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卖花姑娘
释义
1 朝鲜经典电影

《卖花姑娘》是1930年金日成在中国吉林长春一带从事革命工作时创作的一部歌剧,1972年在金正日的亲自指导下改编成电影。片中卖花姑娘一家人的命运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催人泪下的情节和动人的音乐旋律使它成为那时的经典。后来,该片被译制成中文在中国上映,反响热烈,成为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一部经典的朝鲜电影。该片曾获得第18届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和特等奖章。

中文名:卖花姑娘

外文名:꽃파는 처녀

出品时间:1972年

制片地区:朝鲜

导演:金正日

编剧:金日成

主演:洪英姬

片长:123分钟

对白语言:朝鲜语

色彩:彩色

剧情介绍

村里的姑娘花妮每天上山采花拿到市场上去卖,她父亲早亡,哥哥入狱,母亲得了重病,家里还有个瞎了眼睛的妹妹,为了买药给妈妈治病,她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虽然身患重病,但花妮妈妈一直在为白地主家干活还债,因为家里穷,她甚至无钱买粮,家里的吃的还要向别人借。地主家的狗腿子总让花妮到白家干活,但妈妈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当地主家的丫头。

几年前,妈妈在地主家干活时,小女儿顺姬看到了地主老婆吃的东西,刚上前一伸手就被推倒,旁边热火上熬的参汤和着炉灰全掀在了顺姬的眼睛里,顺姬从此成了瞎子。得知了实情的哥哥哲勇一怒之下烧了白地主家的柴房,但被警察抓进了监狱。

母亲水米不进却又终日劳作,身体状况愈发糟糕,花妮卖花攒下的钱已经差不多了,只要再卖一些挖来的野菜就可以了,当她发现顺姬偷偷在街头卖唱非常生气,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妹妹去卖唱赚钱。好不容易她们向医生买得了给妈妈治病的药,但回家时却发现妈妈已经去世了,两个女孩悲痛万分,花妮决定去找哥哥哲勇。

历经万苦花妮找到了哥哥待过的地方,却被告知哲勇已死,为了瞎眼的妹妹,花妮忍痛返乡。

顺姬每日在村口的山岗上哭叫妈妈和姐姐,身患病疾的地主老婆怀疑死去的花妮妈的魂附在了顺姬的身上,以致她久病不愈,白地主派狗腿子把顺姬背到雪地里冻死,但老婆的病仍不见好。

花妮终于走回了家,但妹妹的走失再次让她伤心,目睹实情的大爷告诉花妮是狗腿子害了顺姬,花妮到地主家讨还妹妹,却被狗腿子锁了起来。

出狱参加了革命军的哲勇返乡看望家人,在猎户的家里看到了被救的顺姬,回村后他带着村民打到了地主家救回了花妮,兄妹三人终于团聚。获得了新生的花妮又抱着花篮上街了,但那些花却分外艳丽。

幕后故事

“卖花哟,有蔷薇,还有金达莱……”这熟悉的台词,配着凄婉动人的音乐,曾经打动过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他们不会对这部曾在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卖花姑娘》感到陌生,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坎坷的命运和优美歌声曾让许多人流下热泪。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卖花姑娘》的乐曲和剧本出自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之手,而电影《卖花姑娘》导演,则由他的儿子,后来成为领导人的金正日担任。

剧本创作

据金日成自述,20世纪30年代他在吉林监狱里就开始构思《卖花姑娘》剧本,而该剧首演就是在中国,地点是西满辽河地区五家子村的三星学校礼堂。

对于这段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日成的回忆录《与世纪同行》第一部《抗日革命》第二卷第四章《在探索新的前进道路的日子里》中的《变“理想村”为革命村》一篇中写道:“1930年10月,我从东满来到五家子。当时,我们通过学生,给村里的人教唱了很多革命的歌曲。《赤旗歌》、《革命歌》等革命歌曲,只要到学校去教唱一次,当天就传遍全村。我也着手完成《卖花姑娘》的剧本。这个剧本,我在吉林市就已开始写,并已试演过几次。在十月革命13周年纪念日那天,我们在三星学校礼堂演出了这出歌剧。这出歌剧解放后长期被埋没,到了70年代初,才在党中央组织书记的指导下,由我们的作家、艺术工作者改编成电影、歌剧和小说公之于世。组织书记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力量。”

