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南族肥套 |
释义 | "还愿舞",毛南语称"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主要特点毛南族肥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主要表现 形式有傩歌、傩舞、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舞蹈活动均用一班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舞蹈。这些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以后的子孙兴旺发达。其过程由主唱师公念咒语、唱神书。念唱到哪个神,哪个神就出来舞,都按一定的程序表演。 表演由一帮专业的神职人员主持,整体结构是由十五个舞蹈组成,内容非常丰富,他们表演登梯、超度、架桥、拣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很少有剧烈粗犷的跳蹦。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男性神多身穿龙袍、蟒袍,袍上绣着各种鲜艳声调的图形,并配上闪光片。女性神则上衫下裤,不穿裙,与民间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 传承价值毛南族肥套的形成、发展、演变对认识毛南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傩文化以歌、舞、乐、戏等多种形式表现,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与嬗变的印记。 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毛南族肥套处于濒危状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使其发挥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传人在居住着全国70%毛南族人口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两位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老人。说平凡,是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两位老人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傩戏和花竹帽目前唯一的传人,近年来他们30多次在央视、凤凰卫视以及欧美电视台上亮相。 谭信慈谭信慈:火堆里救出毛南傩戏 毛南傩戏(又称“木面舞”,毛南语称为“肥套”)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征,曾经濒临灭绝,如今又重放异彩。它能“死里逃生”与一个人分不开,那就是谭信慈。“肥套”是毛南人传统的祭祀仪式,集唱、跳为一体,动作粗犷,旋律优美,被称为“傩戏活化石”。 文化大革命期间,“肥套”曾被当作封建迷信打入另册。红卫兵们把师公抓起来斗,将他们的书籍和道具集中在一起焚烧。当时只有20多岁的谭信慈出于好奇,夜里悄悄从残火堆里捡出了几本书,这些书有的记录着 唱词,有的画着唱戏所用面具——木面的图样。谭信慈提心吊胆地将这些书藏在箱子底下,这一藏就是十多年。1984年,谭信慈在搬家时重新又看到这些书,酷爱民间文化的他突然涌起一阵激情:为什么不重整毛南傩戏?谭信慈找来一些老师公对唱书进行回忆补充并抄录下来。要表演傩戏,最重要的是要雕刻出木面。木面工艺十分复杂,上世纪80年代,会雕刻木面的毛南艺人都已作古,木面制作技术没有传人。尽管当时已经44岁,但谭信慈本着对毛南傩戏的痴情,开始学习木面雕刻。没有样板,他就根据书上的图像结合自己的想像,勾勒出模型,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攻下难关。 如今谭信慈的雕刻技术已是炉火纯青,刻出来的木面栩栩如生,他也是目前唯一全面掌握毛南傩戏木面雕刻技术的人。有了书和面具,谭信慈找来爱好民间艺术的青年,组建傩戏班子,平时自练自演,农闲时间到农家演出,非常受群众欢迎。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掀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许多文化人的努力下,谭信慈的傩戏班子得到了认可和发展。 如今,在下南乡傩戏班子已增加到五个,傩戏成为毛南山乡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95至2003年,毛南傩戏班子两渡日韩、四下东南亚演出,我国中央电视台以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家电视台也慕名来到环江,邀请谭信慈的傩戏班子进行演出,并拍成专题片。2002年,以毛南傩戏“柳浪哩”为基调改编的毛南民歌在南宁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亮相,专家们惊诧:毛南族有这么好听的歌。同年,该县自编的《傩舞》在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奖。现在,毛南傩戏已被列入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顺美谭顺美:花竹帽的唯一传人 花竹帽是古代毛南青年的传情之物,是毛南族的“族宝”和象征, 由它衍生出的花竹帽歌、花竹帽舞、花竹帽故事形成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文化精髓。而现在在环江,会编花竹帽的仅有一位76岁的老人,他就是该县下南乡古周村的谭顺美。