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曼勒村 |
释义 | 1 云南景洪市勐龙镇下辖村曼勒村隶属于云南省景洪市勐龙镇曼别村委会,属于坝区,国土面积2.5亩。截止2009年底,全村有农户126户,共有乡村人口588人,其中:农业人口588人,劳动力378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有同名村庄云南省玉溪新平县漠沙镇曼勒村。 中文名称:曼勒村 行政区类别:自然村 所属地区:云南省景洪市勐龙镇 面积:2.5亩 人口:588人(2009年)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21℃ ◎ 村情概况曼勒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镇曼别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勐龙镇东边,距离曼别村委会2公里,距离勐龙镇19公里。国土面积2.5亩,海拔612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 ◎ 自然资源到2009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58亩(其中:水田608亩,旱地150亩),人均耕地1.29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64亩;水面面积30亩,其中养殖面积30亩;其它面积1548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26户通自来水。有126户通电,有12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4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2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101辆,摩托车207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2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5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3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4.7万元,占总收入的61%;畜牧业收入13.3万元,占总收入的4.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54头,肉牛5头);渔业收入3.3万元,占总收入的1.2%;林业收入75.6万元,占总收入的28.1%;第二、三产业收入9.3万元,占总收入的3.5%;工资性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景洪市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4.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1.1%。该村计划发展橡胶特色产业。 ◎ 人口卫生到2009年底,该村有农户126户,共有乡村人口588人,其中:男性292人,女性296人。其中农业人口588人,劳动力378人。该村以傣族为主,其中:傣族586人,汉族1人,其它族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59人,参合率95%;享受低保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曼别村委会卫生所和勐龙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该村建有3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人畜混居的农户56户,占农户总数的44%。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街曼别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景洪市小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到2009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6人,其中:小学生53人,中学生33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52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筹资额17520元,筹劳347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66万元,有固定资产15.3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09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到2009年底,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6人,党员中男党员6 人;设团支部1个,团员18人。 ◎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村道卫生脏、乱、差,村容村貌有待改进。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灌溉系统不完善。 3、“普九”巩固和控辍学形式仍然严峻。 4、村民集体经济薄弱。 5、党员老龄化严重。 6、科技人才缺乏,学科、用积极性不高。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农民投工投劳,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2、改善农田基础设施。 3、增强村民集体经济的同时,开展科技培训,提高村民使用实用技术的能力,增加收入。 4、继续抓好巩固控辍保学工作。 5、发展新党员逐步实现年青化,提高战斗力。 2 云南新平县漠沙镇下辖村◎ 乡村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新平县漠沙镇,地处漠沙镇南边,距漠沙镇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城68公里。东邻园艺场,南邻曼线,西邻曼竜,北邻龙河。辖坡哈、上偏哈、下偏哈、龙坡、曼鸟、曼勒、上索铺、中索铺、下索铺、上粉牛、下粉牛、曼潘、达尔、小曼妹、大曼妹、丙沙、怕纳、高楼房、新社、丙竜、曼会、思茅、曼憨、们憨、新云盘、中底、乌轮共2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21户,有乡村人口5467人,其中农业人口5372人,劳动力47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144人。全村国土面积49.90平方公里,海拔490米,年平均气温24.7℃,年降水量89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冬早蔬菜、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7935.41亩,人均耕地1.48亩,林地66920.9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321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321户通电,有129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9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9%和9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1户(分别占总数的25.8%和21.5%)。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4.5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3辆,农用运输车62辆,拖拉机32辆,摩托车59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743.37亩,有效灌溉率为59.7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743.3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8亩。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98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1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987户。全村有2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6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37万元,占总收入的77.9%;畜牧业收入125万元,占总收入的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22头,肉牛175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1%;林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136万元,占总收入的5.47%;工资性收入243万元,占总收入的9.77%。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6.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60人(占劳动力的18.6%),在省内务工337人,到省外务工523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321户,共乡村人口5467人,其中男性2790人,女性2694人。其中农业人口5372人,劳动力4790人。该村以傣族为主(是傣、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傣族5420人,哈尼族64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610人,占人口总数的66.0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080人,参合率94.63%;享受低保21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4.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4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0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2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246户,占农户总数的95%。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840平方米,拥有教师21人,在校学生427人,距离漠沙镇中学4.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33人,其中小学生427人,中学生10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5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