作为朝鲜的最高政治领导者和军事指挥者,金日成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金日成文选》中,有不少反映他文艺思想的内容。金日成提出,电影应该像党报的社论那样,号召性强,走在现实的前面,从而在革命斗争的每个阶段都能起到动员作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电影《卖花姑娘》诞生了。

影片影响

根据新华出版社的《当代风流》和《外国元首情趣爱好》两书,在金正日的积极倡导下,《卖花姑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金日成任编剧,金正日任导演。《卖花姑娘》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了朝鲜电影的代表作。该片除了在中国受到欢迎,还获得第18届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和特等奖章。

该片的主演、美丽动人的18岁朝鲜青年演员洪英姬被授予人民演员的称号。据2010年出版的《中国影像志1949-2009 电影卷》记载,洪英姬头像出现在1992年版1元纸币的正面图案上,这样空前绝后的待遇也体现了朝鲜两代领导人对电影艺术衷心的喜爱和对洪英姬本人的欣赏。片中其他主演后来也成为了朝鲜的功勋演员。

译制内幕

抗日战争时期,金日成在中国吉林长春一带从事革命工作时创作了歌剧《卖花姑娘》,1972年,该剧在金正日的亲自指导下改编成电影。然而,在那动乱年月里,这部朝鲜影片是怎样被突击译制出来的?

如今已70岁的著名女作家何鸣雁,在“文革”初期被诬为“修正主义文艺路线黑尖子”。1972年8月的一天,造反派刚抄了她的家,又突然通知她到军代表办公室去。她抱着一种“有去无回”的心情走进军代表办公室,一眼先看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负责同志坐在那里,还面带笑容。军代表严肃地说:“何鸣雁,长影借用你去翻译一部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这是政治任务,你要完成好!你准备什么时候走?”正在劫难中度日如年的何鸣雁脱口而出:“马上就走!”

长影选中何鸣雁担纲《卖花姑娘》的翻译任务是有缘故的:早在1958年,何鸣雁初次进长影翻译了朝鲜电影《春香传》。导演要求全剧歌词都要押韵,而她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用七律译了出来。电影公映时打出字幕,观众非常喜欢,纷纷去信称她为“何老先生”,向她索取歌词文字稿。而当时她才26岁。

何鸣雁重回长影后,就和配音演员们一起在放映室里突击译制《卖花姑娘》。开始,她只是机械地翻译。翻译着,翻着,只听得满屋子的抽泣声。她也是一边流泪一边译,最后终于泣不成声了。令人着急的是:影片翻译两天后,女主人公的名字还没有被理想地翻译出来,而北京及长影的层层领导在紧催这部电影的译制进度。按朝鲜语直译,女主人公的名字是“花粉”,何鸣雁觉得不妥,没有准确体现原意。第三天早晨,她起身时忽然脑海中跳出一个“妮”字,顿时眼睛一亮:中国人对姑娘的爱称不是“妮”吗?何鸣雁飞也似的从宿舍楼跑向录音间,大声喊:“有了,有了,花妮!花妮!”译制组导演、演员一听,也高兴地跳了起来,“花妮!太棒,神译!”

电影《卖花姑娘》从翻译到混录,最后洗出拷贝,总共花了仅7天时间。在全国公映的时候,是全天24小时循环放映,歇人不歇片,跑片员车轮飞转,拷贝一本一本传递,哭声在神州大地此起彼伏。

