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花镇 |
释义 | 1 福建长乐市梅花镇梅花镇为一地名,在我国福建省、江苏省以及湖南省等五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乡镇概况梅花镇地处长乐东北角,闽江口南岸突出部,东濒台湾海峡,与白犬列岛海域相邻,与马祖列岛互望,北隔闽江口,与琅岐经济区及连江县壶江岛、黄岐半岛对峙,西、南毗邻文岭镇。向为省城咽喉,闽江口海防要津。地域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委会:梅城村、梅新村、梅南村、梅东村、梅西村、梅北村,总人口17924人(2004年)。 ◎ 历史沿革1958年属金峰公社,1961年析置梅花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新、梅城6个村委会。 ◎ 基础设施1958年建成梅花影剧院,可容纳1092人;旧街道改建成土石路,1960年铺长2000多米方块石板路。1961年建成电厂。1980年建成梅花自来水厂。1985年投资62万元建梅花中学校舍,建筑面积2090平方米,投资4.3万元续建梅花中心幼儿园。1992年投入75万元建成镇卫生院,雇用各类清洁工80多人,使脏、乱、差状况得到治理。镇有道路7.7公里,桥梁2座,防洪堤长1.3公里,排水管长0.46公里。主要街道5条:建设路、环镇路、横街路、中学路、白石头路。镇投资58.84万元铺设村间道路47条,总长5.3公里。对外交通有3条道路:峡梅路,从营前镇黄石村至梅花全长39.6公里;沿江路,东北接海运码头,西南连峡梅路;新开辟的绕城公路,东连白石头,南接峡梅路。有线电视入户率50%以上。镇拨款2万元,建成篮球场、灯光球场,购置文娱设备,并投入30万元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绿化覆盖面积3.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35公顷,公共绿化地面积1.6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92平方米。1994年划出450亩开辟将军山风景区,增添海区自然景色。投入120万元,建成2座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供水管长12.4公里,人均日生活用水6.5升;更新改造低压电网;程控电话覆盖全镇;将军山小学教学楼落成。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1994年建筑面积竣工6300平方米,桃园工业小区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全镇建筑面积32.4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20.23平方米。 ◎ 经济发展梅花镇是一个纯渔业镇,近海捕捞业发达,拥有大小船只252艘,每年海产品量都达到10万吨以上,占全市水产品产量70%以上,是福建省十大渔业强镇之一;,大宗海产品有梭子蟹、鳀鱼。竹甲、墨鱼、带鱼等,是福州市水产品交易基地。围绕渔业办企业,全镇共有工商注册企业49家,其中冷冻冷藏企业占主导地位,日急冻能力250吨,日冷藏能力达2500吨,是福州市重要冷冻冷藏基地之一。梅花镇网具厂是福州市最大的网具生产厂家,也是省建筑安全网定点生产厂家。50公顷桃源工业区,水、电、路、通讯设施齐全,条件优惠,已有10多家中外企业在工业区落户。海域产有带鱼、大黄鱼、鳗鱼、鲳鱼等海洋鱼类700余种,有对虾、毛虾、梭子蟹等甲壳类100多种。浅海滩涂产有牡蛎、海蚌、缢蛏、花蛤、香螺、紫菜等几十种贝、藻类水产品。有草鱼、青鱼、鲢鱼等25种淡水鱼类。 ◎ 人文历史梅花镇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朝海防古城墙、蔡夫人庙、林位宫等,梅花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镇,历代军事之要塞,是省会门户、军事要地。古代梅花先后设巡检司、千户所。 ◎ 梅花城围山而筑,山顶有石盈亩,巍然高出数丈,上镌“龙东石”。明洪武十年(137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造立城池,委福州右卫指挥李荣督造。三面临海,南建于沙冈,延袤三里。城高一丈八尺,广六尺,周六百四十八丈。女墙一千二百二十,占楼二十有四,窝铺二十。辟三门,东门至海,南门面山,西则水门;城门外围筑“雍瓦城”占地亩许,侧向设门;潮至舟航抵城下。城内梯岩架军寮,连墙接屋,栉比鳞次,皆兵民之居,最称雄峙。 明万历(1573~1620年)之季,倭寇各处剽害,梅城拒守独全。清初海氛又炽,丙申(1656年)遭屠。朝议行清野之计,康熙辛酉(1681年)将居民迁内地;己未(1679年)诏复故土。城以年久沙压。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县卫良佐领帑重修,筑内城墙一面(俗称新城)。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殷凤梧、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戴永朴、乾隆二十七知县贺世骏分别领帑重修,递复之后,东门外又是人烟辐辏。 嘉庆丙辰(1796年),海盗林发枝沿江剽劫,居民以竹筐来别装实沙,沿岸叠布,兵民联防,始得无患。宋元时有巡简司公署在上街。筑城时移置巡简司于仙岐蕉山,立梅花千户所,有屯军一千五百四十名,有卫指挥一员、副千户一员、镇抚一员、百户一员,世袭铁印官十三员驻防梅花。清初调迁兵燹频仍,址屋厌墟,惟上街所衙门巷址尚存。 道光间,梅花所改凡署,春秋两凡千总把总轮防。城北抵闽江,东临东海,西有“百流湖”水汇闽江。 现在百流湖淤积填地建梅花中学,水流淤窄剩下“百流漏”和“大沟漏”二条小水沟。梅城历今六百多年,屡修屡坏;最后一次修整(1762年)距今二百多年。女墙、战楼和大部墙体已倾塌无存。但东门一带保存尚好;东西北三面残墙尚能坎坎坷坷断续相连,埋没于占城搭盖、乱草野藤和垃圾渣土之中;仔细观察当年威镇海疆雄风尚存;南面两城墙虽已毁平而基址可寻可辩。梅花古城地势甚高,要攀上石阶,转过高低略有不平的石板路,才能步入梅花古城唯一一条大路,说是大路,其实宽也不过两米。街面上,老样新式的房屋交替出现。老厝,飞檐黑瓦白墙,犹现当年古城风采,只不过疏于保护,多已破败,人去楼空,残垣横陈,只有门口水井常驻,有圆有四方口。现今只留下一段墙垣,连着城门。城门全由石块垒筑,呈拱形,依旧坚实,城门下一位老妪摆着摊,城门旁则贴有“电影院做戏,欢迎群众观看”字样。城墙头长满了簇簇的绿色爬藤类植物,并往下伸展。城墙一直延伸到中心校旁,学校围墙加筑其上。块块石条,因为年深日久,岁月的冲刷,石面光滑无比,只有失去生命的青苔痕滞留其上。 清康熙末,梅花因沙拥压,改为寨。曾四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清乾隆二十七年?穴1762年?雪,知县贺世骏领帑重修,并标“梅城弄笛”为长乐十二景之一。有贺世骏诗为证:梅花丛里斗城悬,傍水依山四面研。长笛一声倚重阁,清音几曲入云天。兴来掩仰情何极,吹到悠扬怨亦消。最喜月明风静候,楼中有句忆青莲。抬头望去,傍山面海的梅花古城略显老态,似乎不胜风力,摇摇欲坠,却矗立几百年。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和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每处古迹、每个故事都隐现刀光剑影。忆古:草鞋退寇 “姑婆”护佑 大路转弯处,可见一古庙。庙上方正中大字书:调羹胜境林位宫。这是为了纪念几百年前草鞋退倭寇的林位而建造的庙。林位(1528-1564年)是明嘉靖年间奉命镇守梅花城的邑侯。时逢倭寇压境,梅花城告急。兵临城下之际,林位棋走险着,乔装改扮成小贩,经小路潜至城外,叫卖三四十厘米长的草鞋。此举被倭寇头目引以为奇,询问如此大的草鞋有何用处。林位假称,梅花城内军民身高体壮,这种草鞋就是特为其所制,并趁此机会故作泄露,实则夸大了城内军事部署情况。