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毛在砂
释义

男,1943年7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0年高中毕业于成都四中(石室中学)。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1978-1981年在中科院化工冶金所攻读硕士(导师陈家镛、杨守志), 1982-1988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Houston化工系攻读博士(导师AE Dukler)。1989年1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4年12月起任研究员,1995年5月起任博士生导师。1990-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兼职教授,讲授“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数学模型及方法”课,出版了教材《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化工数学模型方法》。2000年起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1999年起任《过程工程学报》副主编。

1968-1978年在广西柳城磷肥厂任工艺技术员。198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所)从事化学工程的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工程、多相流体力学和传递现象。研究涉及滴流床反应器、环流反应器、搅拌槽反应器、气液两相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单颗粒(包括气泡、液滴)和颗粒群的运动和传质、多相反应器的数学模型等。注意将多相流体力学、传递原理、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热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问题,以推动化学工程研究向定量和机理模型的方向发展。参加和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项目,1997-2000负责重大基金子课题“络合催化a-烯烃氢甲酰化的反应工程研究”,2004-2008负责重大基金项目的“多相化工体系中Marangoni效应的机理、模拟及调控”课题,还参加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课题的研究。已指导23名博士和4名硕士毕业授予学位。

在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化工学报、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及其它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和申请10项多相反应器的专利,专著9章,论文被国外同行引用百余次。1992年获AIChE南得克萨斯分会的最优基础论文奖,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滴流床反应器的性能和优化模拟研究,排名1),2003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5),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1),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3),1998、2001年中国科学院华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3年首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