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迈克尔·格利高里奥 |
释义 | 迈克尔.格利高里奥(Michael Gregorio)是迈克尔·雅各(Michael G.. Jacob)和丹妮艾拉·德·格利高里奥(Daniela De Gregorio)夫妇的笔名。丹妮艾拉是教哲学的老师。迈克尔对十九世纪的摄影史很有兴趣。两人结婚二十六年,现居意大利中部的小镇史波丽多(Spoleto)。《康德的诅咒——纯粹理性杀人事件》(Critique of Criminal Reason)是两人合作写的第一本小说。 关于《康德的诅咒——纯粹理性杀人事件》 1803年,普鲁士王国的哥尼斯堡发生了一连串的杀人命案,动机不明,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一位年轻检察官在哲学大师康德的安排下前来调查,将康德批判哲学的原则运用在刑事办案上,循着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追到人类理性的边缘,脚下是人心深渊的无尽黑暗。真相,总是令人胆颤心寒…… 欧洲哲学发展到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理性主义两大传统泾渭分明:前者以洛克、休谟为代表,认为人心有如一张白纸,全赖后天的经验形塑;后者有高唱“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儿,认为经验不足恃,确定的知识都来自理性。 两派相持不下,话不投机,幸好出了个康德,欧洲哲学才有转机。这位日耳曼哲学家以一人之力完成“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不但融汇调和了两大哲学派别,整个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没有一个不受康德影响。甚至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维根斯坦、存在主义的萨特、现象学的胡塞尔,乃至当代哲学巨擘哈伯玛斯、罗尔斯,都在响应康德哲学提出的课题。 《康德的诅咒——纯粹理性杀人事件》的作者高明之处,是在历史的空隙中架构了一个饱满又鲜活的虚构世界。一般人对康德的印象流于刻板沉闷:一个终身未娶的哲学教授,一辈子没离开过柯尼斯堡,生活极为规律,一丝不苟到城里的居民可以用他出门散步来对时。 但是作者却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康德:瘦小而精明的老者,睿智又充满好奇心。同时也提醒了读者,康德所处的乃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欧洲:启蒙理性浇灌出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也孕育了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崛起摧毁了贵族阶级,也把欧洲带入腥风血雨之中。 理性主义走到非理性的暴力,是理性最大的嘲讽。康德没有活着见到十九世纪的欧洲转而走到理性的对反面,投入浪漫主义、乃至潜意识的怀抱。但让人好奇的是,康德在1790年就已完成庞大哲学体系的建构,穷尽理性范畴的探讨,难道到他去世的这十四年间,没有想过再跨一步,探索非理性的黑暗深渊? 《康德的诅咒——纯粹理性杀人事件》正是玩味了这个可能性,颇有康德“第四批判”的意味,只是康德这部哲学巨著不纯然是哲学的思辨,而是一连串以人命与鲜血为代价的人性实验。 整个柯尼斯堡都是康德的哲学实验室,作者用非常诡异的方式讴歌了“敢于求知”的启蒙精神!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