倭寇头目不明就里,听信其言,果然脸有惧色,急令退兵。 ◎ 蔡夫人庙流传民间的传说却温婉人。蔡氏族谱》载:蔡夫人系琉球人,姓蔡名红亨,擅长刺绣。明万历年间,织龙袍入贡,深受皇帝赞赏,册封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召她入京。过梅花澳时,遇风登岸,乡人热情接待,居住梅花宋直家中;不久因病逝世,葬于梅花马鞍山田螺坞,敕赐建庙奉祀。门额上书“懿德夫人”。 明洪武和永乐年间,朝廷各赐“闽人十八姓”赴琉球国定居,史称“闽人三十六姓”。明万历年间,“三十六姓”中有个叫蔡金城的,其女即为蔡红亨,因其长得倾国倾城,则被万历帝派去琉球选宫娥的大使一眼看中,送到长乐梅花港上岸。而蔡红亨先祖原是长乐人,红亨念祖心切,便在长乐宋家庄拜祖认亲,长乐蔡族人即称她为“蔡姑婆”。无论是因巧手刺绣进宫,还是选秀,两处都记载有蔡夫人从琉球来到梅花宋家留下足迹。传说“蔡姑婆”在长乐被陈靖姑收为徒弟,以后学得一身本事,经常在海上与风神作对,救人无数。长乐人有事,只需呼唤“琉球国蔡氏姑婆”,蔡红亨无不显灵相救。 ◎ 梅花与壶江友谊明嘉靖年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犯闽,两乡渔民在闽江口协同戚继光之部属抵抗倭寇,用鲜血和生命护海御边,结下生死情义。 清康熙年间,两乡共辟马祖定置渔场,梅花定位"福沃",壶江择地"山垅",渔汛丰获季节,两乡祭神联庆,是夜突遇外患袭扰,双方以“依舅”作为哨语联络,合力击退外寇,从此,两地渔民互称“依舅”相沿成习。 前世纪中叶,福州沦陷后,敌舰横戈江面,壶江岛粮食中断,此时,梅花乡人不顾危险,冒死送粮过江解壶江之危难;解放前夕,有不轨者骚扰梅花,壶江乡民得悉,连夜召集几百强壮乡丁驾舟驰援,使梅花乡化险为夷。解放后,新一代的梅壶人倍加珍惜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传统友谊,并且不断发扬光大.两乡渔船在海上作业时,相互照应,资源共让;有难必帮,亲如一家;从来没有发生过海上作业纠纷,即使在生产中两船相碰、两网相绞,只要一句“依舅”,再大的事情都可化解,损失的再多,谁都不愿开口要赔,认为自己一方承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谁都不愿做破坏舅舅相称关系的千古罪人。特别是近20年来,友谊之情不断升温。有一次,壶江渔船在海上作业时,机器发生故障,无法返航,梅花渔业信息站接到呼叫信号后,十几艘渔船赶往现场,将遇险渔船及船上渔民救回。在前年一次台风袭击长乐市时,梅花的一艘铁壳船,来不及回港被狂风抛上岸,船体严重受损,壶江村民得知后,立即带上拖具,不顾半夜风大浪急,把搁浅船只拖回船厂修理。 时至今日每年遇到重大节日时,两地老人会都组织互访,规模最大的是2002年春节,壶江村4000多村民中有1100多人到梅花过春节,梅花百姓将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床、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招待远方来的朋友,并举行声势浩大的“接亲”踩街活动。千余人的男男女女,以依舅依妗外甥女的身份在梅花镇吃住玩三天,梅花依舅以最高的礼仪招待壶江依舅,梅花镇所属的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城、梅星等6个村的16000多个老老少少,家家敞开大门喜迎宾客.300多桌的酒席,3000多人的聚会,不再是为了满足诱人的食欲,而是演绎着几百年来的欢歌笑语;叙述着祖祖辈辈赶海人的历史诗篇;品尝着岁月沧桑酿成的美酒佳肴;流露出对未来美好事业,希望和憧憬;酒杯里闪耀的是民族传统生生不息的气节和光芒;这就是梅壶舅缘文化永久的魅力!. ◎ 发展概况1958年建成梅花影剧院,可容纳1092人;旧街道改建成土石路,1960年铺长2000多米方块石板路。1961年建成电厂。1980年建成梅花自来水厂。1985年投资62万元建梅花中学校舍,建筑面积2090平方米,投资4.3万元续建梅花中心幼儿园。1992年投入75万元建成镇卫生院,雇用各类清洁工80多人,使脏、乱、差状况得到治理。镇有道路7.7公里,桥梁2座,防洪堤长1.3公里,排水管长0.46公里。主要街道5条:建设路、环镇路、横街路、中学路、白石头路。镇投资58.84万元铺设村间道路47条,总长5.3公里。对外交通有3条道路:峡梅路,从营前镇黄石村至梅花全长39.6公里;沿江路,东北接海运码头,西南连峡梅路;新开辟的绕城公路,东连白石头,南接峡梅路。有线电视入户率50%以上。镇拨款2万元,建成篮球场、灯光球场,购置文娱设备,并投入30万元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绿化覆盖面积3.5公顷,园林绿化面积2.35公顷,公共绿化地面积1.6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92平方米。1994年划出450亩开辟将军山风景区,增添海区自然景色。投入120万元,建成2座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供水管长12.4公里,人均日生活用水6.5升;更新改造低压电网;程控电话覆盖全镇;将军山小学教学楼落成。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1994年建筑面积竣工6300平方米,桃园工业小区建成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全镇建筑面积32.4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20.23平方米。 90年代以来,梅花镇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拓展,飞利织造、梅港和吉旺渔业贸易公司、台商互利食品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镇有公路7.7公里,桥梁2座,防洪堤长1.3公里,主要街道有建设路、环镇路、横街路、中学路、白石头路等。梅花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峡梅公路直达福州,海路到福州60公里,长乐国际机场也在附近,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镇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近年来,梅花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梅花素有“田径、篮球之乡”的美誉,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体育先进乡镇”、福建省、福州市“体育先进乡镇”的光荣称号。2001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0.5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5430元。2001年被列为福州市18个特色镇之一。 今日梅花,得天时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悦人和。勤劳、智慧的梅花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精诚合作,在梅花芳香家园播下文明、友谊和希望的种子,共同铸就新世纪的事业丰碑。 2 江苏泗洪县梅花镇◎ 乡镇概况梅花镇位于泗洪县西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32146人(2009年)。辖梅花1个居委会和从庄、段庄、赵庄、郭嘴、凤墩、大罗、川城、万全、前老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梅花,距县城15千米。宁宿徐高速(S49新扬高速)、121省道过境。 【沿革】1949年设梅花乡,196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楼花、赵庄、从庄、段庄、郭嘴、凤墩、陆桥、大罗、川城、义井、韩井、五迁、万全、前老、林场、梅花农科站16个行政村。