上世纪80年代,环江文化人想方设法“搜索”会编花竹帽的人,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南乡政府一位干部到古周村下队,看到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人编制的箩筐非常精细,不禁赞叹几句,谁知老人说:“这算什么,我以前编织花竹帽那才好看呢。”说者无意,听者兴奋至极:这不就是十几年来许多人要找的会编花竹帽的人吗? 解放以前,环江有许多以编花竹帽为业的工匠,仅谭顺美所在的古周村就有30多位,由于经常看他们编帽,耳濡目染,谭顺美也学会了这一手艺。然而,在解放后的“大锅饭”、“大集体”年代里,人人为争工分、求温饱而忙碌;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又以穿喇叭裤、戴手表为时髦,花竹帽成了“老土”,因此,几十年间,环江再没有人编花竹帽。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该县原来以编花竹帽为业的老艺人渐渐都离开了人世。住在大石山里的谭顺美不知道,自己怀揣的编帽技术已成了“绝技”。 花竹帽是用薄如纸的竹片和细如发的竹丝编制成的,而且破竹时不能用刀,要用手连折带拖,工艺十分复杂。政府找到谭顺美时,久未编织的他一下子也记不起来该如何编了。于是他一边回忆,一边慢慢实践,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才把以前的手艺想起来。如今谭顺美的手艺已经非常熟练了,编起帽来如行云流水,编出来的帽子手工细腻、图案美观,可与壮锦媲美,让人爱不释手。 为了保护这门民族工艺,1998年,在县里几个部门大力支持下,谭顺美招收了第一批徒弟,谁知由于工艺太复杂,加上编帽不赚钱,编一顶帽要花一个星期但仅卖60多元,所以学员没有积极性,开始有10多人学,坚持到最后只有一个,而且也只学了个“半桶水”。但谭顺美并不气馁,2004年底,在县民族局和下南乡政府的支持下,再次从农村召集12位擅长编织的女青年,对她们进行长时间的免费培训,目前有两位徒弟虽然还不能完全独立编帽,但已掌握了初步的技能。 心愿心愿:有更多年轻人来接班 这两位 老人都有一个强烈愿望:希望有后生能学到他们的技术,不让它们失传。是啊,毛南族文化精华虽然被“救活”了,但是后继无人,一旦老人离开人世,它还将会再次丢失。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为保护毛南族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采取强有力措施。在目前花竹帽和木面雕刻技术还没有人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文化部门请两位老人现场操作,把其工艺流程拍摄成集图、文、音像为一体的资料永久保存。2005年,该县宣传部、文化部门联合起来,把各个傩戏班子集中起来演出,也拍成影像资料。同时,该县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木面舞和以傩戏为主调的民歌进入校园,使更多的毛南族孩子从小接触、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艺术传播毛南族“肥套”傩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历经无数个历史朝代顽强的存活下来,发展和演变,反映着毛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傩俗歌、舞、乐、戏多种娱乐形式,透射出毛南族文化艺术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嬗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肥套”傩俗传播,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毛南族“肥套”傩俗的传播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成为傩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毛南族“肥套”仪式中的许多符号按照一定方式组成,这就是符号的编码过程,然后通过接受者的解码过程,完成仪式的传播活动。 首先分析毛南族“肥套”傩俗的传播活动,包括其构成要素、传播方式、特点等等。其次分阶段论述“肥套”演变中的传播表现。主要是分为3个阶段: 1.1949年前,形成发展巅峰阶段; 2.1949年—1980年,由盛而衰阶段; 3.1980年至今,劫后重生复原阶段。 再次,分析传播在“肥套”傩俗变迁中的作用。最后总论民俗与传播的关系。传播在改变民俗文化生存环境同时,又是促进民俗变革的弹性机制,而媒介的运用也拓宽民俗活动的传播对象。民俗利用传播扩展民俗文化新空间,丰富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创新民俗文化,加入时代因素。 毛南族肥套花竹帽“复活”在居住着全国70%毛南族人口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两位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老人。说平凡,是因为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两位老人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傩戏和花竹帽目前唯一的传人,近年来他们30多次在央视、凤凰卫视以及欧美电视台上亮相。 谭信慈:火堆里救出毛南傩戏毛南傩戏(又称“木面舞”,毛南语称为“肥套”)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征,曾经濒临灭绝,如今又重放异彩。它能“死里逃生”与一个人分不开,那就是谭信慈。 “肥套”是毛南人传统的祭祀仪式,集唱、跳为一体,动作粗犷,旋律优美,被称为“傩戏活化石”。 文化大革命期间,“肥套”曾被当作封建迷信打入另册。红卫兵们把师公抓起来斗,将他们的书籍和道具集中在一起焚烧。当时只有20多岁的谭信慈出于好奇,夜里悄悄从残火堆里捡出了几本书,这些书有的记录着唱词,有的画着唱戏所用面具——木面的图样。谭信慈提心吊胆地将这些书藏在箱子底下,这一藏就是十多年。1984年,谭信慈在搬家时重新又看到这些书,酷爱民间文化的他突然涌起一阵激情:为什么不重整毛南傩戏? 谭信慈找来一些老师公对唱书进行回忆补充并抄录下来。要表演傩戏,最重要的是要雕刻出木面。木面工艺十分复杂,上世纪80年代,会雕刻木面的毛南艺人都已作古,木面制作技术没有传人。尽管当时已经44岁,但谭信慈本着对毛南傩戏的痴情,开始学习木面雕刻。没有样板,他就根据书上的图像结合自己的想像,勾勒出模型,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攻下难关。 如今谭信慈的雕刻技术已是炉火纯青,刻出来的木面栩栩如生,他也是目前唯一全面掌握毛南傩戏木面雕刻技术的人。有了书和面具,谭信慈找来爱好民间艺术的青年,组建傩戏班子,平时自练自演,农闲时间到农家演出,非常受群众欢迎。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掀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许多文化人的努力下,谭信慈的傩戏班子得到了认可和发展。 如今,在下南乡傩戏班子已增加到五个,傩戏成为毛南山乡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95至2003年,毛南傩戏班子两渡日韩、四下东南亚演出,我国中央电视台以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家电视台也慕名来到环江,邀请谭信慈的傩戏班子进行演出,并拍成专题片。2002年,以毛南傩戏“柳浪哩”为基调改编的毛南民歌在南宁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亮相,专家们惊诧:毛南族有这么好听的歌。同年,该县自编的《傩舞》在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奖。现在,毛南傩戏已被列入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顺美:花竹帽的唯一传人花竹帽是古代毛南青年的传情之物,是毛南族的“族宝”和象征,由它衍生出的花竹帽歌、花竹帽舞、花竹帽故事形成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文化精髓。而现在在环江,会编花竹帽的仅有一位76岁的老人,他就是该县下南乡古周村的谭顺美。 上世纪80年代,环江文化人想方设法“搜索”会编花竹帽的人,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南乡政府一位干部到古周村下队,看到一位年约六旬的老人编制的箩筐非常精细,不禁赞叹几句,谁知老人说:“这算什么,我以前编织花竹帽那才好看呢。”说者无意,听者兴奋至极:这不就是十几年来许多人要找的会编花竹帽的人吗? 解放以前,环江有许多以编花竹帽为业的工匠,仅谭顺美所在的古周村就有30多位,由于经常看他们编帽,耳濡目染,谭顺美也学会了这一手艺。然而,在解放后的“大锅饭”、“大集体”年代里,人人为争工分、求温饱而忙碌;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又以穿喇叭裤、戴手表为时髦,花竹帽成了“老土”,因此,几十年间,环江再没有人编花竹帽。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该县原来以编花竹帽为业的老艺人渐渐都离开了人世。住在大石山里的谭顺美不知道,自己怀揣的编帽技术已成了“绝技”。 花竹帽是用薄如纸的竹片和细如发的竹丝编制成的,而且破竹时不能用刀,要用手连折带拖,工艺十分复杂。政府找到谭顺美时,久未编织的他一下子也记不起来该如何编了。于是他一边回忆,一边慢慢实践,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才把以前的手艺想起来。如今谭顺美的手艺已经非常熟练了,编起帽来如行云流水,编出来的帽子手工细腻、图案美观,可与壮锦媲美,让人爱不释手。 为了保护这门民族工艺,1998年,在县里几个部门大力支持下,谭顺美招收了第一批徒弟,谁知由于工艺太复杂,加上编帽不赚钱,编一顶帽要花一个星期但仅卖60多元,所以学员没有积极性,开始有10多人学,坚持到最后只有一个,而且也只学了个“半桶水”。但谭顺美并不气馁,2004年底,在县民族局和下南乡政府的支持下,再次从农村召集12位擅长编织的女青年,对她们进行长时间的免费培训,目前有两位徒弟虽然还不能完全独立编帽,但已掌握了初步的技能。 心愿:有更多年轻人来接班这两位老人都有一个强烈愿望:希望有后生能学到他们的技术,不让它们失传。是啊,毛南族文化精华虽然被“救活”了,但是后继无人,一旦老人离开人世,它还将会再次丢失。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为保护毛南族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采取强有力措施。在目前花竹帽和木面雕刻技术还没有人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文化部门请两位老人现场操作,把其工艺流程拍摄成集图、文、音像为一体的资料永久保存。2005年,该县宣传部、文化部门联合起来,把各个傩戏班子集中起来演出,也拍成影像资料。同时,该县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木面舞和以傩戏为主调的民歌进入校园,使更多的毛南族孩子从小接触、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