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慢品牌
释义

“慢品牌”的含义

慢品牌是著名品牌专家谢付亮先生提出的品牌概念,意指品牌塑造不能盲目学习快速成长的品牌,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必须结合自己客观实际情况和各种环境情况,选择适当的速度,“慢慢地”将品牌逐步做大做强。

“慢品牌”的背景分析

速度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欲速则不达。凡事适可而止,找到合适的策略,提高效率和效益才是最关键的。十分可惜,品牌塑造也呈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大量企业都渴望自己的品牌能够速成。

当然,希望品牌速成的愿望本身没有错,就像做企业的都想做成百年老店,但是谁都知道做百年老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也绝非谁都有这个能力和机会。相反,如果一心只是放在成为百年老店这个目标上,企业反而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不可自拔,甚至无可救药。

正如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开始吃“快餐”,但是现在有很多养生专家站出来说话了,要把“快餐”变为“慢餐”才合理,因为长时间吃快餐胃就会受影响,而且会严重损害健康,最终则是得不偿失。早在1986年,意大利人就开始推动“慢食运动”,现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让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凡事总有个“理”,凡事也总有个“度”,我们总要遵循事物内在的运行规律。我们不能依凭自己的感觉去追求,不能老想着“速度”,我们心存几分“敬畏”,到头来受益的终究是自己。

许多企业做品牌就希望一夜速成,就像明星走红一样。一夜速成不是没可能,一夜走红也不是没先例,只是背后的平台、积淀和代价,我们必须看见。

看不到背后的平台、积淀以及付出的高额代价,我们就会陷入误区。打个比方来说,刘翔跨栏近乎是一战成名天下知,但是其本人的天资和辛勤付出、奥运的平台、亚洲田径的背景以及商业的运作等等,忽略了这些关键因素,我们就不能真正了解真实的成名“过程”。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速度会让人丧失理智,失去自我,甚至读不懂自己。但必须指出,每个人对于速度的驾驭能力不同。例如,有人开车的速度很快,也能长时间平平安安,换一个人用一样的速度,却极有可能事故频发。道理很简单,每个人对于速度的驾驭能力不一样。

做品牌也一样,蒙牛能够跑出“火箭的速度”,固然值得羡慕和尊重,但并不值得我们照搬照抄,最多只能借鉴其经营企业的部分思维方式。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拿蒙牛出来说事,动不动就要像蒙牛看齐。

我们需要典范和楷模,但是我们不需要“神”来顶礼膜拜。我们更需要的是全方位审视自己,分析自己的资源和经验,梳理自己的综合优势,然后一步步地塑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不要把“速度”当作目的,也不要把“速度”当作宪法,我们可以在遵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出奇制胜,在不伤筋动骨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速度,更加高效率地塑造品牌。例如,远卓品牌策划公司策划的“珠钻之争”、“炸钢构”、“吃家具”等极具震撼力的新闻事件,都大大提高了当事品牌的传播速度,并快速提高了他们的美誉度。但是作为当事品牌,其依旧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否则必受其累。

在事件营销方面,我们还应该向蒙牛和奥克斯等品牌学习,二者的运作风格差异较大,但都值得吸收其精华以提高品牌塑造的速度。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把速度当作目的,这一点切记切记,否则必然是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我们在拥有“慢品牌”的心态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切分市场、构建新品类来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让消费者比较容易的记住品牌特征并产生好感,从而加快品牌的发展速度。

快就是慢,慢成就快。竞争激烈的环境,企业需领悟其中的真理,保持“慢品牌”的心态,谨慎规划,积极创新,严格执行,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品牌。

“慢品牌”的六大要义

快就是慢,慢成就快,事物总有对立统一的一面。为了降低品牌塑造成本,提高品牌收益,更加高效地塑造品牌,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慢品牌”,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慢品牌”这一思维方式。

慢品牌是一种心态

慢品牌既是一种“胸有成竹”的心态,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胸怀,更是一种洞穿事物本质的决心和魄力。慢品牌要求我们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坚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多角度了解环境,坚持深层次挖掘优势,坚持全方位盘点资源,不急于求成,不人云亦云,更不能攀比跟风,丧失主见。

欲速则不达,心态左右成败。慢品牌不是教人做事拖拖拉拉、放弃效率,不是教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是教唆人忽忽悠悠、稀里糊涂、吊儿郎当、漫无目的地混日子。慢品牌主要强调一种心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未来的信心、镇定和沉稳。