2003年,辖梅花1个居委会和赵庄、从庄、段庄、郭嘴、凤墩、川城、大罗、万全、前老9个行政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21324107: ~001 121梅花居委会 ~200 220赵庄村 ~201 220从庄村 ~202 220段庄村 ~203 122郭嘴村 ~204 220凤墩村 ~205 220川城村 ~206 220大罗村 ~207 220万全村 ~208 220前老村 ◎ 地理交通梅花镇位于泗洪县城北郊15公里处,距宿迁市区35公里,东与金锁镇接壤,北邻归仁镇,西与安徽泗县刘圩、黑塔两大镇相邻。总人口3.15万人,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辖域面积9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9万亩,水域面积2.4万亩,利民河、拦山河、老濉河3条河流南北蜿蜒穿流其境,拥有进士湖、胜利水库等9面水库,镇域地形呈西高、东低。宁宿徐高速、121省道穿境而过,梅曹公路横贯东西,高速入口毗邻镇区,“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宿宿淮铁路客货站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交通十分便利。 ◎ 乡镇历史梅花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古时因境内九座梅花山上梅花繁茂而得名,梅花境内考古发现的赵庄龟墩遗址,经专家认定为黄淮地区大型古人类生活部落遗址,佐证了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段庄的“兵马塘”和“七十二眼溜溜井”,相传是唐朝征西大将军薛仁贵军队驻扎时留下的;另有凤墩村“七彩凤凰栖息”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渊源流长,梅花是一块红色的热土,皖东闪最早的党支部建于此,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彭雪枫和江华战斗过的地方。 ◎ 乡镇经济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梅花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国内地区生产总值43306万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99万元,同比增长26%;一般预算性收入229万元,同比增长94.1%,实现50万元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8亿元,同比增长42.2%;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在时代的发展中,梅花人紧紧抓住机遇,党委政府适时提出“工业化主导,城市化承载,产业化破题,市场化提升”的发展理念,以“三个年”的目标指导工作,即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突破年、以铁路建设为主的交通建设推进年和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城乡面貌提升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工业方面。利用全县保留的六个工业集中区之一建在梅花的优势,举全镇之力打造“工业强镇、物流重镇和文教名镇”,抢抓机遇、招大引强,各项工作争一流、全面争先进,努力建设“平安梅花、文明梅花、和谐梅花、创业梅花、生态梅花”。农业方面。梅花镇的支柱产业为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有:“梅花牌”、“绿野牌”青壳鸡蛋、乌鸡蛋、草鸡蛋,梅花山牌、绿叶牌、蟹地牌、蟹禾牌等优质大米、玉娘粉丝、“武进士”牌生态西瓜等,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体现民俗风情的有江苏泗洪“梅花掰手节”、“梅花农博馆”等。三产方面。自2004年春至2008年底该镇共铺设镇村道路里程 公里,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于2007年5月投资1200万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梅花镇苏皖农贸市场,是苏皖边界乡镇交易量最大的农贸市场,集市贸易日交易额达300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的宿宿淮铁路泗洪站建在梅花,将为梅花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苏皖边界商贸物流中心。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在为取得成绩自豪的同时,也深感梅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征途上,我们急切渴望能集四海之智慧,聚八方之财源,共兴梅花伟业。为此,梅花镇委、镇政府正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发展、开放、开发、合作为主题,抢抓政策机遇,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和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浓烈氛围,本着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携起手来,在合作发展上谋求“双赢”,共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 3 湖南道县梅花镇◎ 概况梅花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16公里。东界双牌县理家坪乡,南接白马渡镇、东门乡、富塘乡,西邻寿雁镇、乐福堂乡,北连双牌县打鼓坪林场、理家坪乡。镇驻地梅花村。辖梅花、虎头牌、江南、蒋莫、斜皮渡、赤源、大路边、修宜、沙路源、盘家、西田、正鹄、黄土祠、车头、石下渡、贵头、井头、仙田、上仙田、直州、玉岗、斯屋、司空岩、廊洞、社湾、新屋、洞中、老母宅、周家、棠下30个村,254个村民组。 全镇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公顷,林地4070公顷,9733户,35905人。该镇村民同时兼用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两种语言。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有宜山和胜穆岭等山,南部处于盆地中心,大部分是中部平岗山。地貌特征是“丘平交错,地势低平,以岗地为主”。岗地坡度平缓,岗顶浑圆。河流水网发育,光照充足,气温高,雨量充沛,水利条件好,土质较肥沃,盛产水稻、甘蔗、板栗、大蒜、蔬菜、水果、烤烟等。宜水和廊洞水库左右干渠自北向南纵贯全镇。交通方便,洛湛铁路、G207线和道县至江村公路横穿全境,是县北重要农副产品集散地。镇经济以农业为主。镇年工农业总产值10172万元,财政收入105.46万元。 ◎ 历史沿革清代为宜阳乡,以在宜山之阳定名。解放前为宜山乡,以宜山定名。解放初为道县第二区,辖15个乡。1951年建立梅花乡,以驻地命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车头人民公社。1961年为道县第二区梅花公社、车头公社。1984年改为梅花区梅花乡车头乡。1995年撤梅花区,合并梅花乡、车头乡,设立梅花镇。 行政区划 梅花 梅花闹子于光绪28年建市,破土动工之时,掘土得石,状似梅花,遂得名。该村是梅花镇政府驻地,设有闹子,逢农历二、五、八赶闹子。