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歇尔调处
释义

事件概述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总统H.S.杜鲁门特派G.C.马歇尔来中国就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军事冲突进行的调处。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执行扶蒋反共政策,1945年12月杜鲁门派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为特使来华调处国共军事冲突。1947年1月7日马歇尔奉召回国。29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军事调处执行部。调处以失败告终。

涉及人物

马歇尔(1880~1959)﹐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具体经过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执行扶蒋反共政策﹐但由于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的坚决斗争﹐迫使美国选择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在中国广大地区确立其政权﹔一方面鼓励双方进行协商﹐尽力避免发生大规模内战﹐以免自己直接卷入。为此﹐1945年12月杜鲁门派马歇尔为特使来华调处国共军事冲突。指望蒋介石让出一部分权力﹐换取共产党交枪入阁﹐达到使共产党不战而降的目的。调处初期曾取得一些成果﹕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小组于1946年 1月10日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 《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 ﹐同日﹐国共双方分别下达了停战令(见彩图 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并组成了有美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三人小组”。图中左﹕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中﹕美国特使马歇尔﹔右﹕中共代表周恩来 )﹔稍后﹐在北平设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2月25日又达成关于军队整编﹑中共军队统编的方案。与此同时﹐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但蒋介石对停战毫无诚意。美国政府实行一边促和﹑一边助战的双重政策﹐把大量国民党军队运到内战前线﹐并以大批军火和其它物资援蒋﹐从而使蒋介石发动内战有恃无恐。国民党军队在得到新的供给后﹐于3月31日在东北大举进攻营口﹑鞍山﹑本溪﹑四平等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东北战火越燃越烈。6月6日﹐达成东北暂时休战。但蒋介石蓄意挑起全国内战﹐于6月17日提出五项无理要求﹐要中共军队限期撤出热河与察哈尔两省﹑山东的威海卫和烟台﹑苏北﹑东北的牡丹江和哈尔滨等地﹐导致谈判再度破裂。7月全国内战爆发。7月11日司徒雷登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7月中旬至9月中旬﹐马歇尔八上庐山﹐劝蒋重开谈判﹐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国问题。但蒋介石坚持要打内战﹐提出种种蛮横无理的要求。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11月中旬﹐蒋介石悍然召开所谓“国民大会”﹐完全关闭了谈判大门。1947年1月7日马歇尔奉召回国。29日﹐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军事调处执行部。调处以失败告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