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刚强 |
释义 | 毛刚强,贵州人,出生于1970年,成长于黔北山村,本科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后来学习过农业经济及农业推广,但都无学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毕业,法学博士。 90年代中期曾在深圳工作过,遭遇过类似孙志刚事件,工厂一线工人的生活也让人震动,由此开始关注中国的社会公正问题及赋权工作。98年返贵州后在大学任教并开始进行乡村和城市外来重体力劳动者调查,作过教育志愿者。2002年加入香港乐施会,负责灾害管理、环境与贫困等方面的工作,2005年推动成立贵州民间乡村治理与建设行动研究团队和贵州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并担任行动顾问,为两个团队提供方法论及行动能力建设的支持。从90年代末期开始致力于人的“证据”分析,对社会发展的“裹胁”状态进行了深入考察,由此初步形成了“社会裹胁”、“赋权与突围”、“人的对象化存在”等理论框架,并初步建立“泥石流模型”对之作相关解释,着重考察权力与治理机制在其中的作用,并因此形成了以社会幸福为目标的行动研究框架,着力于推动社会发展伦理的建设。现任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法人代表,常务副理事长(2008年注册成立),贵州乡村善治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成立),担任多家民间公益组织的理事及顾问。 作为贵州民间公益领域的推动者,从2000年开始推动志愿者服务关注乡村教育;从2003年开始在贵州率先推动职业化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曾参与、支持组建贵州高地发展研究所(2003年成立,已注销,分化成多家草根组织),贵州和立社会发展研究所(2007年成立);曾领导、支持组建贵州发展论坛(贵州草根组织协作成长支持平台,2004),贵州乡村善治研究中心(2005),贵阳天行教育发展中心(2005,已注销),友邻社区建设支持中心(2008),乐耕园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心(2010),秀廓传统文化与手工艺品发展中心(2009),和仁乡村发展研究所(2008)、汇能减灾支持中心(2008)等。在过去数年,毛刚强一直致力于拓展贵州民间公益组织的行动边界、丰富贵州民间公益组织的工作领域、建立公益组织的本土行动理论、将各种发展工具与方法进行本土化改造,研究成果成为一些本土公益组织的理论及方法论来源。 针对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毛刚强提出了公益组织本土成长理论,包括:1)国情意识;2)本土社会参与;3)资源本土化;4)地方性表达;5)行动理论本土化。在对公民社会的理论及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后,毛刚强提出了“社会行动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化、网络化建设”等社会建设途径,以回应公民社会理论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将之应用于公共利益推动的行动研究和实践中。 在对国外发展理论及参与式在中国的行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毛刚强开始将行动研究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开始了“发展行动研究”探索,并从“权力结构重建”、“关系重建”、发展工作者的角色反思入手,开始“发展行动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探索。最终反映于其农村工作的目标从“模式探索”转向“生成机制”探索。 从2004年开始,毛刚强开始从治理途径开展乡村建设的行动,行动研究目标直接指向村庄合作,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工具与方法,提出了“村庄组织化”、“非货币增收”、“乡村社区福利”等一系列概念及行动推进路径,作为NGO参与乡村治理的进路,后来也作为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的农村工作策略与目标。同时,也开发了“参与动力”与“参与机制”分析、“村庄权力结构分析”、“参与式能力与限制分析”等分析与评估工具。这些工具与方法也作为毛刚强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方法创新的内容。 从2008年开始,毛刚强以“交往机会供给,公共生活重建”为主要方法和路径开始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将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转化、以影像、社区记忆等方式支持“人民艺术”等公益行动开展组织化、网络化社会建设,并支持相关公益团队的成长。 在公众参与公共利益建设的管道构建、社区合作(社区团结)、社会共识与自组织建设等领域,毛刚强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作为其推动公共利益的主要行动依据。 毛刚强的行动研究还包括:社会控制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及民间外交能力发展与国家软实力建设、流动农民与中国社会结构脆弱性、公共安全建设与公众参与等领域。 来自NGOCN的公益百科: 毛刚强是推动贵州NGO发展的一个主要人物,也是发展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要践行者之一。 迄今为止,基本上所有的贵州职业化NGO,都与毛刚强有过直接或者简接的关系。少数几家得到注册的NGO,毛刚强都曾有过直接参与。这些注册过的NGO,因为各种原因,,部分分化为不同的团队,构成了贵州职业化NGO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相当一些志愿者组织,也得到他的工作的支持。近十年来,他领导或者是参与成立的各种类型的机构有20多家,在扶贫、环境保护、可持续生活、社区建设、灾害管理、教育、NGO发展、文化艺术、治理、公平贸易、社会企业、社会服务、社会政策研究等不同领域开展工作。 在公益的每一个领域,他都是具体的实践者,同时也是相关领域的推动者。他为职业化、专业化NGO提供工具和方法、理论指导;也推动公共利益的公众参与,在陪伴志愿者组织成长的过程中探求公众参与公益的路径与管道。 到目前为止,他是最早推动NGO孵化器和地方性合作及成长支持平台的人之一(贵州发展论坛,2005年开始),是“认同体系建构”的社会行动主体性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拓者,是“治理视角”的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创者,也是社区为本的中国灾害管理工作的先行者之一,是“村庄组织化”+“网络化建设”的农民组织化建设实践开创者与理论建构者,也是“交往机会供给”+“公共性建设”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主要开创者,是“和解”社会行动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较早的社会企业理论与实践推进者之一(2005)。 在十年的公共利益推进经历中,毛刚强的民族主义倾向、强烈的市场批判的视角、中左的立场、中国NGO的独立成长(特别是身为NGO领域的人士反对NGO同质化生长、对公民社会理论的批判)的坚持、“强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是公益”的观点,及在NGO治理过程中对有为和无为的判断等,致使他成为争议人物。或许这也正是毛刚强理解的NGO的多元成长,反对被标签化、同质化所要的结果。 现为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法人代表、常务副理事长,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