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植 |
释义 | 1 北宋官吏马植(?-1126) 辽末、北宋末燕(今河北省北部地区)人。世为辽大族,官至光禄卿。徽宗(赵佶)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使辽,植献“联金灭辽”之策,童贯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归宋,又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若迁使自登(今山东半岛蓬莱县)莱(今山东省掖县)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兴国可图也。”徽宗大喜,赐姓赵,任直龙图阁,加佑文殿修撰。宣和间七次赴金与阿骨打约定攻辽,加官光禄大夫。因反对收纳张觉,被削职。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兵南侵,贬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处死。 马植的祖先是汉民族燕云十六州的居民。燕云十六州自西元937年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已经将近两百年过去了,马植却仍然无比的热爱当初抛弃他的祖国。 趁着宋朝使节童贯访问辽国的机会,马植秘密晋见童贯,提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这个计划的震撼力,绝不亚于三分下的隆中对。 这个计划就是:培植饱受契丹贵族欺压的女真部落。 马植带领着部下,不断秘密访问女真部落,想尽办法挑起女真与契丹间的矛盾。终于,完颜阿骨打起兵灭掉辽国。 但远交近攻的策略,要有强大的力量作后盾。马植远离故国,没有想到故国的军事力量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燕京之战,溃散的辽兵仍然将宋军打得溃不成军。女真部队因此继续南侵,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虽然拯救祖国的计划反而加速了祖国的灭亡,但马植的爱国热情和雄才大略,仍然应该在历史上留下大名,可惜…… 2 唐朝官吏马植,扶风人。父曛。植,元和十四年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科,释褐寿州团练副使。得秘书省校书郎,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 植文雅之余,长于吏术。三年,奏:“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居巢穴自固,或为南蛮所诱,不可招谕,事有可虞。臣自到镇,约之以信诚,晓之以逆顺。今诸首领,总发忠言,愿纳赋税。其武陆县请升为州,以首领为刺史。”从之。又奏陆州界废珠池复生珠。以能政,就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加中散大夫,转黔中观察使。会昌中,入为大理卿。 植以文学政事为时所知。久在边远,及还朝,不获显官,必微有望,李德裕素不重之。宣宗即位,宰相白敏中与德裕有隙,凡德裕所薄者,必不次拔擢之。乃加植金紫光禄大夫,行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转户部侍郎,领使如故。俄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敏中罢相,植亦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数年,出为许州刺史、检校刑部尚书、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大中末,迁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