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麦坪遗址
释义

麦坪遗址是四川地区最新发现的一个不同于成都平原三星堆和十二桥文化的一处文化遗址。这里是古巴蜀时期,四川地区的又一处中心部落遗址。麦坪遗址位于雅安市汉源县,距今4500年到2500年。

地理位置

麦坪遗址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四、五组,处于大渡河中上游最为平坦的河谷地带,翻越北面的大相岭可以到成都平原,翻越小相岭可到西昌和云贵高原,往西是青藏高原,往东则是长江、中原,形成了东西南北“米”字形的交汇区。

遗址范围

2010年的3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雅安市汉源县召开“麦坪遗址发掘现场会”,宣布在位于四川省汉源县,以麦坪遗址为代表的遗址群中发现了商周及新石器时代的墓地,同时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房屋遗迹。

麦坪遗址包括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整个遗址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而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的遗址最具有代表性。

考古发掘

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的考古队在发掘对岸富林镇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时,顺便调查了这里,当时就发现了这儿也有大量考古遗存堆积。

转眼间已是1988年初夏,大树公社也已经改名大树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的叶茂林、唐际根来到这里。他们在麦坪村周围的狮子山、麻家山等地又发现了人类活动遗址,尤其是在麻家山发现有古蜀文化的遗存,并在狮子山遗址发现到独树一帜的文化面貌。这时他们已经开始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古蜀文化的最西南边界。”

2003年,瀑布沟水电站工程淹没区考古项目正式启动。这场堪比“三峡考古”的工程是四川省内历时最长、投入人力最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2001年就已经开始的麦坪遗址发掘工作是其中的重点。

2010年3月,雅安汉源麦坪遗址抢救性考古获重大发现。

时代特征

麦坪遗址贯穿时间长,从距今4500年到2500年,发现了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

文化特征

从出土文物来看,麦坪遗址文化应存时于4500年至2500年以前,3000年以前是它的一个繁荣时期。这时候,麦坪文化已经开始受到蜀文化的影响,但还保持着自己的独一性。秦汉以后,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墓葬以汉文化特性为主。和曾经创造了辉煌巴蜀文化的古巴蜀人一样,曾经创造麦坪文化的麦坪人也神秘消失了!

麦坪遗址人们使用的器物在商周时期,明显受到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和中原、甘肃、青海地区因素的强烈影响。祭祀坑中出土了各类商代陶器有的与三星堆文化中期相同或相似,这证明蜀文化的影响在商代已达大渡河中游。但更多的器物则显得与四川其他同时期人们明显不同,具有大渡河流域的土著特色。这是一支单独发展的文化,它没在任何地方出现过。

古人生活

考古人员在麦坪遗址发现新石器时期房屋基址182座。麦坪人有的住着平面呈圆形、长方形或近方形,用木头和杂草修成的类似栅栏为墙的房屋;有的住着开挖有基槽,用木头做墙壁骨架,上糊泥巴的木骨泥墙式房屋;也有的住泥土垒筑而成的房屋;贫穷的人家则住着简陋的窝棚。他们的房子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做饭的土灶多为圆形。

有些房屋只有一个房间,有的几个房间,呈单元组合结构,类似于现在的套二、套三房屋。这些房屋门的朝向一致,北部墙体处在同一直线上,有明显的组群关系,这可能是最早的街道雏形。考古队领队刘化石说,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单元组织结构的房址,在川内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很罕见。

更重要的是,人们当时对自己居住的地方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规划”,生活区、墓葬区、作坊区分类明确。考古人员在麦坪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棺葬26座,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石棺葬。与其他地方石棺葬不一样的是,麦坪人的石棺没有用石板做底,雕琢精美的骨器和陶器是主要的陪葬品。

在一座石棺葬里,墓主口中插着一根10多厘米的骨器。这是当时麦坪人独有的丧葬习惯还是一种刑罚,目前还不得而知。在另一座石棺葬里,墓主没有脑袋,可见当时麦坪也并非是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当时人们以种植农业为主,有时也要到密林狩猎,到大渡河打渔。

到了商周时期,麦坪人盛行土坑墓葬,在发掘的82座商周时期的土坑墓里,出土了大量陶器。麦坪遗址内还有成片的烧制陶器的作坊区,相当于现在的工业开发区。作坊里面,工匠们生产出了盛装食物和水的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饮食用的尖底杯和尖底罐,器类虽然不多,器身纹饰却非常丰富和精美,再现了当年麦坪的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一些男人还喜欢佩戴着由几个圆圈套在一起的耳环;有些人佩着似乎是来自成都平原的巴蜀式样青铜剑,显示着自己的富贵。 麦坪遗址内,有平面呈圆形、长方形或近方形的房屋基址,有用木头和杂草修成的栅栏的墙脚遗存,房屋内甚至还有圆形的做饭用的土灶,设计相当合理。多数房址是单间,也有现代所谓的“套二”、“套三”的组合,且房门朝向一致,成街道状分布,在川内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十分罕见,专家认为这是最早的街道雏形。

麦坪遗址内还有成片的烧制陶器的作坊区,相当于现在的高新工业区。盛装食物和水的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以及饮食用的尖底杯,都从作坊里面的工匠们手里产出。

已经清理的商周墓葬排列有序,均为西北朝向。墓葬里面还放着似乎是巴蜀样式的青铜柳叶剑,使得这里的文明程度一下子进入了时光隧道。另在探区以西初步钻探,可能还分布有一定数量墓葬。

生活区、墓葬区、作坊区分类明确,证明当时的麦坪已经有了“城市规划”的概念。这些考古中的重大发现也让这里一度成为所谓的“史前特大中心城市”。

四大谜团

谜团1:200多座房屋基址呈街道状分布,在这个“中心城市”里,是谁在进行规划,其经济生活发达到什么程度。

谜团2:为什么死者脚旁放置三个尖底罐。这种尖底罐与我国其他地方出土的完全不同,即没有实用性,又不像品祭祀用品。

谜团3:4000多年前生活在麦坪的人类,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即没有找到麦坪文化的源头,也没有找到它的延续者。麦坪文化神秘地消失了。

谜团4:汉源县可能曾是一片海洋,考古人员在海拔830米的麦坪遗址,发现明显的卵石或粗砂层沉积,这样的地质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海洋和湖泊。当地村民中也有传说,称该处以前是一片海洋。

考古学意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2006年开始,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8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已达1.1万多平方米,取得了重大成果,共发现商周墓葬及新石器墓葬173座,发现房址182座、灰坑725个、灰沟54条,另有窑、灶、墙等大量遗迹被发现,同时发现有陶、石、铜、玉石器上万件,可以确认为一处大型的聚落遗址。出土文物显示,麦坪文化在很多地方不同于三星堆文化,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风貌。这里的房屋遗址数量和种类之多,不仅在横断山区,就是放在全国都非常罕见。有专家认为,从考古学上来讲,麦坪遗址的意义甚至大于三星堆遗址。

沉没水下

2010年3月3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一处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边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麦坪遗址被确认,这里曾是古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遗憾的是,随着大渡河新建瀑布沟水库的蓄水达到851米,到2010年6月份,海拔830米的麦坪村大部分土地被淹没,重见天日的麦坪遗址也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