、兴化大厦、汇鑫大厦、福清大厦4幢商务写字楼动工建设,为总部经济发展构筑新平台。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阳光城、上河城、龙岗小区、时代锦园等精品住宅小区初具规模,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11.5亿元,增长10.1%,完成建筑业产值7.3亿元,增长315%。三明城市物流园区功能规划得到完善,汽车贸易综合服务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东风本田汽车4S店投入使用,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7家汽车4S店开工建设,华油仓储项目完成土地平整,国家人造板及林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贵溪洋大道建设稳步推进,翁墩立交项目动工建设,泉(州)三(明)高速公路梅列段建成通车,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社会事业。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相继出台企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奖励政策,有72家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成科研推广项目136项,其中,3个项目被列入省、市科技计划。以优秀等级通过市“对区教育督导”复查,落实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教育惠民政策,实施农村学生“食宿行补助工程”,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任务,全面完成省综改办核定的221.61万元债务。完成梅列区改革开放成就展览馆、机关体育活动中心、洋溪文化站建设。争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投入200万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列入全省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对70岁以上低保、“三无”、重点优抚老人提供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2.5%。荣膺“全省2006-2008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附·福建省行政区划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

福州市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马尾区| 晋安区| 福清市| 长乐市| 闽侯县|闽清县| 永泰县| 连江县|罗源县| 平潭县

厦门市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莆田市 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仙游县

三明市 梅列区 |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将乐县| 大田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沙县| 尤溪县| 清流县| 泰宁县

泉州市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永春县| 安溪县| 德化县| 金门县

漳州市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市| 平和县| 南靖县| 诏安县|漳浦县|华安县| 东山县| 长泰县| 云霄县

南平市 延平区| 建瓯市| 邵武市| 武夷山市|建阳市| 松溪县| 光泽县|顺昌县| 浦城县| 政和县

龙岩市 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 武平县| 上杭县| 永定县|连城县

宁德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寿宁县| 霞浦县| 柘荣县| 屏南县| 古田县|周宁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