辖神岩、土墙屋、砚石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91.3公顷,563户,2193人。 虎头牌 1958年建队时,命名李家大队,现以自然村更名为虎头牌村。辖李家、新阳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37.4公顷,135户?639人。 江南 因位于宜水之南,故名。又名中莫,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37.3公顷,197户,791人。 斜皮渡 村濒渡口,形成斜坡,取名斜坡渡,后改为斜皮渡。辖上村、文吴、数水洞、岭脚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57.3公顷,358户,1384人。 蒋莫 以蒋、莫两姓命名。辖蒋家、下莫、葫芦井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50.7公顷,256户,1147人。 赤源 因村边有一小溪,水带赤色,取名赤源。辖熊家、朱家、胡家、林山屋、新规、鲁塘井、土地庙、养牛坪等19个村民组,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149.8公顷,603户,2644人。 大路边 建村于零道公路之边,取名大路边。辖大路边、二堂、小山屋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56.6公顷,285户,1014人。 沙路源 建村于沙路源头,故名。辖王家、王家新辅、毫猪岩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21.6公顷,144户,587人。 修宜 村边昔修有一条大道通往宜山,故名修宜。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46.4公顷,278户,937人。 盘家 以盘姓取名。辖盘家、沙塘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45.5公顷,213户,802人。 西田 建于宜山西边,四周皆田,取名西田。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66.7公顷,240户,1027人。 正鹄 地处正鹄岭下,取名正鹄。辖霞公井、上霞公井、下霞公井、坪子上、蒋家、神祠庙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72公顷,281户,1097人。 黄土洞 因洞田多是黄土,取名黄土洞。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52公顷,232户,896人。 车头 宋朝时,周姓从山东青州迁来,建村于石下渡水车上头得名。辖车头新村、鸡西、车头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76.5公顷,379户,1584人。 贵头 村头有山如锥,取名锥头,后谐音改为贵头。该村是革命烈士何宝珍故里。辖贵头、金村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62.2公顷,368户?1166人。 石下渡 以石山下河边有一渡口得名。该村是宋代状元吴必达故里。辖上村、下村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86.3公顷,364户,1375人。 井头 1020年,何姓从牛路口井头迁来,以故里取名井头。辖3个村民组,总面积0.93平方公里,耕地34.2公顷,100户,435人。 上仙田 宋时,从山东迁来,是“一碗泥一碗水”的好地方,宛如神仙所在,因位于下仙田上方,取名上仙田。辖上仙田、仙田铺、鲤鱼上水、凼古、上刘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55.5公顷,212户 ,989人。 下仙田 位于上仙田下方,故名。辖下仙田、下刘、竹园、杨家岭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89.2公顷,320户,1338人。 直洲 河边一洲,笔直如箭,得名。辖直洲、新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46.6公顷,163户,710人。 玉岗 翠岗如画,原为牧牛之处,建村时取名牛子岗,后改名玉岗。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39.5公顷,190户,720人。 斯屋 村后有斯屋岭,以岭定村名,1964年简为斯屋。辖斯屋、杨树累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109.4公顷,445户,1704人。 司空岩 传说有一师公(巫师)为民找水源,进岩与妖搏斗,死于岩内,取名师公岩,后改司空岩。辖司空岩、虎岩坝、杨家、高山庙、羊婆累、寨脚、李家洞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100.9公顷,482户,1818人。 廊洞 村为山岭围绕,洞场狭窄,状似走廊,得名廊洞。村后建有中型水库廊洞水库。辖廊洞、黑累腹、下埠塘、红铺、田屋岭、禾仑岭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51.3公顷,294户?1202人。 老母宅 原名乾坤山,因子孙多,分居各地,取名老母宅。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0.83平方公里,耕地34.1公顷,144户,511人。 社湾 因山岭围绕成弯形,昔有社庙,取名社湾。辖社湾、石板路、湾子腹、老屋地、许家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68公顷,348户,1527人。 洞中 地处四面田地之中得名。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34.9公顷,137户,606人。 新屋 从老屋地分居,取名新屋。辖新屋、司空坝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5.6公顷,248户,1001人。 周家 以姓定村名。辖红屋、水头凹、周家、郭家、下许家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50.3公顷,247户,966人。 棠下 村后有山,似海棠花,村立山下得名。辖4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44.3公顷,210户,851人。 4 广东乐昌市梅花镇◎ 基本概况梅花镇位于乐昌市西部,镇所在地距乐昌境内的坪石火车站仅14公里。G4(京珠高速公路)、I省道坪乳公路贯穿全境,是“梅辽四地”的中心地带,更与坪石、黄圃、大源等镇毗邻南面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西北是湖南郴州宜章。梅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200毫米,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全镇总面积224.9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24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1109人,其中农业人口45609人,总耕地面积2.8534万亩,境内有国家投资创建具有500多头种猪的种猪场 ,外商投资的500亩种苗果场,以及有300亩以上规模的西瓜、板粟、辣椒基地等名优质蔬菜基地,镇内创办的3000亩“黄烟”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种植气候。逐渐形成水果、林木、无公害蔬菜、优质米、黄烟、茶樟树市叶、蚕桑等七大商品生产基地。 