慢品牌有利于投资

做品牌的实质是做投资。简单来说,投资无非是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投入的可以是货币、时间、土地以及其它资源,当然也可以是感情,收获的可以是感情、货币、荣耀,也可以是时间或生命等不同形式的结果。

慢品牌让我们拥有一种平和如水的心态,豁达做人,从容做事,淡然生活,从容思考,从而能够看清现状,抓住当前,辐射未来。慢品牌虽然不能确保“谋万世”,不能确保“一本万利”,但至少可以协助企业掌控事务发展的进程,至少可以保障企业进退自如,在极大程度上免去企业拼杀的劳苦忧虑以及失败的心酸愁烦。

慢品牌很重视规律

做品牌犹如造房子,一定要先做建筑规划再进行施工,而不是施工之后,发现漏洞百出,工程无法继续的时候再回头去做规划。远卓品牌机构至始至终强调,做品牌一定要遵守大规律,精心做规划,但是又要打破小规则,寻求大创意,二者务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但是,中国很多企业在品牌塑造的道路上,或出于对品牌规律的无知,或出于“节省”品牌咨询费的良苦用心,或出于思维习惯的束缚和羁绊,或出于“李鬼”式人物或机构的诱导和误导,很多企业是做了施工才在遭遇困境时意识到必须做品牌规划。慢品牌让企业在全面启动品牌塑造工作之前,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认知时间,从而能够对规律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按照规律办事,走在正确的品牌塑造之路上。

慢品牌能避免浪费

选错方向、做错定位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家具公司,其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定位错乱,必然会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造成极大的浪费:明星代言浪费、广告发布浪费、生产原料浪费、店铺浪费、导购员培训浪费等等。现实中却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每当看到这些公司铺张浪费的时候,我都会很心痛,毕竟再大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经不起这种折腾。

慢品牌在心态上对企业提出要求,将做品牌视为投资,严格按照规律办事,进而可以避免很多浪费。此外,慢品牌还会让企业老板加强对人的考察力度,增加对人的考察周期,不能被江湖术士忽悠。企业投资一般不是小数,不只是员工那点儿工资,也不只是材料那点儿费用,而是一段时间内一连串的不间断支出。老板们不能看到大大的“画饼”,就头脑发热、挥金如土。这是每一个老板都必须谨记的一句话。

此外,慢品牌因其尊重规律,准备充分,反而会加快品牌的成长速度,从而节省时间这一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被浪费的资源。例如,一些公司做品牌的时候,看起来十分着急,相关人员加班加点,拼命地向前“赶”,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成绩,等于在不折不扣的浪费时间,甚至在两三个月过去之后,也仍旧是稀里糊涂一锅粥,理不出个头绪来。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必须引起老板们的高度重视。

慢品牌成就快品牌

事务总有相对的一面。快会转化为慢,慢反而成就快,这种“质变”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我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多次强调,慢品牌能够让我们拥有良好心态,让我们尊重规律,让我们避免浪费,因此企业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一步步领先,一步步将“慢品牌”变为“快品牌”。

下面我们回顾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龟兔赛跑,可以说是“慢成就快”的经典案例。兔子向动物们炫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就睡着了。乌龟慢腾腾地却一刻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已经快到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

但是,当前的企业界充满着浮躁之风,捧着一粒芝麻当成西瓜,抱个地球仪就当拥有全宇宙,盲目扩展、盲目求大、盲目收购、盲目多元化等等数不胜数。一些专家教授们,脱离企业实际,漠视环境变迁,站着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甚至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助长这些浮躁之风。

企业老板必须认清这一点,必须及时有效地建立“慢品牌”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实际行为中严格实施,逐步降低时间、资金等综合成本,实现高效率构建强势品牌,为企业的发展赢得珍贵的时间以及机遇。

慢品牌攀登大境界

慢品牌不仅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其更能协助企业老板建立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企业老板思考生活和工作的终极意义,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很多老板一天到晚都很忙,忙工作、忙应酬,以致于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环境,从而偏离了生活的轨道,甚至偏离了人生的轨道。

不思考的人就等于是行尸走肉。汪丁丁说一个人怎样思考就怎样生活,苏格拉底强调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孔子更是每天三醒己身。人的一生不只是货币和美女,这是一句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是,很多老板不幸陷入其中,自得其乐,久久不知“悔改”。慢品牌将促进其放慢节奏,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境界。

能够活得久远的品牌,必然是能够尊重规律、不断提升境界的品牌。祝愿更多的企业能够读懂慢品牌、实践慢品牌,高效铸造自己的强势品牌,由内而外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