主题歌词

卖花来呦,卖花来呦,朵朵红花多鲜艳,花儿多香,花儿多鲜 美丽的花儿红艳艳。卖了花儿,来呦来呦,治好生病的好妈妈。

卖花来呦,卖花来呦,朵朵鲜花红艳艳。从小河边摘来了粉红色的八仙花,从山坡上采来了美丽的金达莱。

卖花来呦,卖花来呦,快快来买这束花。让这鲜花和那春光洒满痛苦的胸怀。

卖花来呦,卖花来呦,花儿好啊红又香。朵朵红花卖不完,滴滴眼泪流不完。没有祖国没有权,生活之路遇终端,在这春暖花开之时,终日卖花泪不干

2 歌剧名称

经典大型革命歌剧《卖花姑娘》是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1930年在中国东北五家子亲自创作演出的不朽作品。后由金正日同志对每个场面、每首歌曲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1972年1月3日正式完成演出。《卖花姑娘》讲述的是为了还清在地主家借来的两斗小米,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不得不代代在地主家当长工,通过花妮一家的悲惨生活,展现出在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下多灾多难的民族命运,表达要解放自己的民族只有革命才有出路的思想。

歌剧《卖花姑娘》

歌剧《卖花姑娘》是在金日成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自70年代起,金正日同志150多次亲临剧团,指导改编。迄今为止,歌剧《卖花姑娘》已在朝国内及世界各地演出1400场,出访前苏联、法国、意大利、德国、阿尔及利亚、日本等国家进行演出。《卖花姑娘》曾多次访问中国,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进行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剧剧情

(2008年来华演出版节目单)

序幕

花妮像往常一样翻过山岗去卖花,

她虽然怀抱着鲜艳芬芳的香花,但她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花妮为什么要去卖花呢?

第一场 在地主的院里

花妮的父亲给地主当了一辈子长工,死在地主的院里。花妮的哥哥哲勇,只是由于父亲欠下了两斗小米的债,被迫从十岁起来到这里扛了八年长工。

今天是把债还清,结束长工生涯回家的日子。

花妮和她的妹妹顺姬,还有她的母亲都来接哲勇回家。这时,穷凶极恶的地主阴谋让哲勇继续当长工。

年幼的妹妹顺姬实在饿得慌,看到地主婆晒的红枣就拣起一颗放在嘴里,却被地主婆发现,被她推倒在火盆上,烫瞎了眼睛。残忍的地主借口顺姬弄翻了人参汤罐,逼迫哲勇和他的母亲做终身长工。哲勇义愤填膺,放火烧了地主家,自己却被捕坐牢。

第二场 在花妮家和地主的院里

距前场六年后。

在这期间,母亲在地主家里做苦工;花妮照顾着瞎眼的妹妹,靠卖花过日子。

母亲长期在地主家里受折磨,终于病倒,被人背回家来。

地主和管家把种种冤枉债强加于花妮一家,竟然逼迫花妮代替母亲去做丫头。

花妮继父亲、哥哥、母亲之后去当了丫头,受尽种种虐待和苦役。

母亲坚决不肯让女儿给地主家当丫头,就带病到地主家去劝女儿回家。但女儿安慰母亲不要担心,并劝母亲回家。

母亲在给地主家准备祭品的时候,累得把面撒在地上,遭到地主毒打。

母亲的病势越来越重了。

第三场 在市场、归途和花妮家

花妮为了弄点钱来给母亲抓药,就在晚上背着地主悄悄地上街去卖花。可是,花没有卖出去,却受尽了蔑视和侮辱,还被怀疑是小偷,挨了一顿打。

地主发现花妮到街上卖花,就把她卖给招寡女工的人贩子。

一个药铺主人了解到花妮的可怜身世,就送给她一付药。

花妮悲伤地踏着月光回到家里,她明天就要被拉走了。

花妮正给母亲煎药,地主和他的狗腿子赶来,硬要把她拉走。

长期卧病的母亲,精神上收到沉重的打击,又被地主拳打脚踢,终于死去。

第四场 在花妮家里和路边

花妮在被拉走的途中,为了去见哥哥一面就逃了出来,先来看望妹妹。

孤身留在家里的妹妹也要和姐姐一起去,但她听姐姐说,这样姐姐就有被抓到的危险,再说也 没法带着她走七百里的远程,只好哭着让姐姐一个人走了。

花妮等可爱的妹妹睡着了,就流着热泪启程,跋涉七百里的苦难路程,去寻找狱中的哥哥。

第五场 在监牢前和路旁

花妮抱着和哥哥见面的希望,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监牢,但看守却说哥哥已经死了。

