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慢性病食疗妙方 |
释义 | 《慢性病食疗妙方》从营养学、养生学、食疗学等多学科角度,阐述慢性病家庭饮食保健知识,选择的食疗方侧重于慢性病的家庭康复治疗与调养需要。 图书信息书 名: 慢性病食疗妙方 作 者:欧广升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ISBN: 9787535758675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所属分类】:图书> 运动/健康/减肥> 养生> 【总 页 数】:438 【语 种】:汉 【装 帧】:平装 【适合年龄群】: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关键字】:慢性病//食物疗法 【首印年月】:2009-09 【本版年月】:2009-09 【本次出版年月】:2009-09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内容简介本书希望对慢性病病人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书中的食疗验方大部分是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也有一部分是从古今医籍和文献搜集而来。书中的验方经过作者筛选,临床反复验证,并根据慢性病家庭养护特点,进行了适当的加减变化。编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验方,向读者进行介绍,为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提供了最佳饮食方案。 编辑推荐《慢性病食疗妙方》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一、慢性病应用食疗的优势与前景 二、慢性病应用食疗的基本知识 1.中医食疗的作用机制 2.慢性病的饮食分类 3.慢性病应用食疗的注意事项 三、慢性病常用中医食疗方法 1.药粥疗法 2.药饭疗法 3.药酒疗法 4.药膳疗法 5.药茶疗法 6.药糖疗法 四、常见慢性病食疗验方 1.内科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结核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高脂血症 病毒性心肌炎 慢性心力衰竭 动脉硬化症 低血压 白细胞减少症 贫血 脑卒中(中风)后遗症 癫痫 失眠 血管神经性头痛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风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下垂 慢性肠炎 便秘 肠功能紊乱 慢性痢疾1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 髓肪肝 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泌尿系结石 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老年性痴呆 2.外、伤科病症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骨质疏松症 增生性腰椎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慢性腰肌劳损 足跟痛 骨折久不愈合 骨结核 痔疮 3.皮肤科病症 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 湿疹 白癜风 神经性皮炎 银屑病 带状疱疹 痤疮 斑秃 4.男科病症 阳痿 遗精 早泄 精液异常症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症 5.妇科病症 痛经 闭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白带异常 妊娠水肿 妊娠呕吐 先兆流产 产后乳汁不足 不孕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 6.儿科病症 小儿百日咳 小儿厌食症 小儿夜啼症 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遗尿症 小儿多动症 7.服、耳、鼻、咽、喉、口腔科病症 内耳眩晕症 耳鸣与耳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鼻炎 慢性咽炎 复发性口腔溃疡 牙痛 视力减退 青光眼 老年性白内障 8.肿瘤科病症 甲状腺瘤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乳腺癌 原发性肺癌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大肠癌 宫颈癌 五、亚健康食疗验方 疲劳 抵抗力低 性功能减退 情绪忧郁 肥胖症 脱发 青少年白发 面部色斑 参考文献 序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就好比一部机器,没有能源供应,再好的机器也不会正常转动。合理的饮食不但可以为病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营养,而且还能直接修复人体已损坏了的组织器官,促进疾病早日康复。而不正确的饮食不仅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使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慢性病病人在家进行科学的饮食调理尤其显得格外重要。 人们常说治病“三分治,七分养”。这“七分养”中,很大成分是饮食调养。事实上,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不仅认识到“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而且还认识到饮食是抵抗疾病、保障健康的基本条件。食疗治病,已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让饮食成为疾病康复的帮手,而不要成为生命的杀手,但愿本书对您有所帮助。 本书从营养学、养生学、食疗学等多学科角度,阐述慢性病家庭饮食保健知识,选择的食疗方侧重于慢性病的家庭康复治疗与调养需要,希望对慢性病病人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书中的食疗验方大部分是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也有一部分是从古今医籍和文献搜集而来。书中的验方经过作者筛选,临床反复验证,并根据慢性病家庭养护特点,进行了适当的加减变化。编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验方,向读者进行介绍,为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提供了最佳饮食方案。 文摘食疗,就是用食物来防治疾病,这在我国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疾医、疡医、兽医和食医之分。西周时期,就萌生了许多食疗思想,如《周礼·天官》中就明确提出了食疗的“无病可调,已病可治”:“饮纳贵节,调益因时”等观点。从历史上看,中医食疗被广泛地用于各种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和防病延年养生,也正是由于重视慢性病的饮食疗养,从而构成了中医的内伤杂病独特的预防康复体系。 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黄帝内经》,就有不少饮食不当可致疾病的记载,并明确指出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用食物有50多种。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有不少食疗的记载,如服桂枝汤后喝热粥以助药力,用茶治疗下痢等。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提到:“食能祛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有不少食疗治病的验方,首次指出“药茶”疗法,列有药茶处方10余种。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各地多种食疗方法,明代的《普济方》还专列“食治门”专论食疗。李日寸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收录了不少食疗验方。明清两代宫廷十分重视饮食防病治病的作用,创制了不少食疗名方。近代中医食疗得到大力挖掘和发展,药膳、药酒、药茶等食疗方法正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家。 众所周知,慢性病的病程较长,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有相当多的慢性病病人,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而西医的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大,较长时间服药对人体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又是产生许多新的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日常饮食中去寻找治病良方便显得格外重要。中医食疗选择药食两用的食物,或将特定中药材与食物搭配做成药膳,用来防治疾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