梅花镇是广东省268个中心镇之一,该镇在商贸、饮食服务、人员流动、经济交往、城镇建设等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全镇基本形成商贸、饮食、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一体化的格局。公安、工商、税务、财政、银行、交通、供电、邮电等职能部门均在镇内设有分支机构,镇内有设施完备的中小学、教办、幼儿园、卫生院和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省京珠高速公路,坪乳公路贯穿全境,并实现了村通公路、基本村村通电话、通电、通水、通车、通路、通卫星电视,实现通讯网络化,交通运输、商贸、保险、金融电信服务行业较为齐全。 ◎ 地理位置梅花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上,梅花作为“梅辽四地”的中心。历来是这一地区的人们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地方,是“梅辽四地”人口聚集地,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坪乳线塔城市政府的通车,京珠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高速公路乐昌段的互通立交设在梅花,现实的交通优势日益显突。陆路距京广动脉线铁路(坪石火车站)仅14公里,梅花镇距韶关市区95公里,距湖南省宜章县城40公里,是广东北大门的必经之路。 ◎ 经济状况梅花镇自然资源优越,全镇耕面积28561万亩,人均耕地约半亩,保水性能好,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境云南旅游全攻略内有山塘水库69宗,水利设施较完善,现具有供应2万人的食水供水工程即将完工。土地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境内有著名的“黄巢石”还有莲花潭邓小平等同志指挥“梅花战役”的指挥部,此外,还有与丹霞地貌相似的铁罗坝姐妹石。以及九仙杯、仙人岩、韩公祠等名胜古迹,还具有县级文物保护、饮誉省内外的韩泷祠、“九泷十八滩”主要分布在梅花境内,而坐落在我镇坪溪的金山温泉更是人们休闲游的好地方。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农业总产值10500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8元。 梅花镇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种植亚热带植作物的自然条件,是乐昌市第二大粮产之乡,同时享有万亩玉米生产基地的美誉。近年来三河市旅游景点,随着梅花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正逐步向基地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境内有著名的香梨(俗称沙梨)基地,还有享誉韶关的黄烟生产基地,更有著名的梅花猪生产实业有限公司,以及种苗果场基地等,土特产番茄、大肉姜、鲥鱼(俗称黄帝鱼)、甜薯、反季节蔬菜等初具规模。同时,梅花种猪饲料加工厂实业有限公司正在探索试行产、销、加工一条龙经营模式,使玉米生产逐步规模化、产业化。 主要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 1、粮食作物:优质水稻、特产甜薯、甜玉米 2、经济作物:黄烟、番茄、奈李、辣椒、花生、大肉姜、西瓜、茶叶、板栗、蚕桑 3、珍稀药材:天葵、刁竹、龙胆草、粉灵仙、金银花 工业概况 梅花镇是乐昌市发展比较快的乡镇之一晋中市旅游景点,2001年企业总收入2亿元,总产值2.4亿元。工业区占地面积1500亩,集饮食、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供电、木制品等行业于一体,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良好。 目前全镇主要骨干企业有: 1、三和砖厂:创建于1992年,占地150亩,该厂工艺流程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有序、经济实力强。2001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创税利达100万元,主要生产建筑红砖。 2、供电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雄厚的水电技术开发,现开发有1500多千瓦的电站4个,年产值达三千多万元。 3、畜禽饲料加工厂:总投资6000万元,年产500吨饲料。 1、梅花猪广东闻名的优良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杂交效果好、快长、皮薄、肉嫩、味美等特点。梅花猪在梅花养殖历史悠久,种养户数多,现人平1.8头,年出栏量达4.5万头。在镇内设有“梅花猪花市场一灌南县旅游景点条街”,是全市主要生猪交易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购买。 2、梅花黄烟具色泽金黄,气味芳香的特点,受到省内各大烟厂的欢迎。 3、梅花板栗素有广东省板栗之乡的美称,所产板栗粒大饱满,肉清甜,营养丰富,畅销广州、深圳等地。 4、香花梨(俗名沙梨)共种植300多亩,年产500多吨。具有果大、鲜嫩、皮呈棕黄色花纹、味香甜等特点,远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 5、梅花大肉姜具有肉厚松脆、香辣爽口、色泽金黄、棵株硕大等特点。 ◎ 旅游资源乐昌梅花镇是革命老区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邓小平、陈毅等在乐昌梅花留下了光辉的足禹城市旅游景点迹。1931年1月,由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广西百色起义后,转战粤北,在梅花的莲花祠设立红七军指挥部,并亲自指挥著名的梅花激战,重创敌军3个团,歼敌1000多人。但红七军也伤亡严重,有700多名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梅花激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梅花建造红七军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可以让人们铭记红七军在乐昌梅花的战斗历程和历史丰碑,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把邓小平和红七军在梅花战斗的地方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有利于做大做强乐昌旅游业。 梅花镇革命老区境内的旅游点众多,现有中国第二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挥著名的“梅花战役”指挥部,又有一似丹霞地貌的万佛岩、铁罗岭,此外还有九仙杯,仙人岩,韩公祠等古迹。该岭上两两相望,相影生辉,景色宜人,是历来的旅游胜地,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1)关春万古金城 关春金城山(含光秃岭、脚盘寨、大寨岭、狮子岭)、六子峰、铁罗岭、峦山(万佛岩)一带红石地区,因境内有古寨题名“万古金城”故统称为金城山。金城上海自驾车路线查询山山岭崇峻,群峰耸峙,赤壁丹崖,岩洞奇特,自然景观可与金鸡岭、丹霞山相媲美,被乐昌市列为名胜古迹。 (2)韩泷祠 位于梅花镇7公里处,始建于汉,原称将军庙。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入粤时,经过这里,所以称将军庙。汉灵帝初年,桂阳太守周昕开凿九泷十八滩水路时,乡民为了纪念他,改为周府君庙(俗称老爷庙)。