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占元
释义

马占元,小名五十九(?—1952年)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大墩村人,保安族。

人物(一)

马占元出身于一个普通农家,其先祖主要以狩猎为主。少年马占元承传先祖遗风,好枪马。喜猎狩。为村子同龄人中之佼佼者,长成,投入青海马步芳部当兵,马步芳见其长的马大英俊,机灵聪明,遂留身边当勤务兵。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每放学归来与马占元结伴玩耍,久之,亲同手足,马继援执意要与马占元结伴为弟兄,待马步芳允准,二人遂结为金兰之谊。 一次,马步芳指派马占元去外地接一妇人来西宁。那妇人见占元年轻魁梧。英俊潇洒。遂生爱慕之心。占元初不应,然在妇人引诱之下与之同居。归途中事泄,马步芳在盛怒之下要立杀占元。马继援闻讯急奔至其父处长跪不起。泣求父留占元性命、父不允,马继援流泪感慨陈词。意谓:为一小事杀一忠勇汉子会为世人留下笑柄。并再三声言,如杀占元先杀我。马步芳才收杀占元之心。 风波过后马占元下到部队当排长,与马继援感情更是亲密。并以其用轻机枪立射飞鸟的枪法誉满军中。 抗战军兴,马步芳奉国民党中央纪委会令。组建一骑兵师参加抗战序列,由青海部队宿将马彪出任师长,开赴河南抗日前线。马占元以军功升任少校营长,这支由汉、蒙、回、藏、土、撒拉、东乡、保安族等民族将士组成的西北抗日劲旅。给日本侵略者重创。在日酋冈村宁次的作战上留下“今日恶战马彪”的记录。 抗战胜利后。骑兵师辗转回到原防区,马占元也随部队回归原建制。 解放战争开始。马占元追随马继援参加陇东、西峰战役。1949年任新编制骑兵军马全义部团长,负责防守官亭、赵木川、大河家渡口一线,时解放军大军压境。马占元深感抵抗无望。同从解放军命令投诚,将全团军械、马匹、粮秣交点解放军只身回家闲居。 马占元回家后想自己与青海方面关系太深,尤其与马继援有金兰之好,加之当时谣言纷起,害怕人民政府容不了自己,开始东躲西藏,不敢露面。而人民政府与当地驻军也以为马占元可能有所异动,驻军配合民兵去搜捕,从其家一地道中捕获,马占元未作任何反抗,搜查结果只有一柄短斧而已。 马占元被押送大河家由驻军看管,后押送临下县看守所。1952年越狱逃跑,逃至尹家大桥,前有民兵堵截,后有民兵解放军追击,马看逃跑无望,跃入大夏河,溺水而死。

人物(二)

马占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1944年4月出生,汉族, 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现任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中心主任,本科学历,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突贡专家、研究员。 现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管理专业。先后主持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20多项,有23项获得各级成果奖励,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主持完成的“塑料日光温室及冬鲜菜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1997年获河北省政府省长特别奖。该项成果的推广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在全省推广300多万亩,成为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6亿元;主持完成的“涂层尿素应用技术与开发”项目,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杂交玉米综合增产技术”1988年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另外,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上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全国特别是在河北省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推广工作实际,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及河北省的农业生产实际,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撰写出版了《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技能》、《农业推广文集》、《农业成果转化概论》等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成为我国农业推广学科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人物(三)

(新疆日报网讯)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一位普通的回族农民,一次拿出6万元积蓄,为村上修了12条巷道,总长约8公里;村上310户、1100多口人,有一半受过他的帮扶,多则几万元,少则几百元:他就是深受村民爱戴的马占元。

马占元今年68岁,是米东新区古牧地镇团结村村民,大集体时当过几年生产队长。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稻乡——米泉后,一直与土地打交道的马占元率先走出村子,到奎屯开饭馆。由于拉条子、汤饭、炒面这些农家饭菜风味地道,价格也实惠,小饭馆的生意十分红火,此后马占元又在阿勒泰、克拉玛依、福海等地开了5家连锁店。“老马饭馆”的牌子越来越响,老马的钱也挣得越来越多。

人们说,马老汉发财了,说不定要在乌鲁木齐买套豪华别墅享清福呢;也有人劝他买辆豪华小车,免得出门挤公共汽车;家里人也劝他吃点、喝点,买一些营养品补补身子。可是他谁的劝告也不听,他把挣钱的“聚宝盆”留给大儿子经营,自己一身轻松地回到了团结村,在村上盖了一栋普通砖房,栽了许多树木美化环境,在生活上依旧是粗茶淡饭,衣着简朴,不抽烟、不喝酒。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又承包了村上100亩荒地,开荒种田找“娱乐”,其余时间就是给村民办起好事来。从1996年到现在的10年间,他拿出近30多万元帮助村集体和各族村民渡过难关,“傻老汉”的绰号也就从此传开了。

有一年,村里一台变压器爆裂了,正赶上春耕,井里抽不出水,村民浇地没水。当时村集体亏空,账上没有一分钱,村干部急得打转转。马占元得知后,马上拿出3.7万元买了一台变压器和水泵,开井取水,看着清凉的井水流到地里,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前些年村集体收入少,没有办公经费,马占元又给村委会捐了1000元办公经费,还垫付了2.3万元维修了村办公室。

前年春天,村委会计划投资6万元修村里的12条巷道,但资金还有些缺口。马占元知道后,找到村上,提出个人捐资1.3万元,同时自告奋勇承担起村里的修路工程。他找车雇人买石料,工程完工后马占元共支出6万元钱。

马占元不光为村集体操心,对村里各族群众也十分关心,处处为他们排忧解难。

汉族老党员张振清身体有病,20岁的女儿又是脑瘫。有一年他住院看病缺钱,马占元送去住院费1000元;70岁的汉族村民梁根发给儿子说了门亲事,娶亲时急需钱,马占元送去了500元;维吾尔族村民阿不都盖房子缺资金,找马占元借了500元,他至今也没去要过;回族村民马连福的妻子想开个小商店,缺少启动资金,找到马占元,他又给送去1000元;村民杨国民的女儿2005年考到北京上大学,但凑不够学费,马占元一次性资助了5000元,去年交学费时老马又拿出5000元。所有借给村民的钱,马占元从不会上门要,有了还点,没有全免。

马占元就是这样不求回报的热心扶持村里的困难户,帮助他们自食其力,摆脱贫困。

有个叫罗彦福的人,从宁夏来到村里定居,家里很贫困,马占元给他借了1.5万元,帮助他买了40只羊育肥。通过努力,罗彦福的生活越过越好,如今他盖了一栋新房子,还养了几十只羊和几百只鸡。10年前,田彦生娶了团结村的姑娘后,从外地迁到村上定居,但包产到户时不具备条件没分地,一家人生活一直没着落,马占元拿出自己的4亩地让给他,不要任何报酬。

做了这么多无偿帮助村民的事,不少人说马占元“犯傻”。

马占元真“傻”吗?帮助贫困群体,让乡里乡亲尽快富裕起来,这就是马占元一再“犯傻”的原因。(新疆日报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9: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