花妮在失望和悲痛之余,决心投海自尽。但突然昏倒在路旁。她在梦中见到了哥哥和妹妹。

花妮由于受尽折磨和失望,终于病倒了,她虽然知道回去就被地主抓到,但她想到孤苦伶仃的妹妹,毅然踏上归途。

第六场 在地主的院里和花妮家

地主婆在闹病,她由于作恶多端,经常陷入可怕的幻觉。穷凶极恶的侩子手地主却说,这是花妮母亲的阴魂在顺姬身上的缘故,于是为了去邪,便把顺姬扔在深山沟里。

花妮回到家里发现妹妹已经失踪,就痛泣起来。

第七场 在深山和地主的院里

哲勇越狱后,参加了革命军。

他和战友一起去木棚的途中,听到顺姬的哭声,才救出了顺姬。

哲勇对恶霸地主的罪恶行径怒不可遏,决心惩罚地主。

同时,花妮听说顺姬的失踪可能是地主搞的鬼,就到地主院里去,要地主把顺姬交出来,并举起火盆和药罐向地主扔去。

管家毒打花妮,把她关在库房里。

哲勇和他的战友带领村民冲进地主院里,处决了万恶的地主家一伙。三兄妹又重新团聚。

尾声

花妮过去倍受种种压迫,为了几文钱出去卖花,如今她跟着哥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完成革命工作而去卖花。

她到处播下将在祖国三千里锦绣山河怒放的革命红花的种子。

作品影响

歌剧《卖花姑娘》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可歌可泣,故事催人泪下。30年前的观众被打动,因为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切身体会,30年后的观众也必将再一次流泪,因为他们必定会被深深地震撼,那是一种怎样的苦难,牺牲和坚持。歌剧《卖花姑娘》中似虎狼的地主和身世可怜的“卖花姑娘” 形成强烈的对比。跨越时间和空间,《卖花姑娘》带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一样的内心感受,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思想性、艺术性成为世界歌剧中的杰作,堪称经典。歌剧《卖花姑娘》历经三十余年的磨练、修改和提高,使剧情不断更新紧凑、更感人肺腑。

2009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朝时,主演洪英姬为总理献花。

血海歌剧团

血海歌剧团在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特别关怀下成立于1971年7月17日。剧团的创作人员和艺术工作者们在金正日同志的指导下,将经典名作《血海》改编成革命歌剧,搬上了舞台,由此宣告了血海歌剧团的诞生,开创了血海式歌剧的新纪元。血海歌剧团从成立那天起,30多年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下走过了光荣胜利的历程。

金正日同志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歌剧革命的方针,在通过把不朽经典名作《血海》改编成革命歌剧《血海》的过程中创造了朝鲜式革命歌剧的典范,文学艺术部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

血海歌剧团创作了革命歌剧《血海》、《卖花姑娘》、《党的好女儿》、《密林啊,告诉我》、《金刚山之歌》,民族歌剧《春香传》,民俗舞蹈组曲《四季之歌》等众多优秀作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到中国等亚洲、非洲、欧洲的40多个国家进行巡演,所到之处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金日成同志数百次亲临平壤大剧场观看血海歌剧团的演出并给予指导。金正日同志在领导党和国家工作的百忙之中,进行了400余次的现场指导,血海歌剧团走过的30多年历程的每一步都渗透着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恩情。

血海歌剧团以其忠实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为增进世界各国文艺部门的友谊团结做出的积极贡献,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勋章——《金日成勋章》。

公演信息

朝鲜血海歌剧团歌剧《卖花姑娘》 中国巡回演出列表:

山东,2012年06月11日,山东会堂

重庆,2012年06月23日-06月24日,重庆大剧院

成都,2012年06月26日-06月7日,锦城艺术宫

广州,2012年7月7日,广州中山纪念堂

北京,2012年07月19日-07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