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路过此地,见滔滔武水,便题诗一首:“不觉离家已五年,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所昏昏水拍天。”后人因此把它改为韩泷祠,1981年乡民集资重修,现为乐昌市级文物保护。 (3)梅花红七军烈士纪念碑 1931年2月1日,红七军在邓小平、李谦军长的带领下经辽水三和墟进入梅花蓟县滑雪场村,军指挥部设在莲花坛古庙。但不久即遭到的围攻,激战中,死伤敌人千余名,红七军亦伤亡700多人,李谦军长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梅花人民政府于1959年10月建立此碑。 2009年3月,在原烈士纪念碑不远处,新的红七军烈士纪念园落成,李谦军长的墓从深山之处迁到新红七军烈士纪念园。 梅花镇交通旅游 1、交通梅花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上,梅花作为“梅辽四地”的中心。历来是这一地区的人们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地方,是“梅辽四地”人口聚集地,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坪乳线的通车,京珠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高速公路乐昌段的互通立交设在梅花,现实的交通优势日益显突。陆路距京广动脉线铁路(坪石火车站)仅14公里,梅花镇距韶关市区95公里,距湖南省宜章县城40公里,是广东北大门的必十堰市旅游经之路。 2、旅游梅花镇革命老区境内的旅游点众多,现有中国第二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挥著名的“梅花战役”指挥部,又有一似丹霞地貌的万佛岩、铁罗岭,此外还有九仙杯,仙人岩,韩公祠等古迹。该岭上两两相望,相影生辉,景色宜人,是历来的旅游胜地,其中较为著名的有:(1)关春万古金城关春金城山(含光秃岭、脚盘寨、大寨岭、狮子岭)、六子峰、铁罗岭、峦山(万佛岩)一带红石地区,因境内有古寨题名“万古金城”故统称为金城山。金城山山岭崇峻,群峰耸峙,赤壁丹崖,岩洞奇特,自然景观可与金鸡岭、丹霞山相媲美,被乐昌市列为名胜古迹。(2)韩泷祠位于梅花镇7公里处,始建于汉,原称将军庙。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入粤时,经过这里,所以称北京旅游线路查询将军庙。汉灵帝初年,桂阳太守周昕开凿九泷十八滩水路时,乡民为了纪念他,改为周府君庙(俗称老爷庙)。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路过此地,见滔滔武水,便题诗一首:“不觉离家已五年,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所昏昏水拍天。”后人因此把它改为韩泷祠,1981年乡民集资重修,现为乐昌市级文物保护。 3、梅花红七军烈士纪念碑 1931年2月1日,红七军在邓小平、李谦军长的带领下经辽水三和墟进入梅花村,军指挥部设在莲花坛古庙。但不久即遭到的围攻,激战中,死伤敌人千余名,红七军亦伤亡700多人,李谦军长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烈士,梅花人民政府于1959年10月建立此碑。 4、饮食梅花镇依托坪乳公路的通车,高速公路的兴武夷山在哪建,特别是高速公路乐昌段的立通互交设在梅花的交通镇政府优势因势利导新建成一条200多米的农民街,目前,又新建成400多米,又容纳160多户个体户经营的府前高业街。大力发展了饮食服务业,形成了友谊酒店、晶华餐厅,其具特色的风味,优美高雅的饮食环境,热情优质的服务,令顾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梅花镇依托坪乳公路的通车,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高速公路乐昌段的立通互交设在梅花的交通镇政府优势因势利导新建成一条200多米的农民街,目前,又新建成400多米,又容纳160多户个体户经营的府前高业街。大力发展了饮食服务业,形成了友谊酒店、晶华餐厅,其具特色的风味,优美高雅的饮食环境,热情优质的服务,令顾客流连双辽市旅游景点忘返,回味无穷。 ◎ 经济状况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农业总产值10500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8元。 2008年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工业总产值6919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农村人均纯收入3475元,比上年增长6%,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和谐、文明、安康的新梅花、争当粤北经济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交通状况梅花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在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上,梅花作为“梅辽四地”的中心。历来是这一地区的人们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地方,是“梅辽四地”人口聚集地,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坪乳线的通车,京珠高速公路的兴建,特别是高速公路乐昌段的互通立交设在梅花,现实的交通优势日益显突。陆路距京广动脉线铁路(坪石火车站)仅14公里,梅花镇距韶关市区95公里,距湖南省宜章县城40公里,是广东北大门的必经之路。 ◎ 社会建设梅花镇是广东省268个中心镇之一,该镇在商贸、饮食服务、人员流动、经济交往、城镇建设等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全镇基本形成商贸、饮食、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一体化的格局。公安、工商、税务、财政、银行、交通、供电、邮电等职能部门均在镇内设有分支机构,镇内有设施完备的中小学、教办、幼儿园、卫生院和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省京珠高速公路,坪乳公路贯穿全境,并实现了村通公路、基本村村通电话、通电、通水、通车、通路、通卫星电视,实现通讯网络化,交通运输、商贸、保险、金融电信服务行业较为齐全。 ◎ 农业发展该镇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着重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和烟叶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到以辣椒为主的季节性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并且大力发展我镇辣椒等特色产品和加工制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2008年全镇种植辣椒面积达6000多亩,亩产值达3000多元,全镇单辣椒种植收入达1800多万元;同时,认真做好“山”字文章,实行山地综合开发,积极推进西瓜、奈李、蜜柑、水蜜桃等优质水果的发展。目前,大坪、马糍湖、关春、大富、三和等村委会的连片开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全镇农产品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面,为全镇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后劲。 ◎ 发展规划2009年该镇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乐昌北部经济强镇,争当全市乡镇经济发展排头兵,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民营经济”三大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展自身优势,培育发展后劲,促使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此全面构建和谐梅花。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中心镇建设 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我镇“中心镇”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开展梅花科学发展新局面。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乐梅公路即将开通的有利条件,加快中心镇建设,拉大城镇框架,完善“软、硬”设施,以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全面实施乡村公路硬化工作,实现“六通”(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邮、通客车)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努力实现城乡自来水供应。 2、制定各项优惠措施,营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加快工业进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形成产业规模。 3、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农业结构。主要抓好黄烟生产, 2009年实现市下达的黄烟种植面积3000亩任务。抓好梅花猪养殖,打造“梅花猪”品牌;抓好梅花子姜辣椒发展,进一步搞好梅花子姜辣椒深加工,扩大子姜辣椒的种植面积,力争到2010年全镇种植生姜4000亩,辣椒1万亩。 4、好“山”字文章,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搞山地综合开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 二、以重视改善民生良好势态,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必须看到,经济社会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改善民生工作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地做好工作。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条件的事情做起,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1、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在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上实现突破。根据梅花的实际情况,一是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如沼气池建设的生态建设工程,并紧紧抓住乐昌市被国家定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的契机,从试点涉及的农、林、水、国土、环保出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加强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更多的农民兄弟到城镇创业,到二、三产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巩固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综合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民异地就业、异地发展,达到自主创业。 2、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实施镇、村卫生院、站的改造、文体场所建设,少生快高等工程,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多项政策,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完善好梅花敬老院等问题,同时,加快村级卫生站和文体活动场新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良好局面。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镇、村面貌新变化上实现突破。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切实搞好镇、村规划。一是2009年全面启动乡村公路硬化工程,部分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化。二是发挥公共财政的带动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使镇、村软硬环境设施明显改善,全镇实现“六通”(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通客车);三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解决饮用水困难村食水问题,使大部分自然村食水达到国家饮用卫生标准。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树立乡风民俗新风上实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杜绝土葬陋习,形成体现本地实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乡风民俗,实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通过开展“和谐梅花”,“平安梅花”和“文明梅花”建设活动,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5、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村党支部建设,同时又要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一是继续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学习工作,使他们成为“党性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二是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导班子;三是通过采取领导进村蹲点,干部进村挂职等办法,充实基层组织力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党务公开,改善公开和村民自治,形成推进农村建设的合力。五是加强完善党员教育远程管理。 ◎ 领导班子邓金林(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黎海华(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贸工作。 付仙宝(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分管党群工作。 杨福达(党委委员):分管企业、黄烟工作。 丘天东(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日常工作,兼管后勤、物业工作。 肖文明(副镇长):分管城建、国土、环保、交通、公路、城监工作。 陈昌泉(副镇长):分管计生、林业工作。 王小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分管武装、劳务、工会工作。 王重华(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组织、人事、干部、教育、卫生工作。 廖根荣(党委委员):分管宣传、文化工作。 刘以香(党委委员):分管民政、合作医疗、青年、妇女工作。 吕锦东(党委委员):分管农业、科技、畜牧、扶贫、经管、水利工作。 雷春红(党委委员):分管党政办、安全生产工作。 5 河北藁城市梅花镇◎ 乡镇概况梅花镇位于藁城南部,南与赵县接壤,西南与栾城县搭界,东连常安镇和贾市庄镇,北接廉州镇和兴安镇,西与南营镇为邻。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藁(城)赵(县)公路从镇区通过,交通方便,集市贸易繁荣,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藁城市最大的粮食主产区。2001年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耕地9.18万亩,总人口5.76万人。 ◎ 地理交通梅花镇位于藁城南部,南与赵县接壤,西南与栾城县搭界,东连常安镇和贾市庄镇,北接廉州镇和兴安镇,西与南营镇为邻。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藁(城)赵(县)公路从镇区通过,交通方便 乡镇经济 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11.39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2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98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8.77亿元,粮食总产6.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48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8.52亿元,粮食总产6.1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23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0.13亿元,粮食总产5.77万吨,平均亩产510公斤,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2元。 集市贸易繁荣,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藁城市最大的粮食主产区。2001年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耕地9.18万亩,总人口5.76万人。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11.39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2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98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8.77亿元,粮食总产6.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48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8.52亿元,粮食总产6.1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23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0.13亿元,粮食总产5.77万吨,平均亩产510公斤,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2元。 ◎ 历史文化重建后的梅花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区正南20千米,藁城、赵县、栾城三县(市)交界处的梅花镇,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交通非常便利,往北经藁(城)梅(花)路直通307国道、藁城市区、石德铁路、石黄高速、石家庄机场;往南直达赵县县城、赵州石桥;往西过石家庄炼油厂,直达石家庄市。 基地由三部分组成:北院、南院和辘轳把水坑。占地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北院、南院相对,以水泥路相隔。坐北朝南的惨案纪念馆位于北院的正中央,面积576平方米,为一正方形建筑。馆中间高出6米的半球形体,寓意“神州陆沉”。展览馆前门正上方镶刻着吕正操同志题写的“梅花惨案纪念馆”馆名。北院大门为两个大写的“九”字,示意惨案发生的农历时间九月初九。 南院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米,西为血井,东为“三十六口坟”。 展厅分为中央浮雕和四部分的环绕展览。参观线路流畅,易进、易看、易出。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2.35米的妇女,怀抱被日军杀害的孩子,满脸怒气,满腔仇恨控诉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铜雕,身后为长7.02米,高2.65米的两组巨石浮雕:一组为被残害的妇女儿童群;一组为遭杀害,并与日寇搏斗的青壮年群。浮雕背面为惨案中遇难同胞名单,下方棺材中装殓着死难同胞的根根白骨,是日军侵华暴行的铁证。 ◎ 屯头宫灯藁城宫灯是藁城地方特产之一;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因进贡宫廷故名“宫灯”。藁城宫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屯头宫灯”为代表,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后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模式。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藁城宫灯还曾悬挂于天安门和2008北京奥运会,2009年11月25日又被授权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等荣誉。 藁城宫灯为藁城特产,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在河北藁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宝灯高挂,宫灯遍及全城,同时又有游园赏灯猜谜活动,半月不息。 据传,明代藁城县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州府县署、豪门富户多有悬挂。及至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目见其灯,喜其工艺精湛,遂命侍从精选数盏,悬挂宫廷,宫灯此得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