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图里迪学派
释义

简介

马图里迪学派(al—Maturidiyyah) 伊斯兰教教义学学派之一。与艾什尔里学派、塔哈维学派并称为逊尼派三大教义学派。其声望远不及艾什尔里学派,仅被视为中亚河外地区“逊奈与大众派”的代表。以中亚著名伊斯兰教教义学家马图里迪(?~944)为代表,故名。马图里迪为艾什尔里的同代人。

作品

据赛义德·穆尔塔达的《学者故事集》(Qisasu’l—Ulama)载,马图里迪著有《认主独一论》、《大全之书》等5部著作,现仅有《教法学大纲》(Fiqh Akbar,实为艾布·哈尼法的弟子所著)流传至今。

内容

马图里迪学派主张用思辨方法来解释、论证伊斯兰教信仰,既反对穆尔太齐赖学派的唯理主义,亦反对伊本·罕百勒绝对排斥理性活动的倾向,属于温和的折衷派观点。可能因艾布·哈尼法名气较大,马图里迪学派常被视为艾布·哈尼法教义学派,以区别于接受辩证思想方法的沙斐仪派教法学家。但在哈乃斐学派内部,长期存在着接纳和拒绝马图里迪学派的两种倾向。马图里迪学派承袭了艾布·哈尼法学派的某些思想,与艾什尔里学派存有某些分歧,主要是:(1)艾什尔里学派强调主命决定一切的前定说,认为安拉命人行善,并非因为事物本身性善,安拉止人作恶,并非事物本身性恶,或善或恶完全是安拉意志使然,故后世奖惩与行为者的道德无干。而艾布·哈尼法和马图里迪则承认,人有意志自由,是个人行为的主动者而非被动者,要对自己行为的善、恶后果负责,或在来世受到奖赏和蒙受惩罚。(2)艾什尔里学派在坚持前定说的同时,否认安拉应对人的恶行负责,否认个人确知得救之说。而艾布·哈尼法则认为,人的恶行同样是安拉意志所致,否则不会发生,马图里迪学派进而坚信,人注定会在后世得救,因为人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有自信心。马图里迪学派因更为注重人的善性和道德情感的作用,较之艾什尔里学派更为灵活、宽容,这些思想后来也渗入艾什尔里学派,对之发生影响。如在埃及,马图里迪学派的传人奈赛菲(al-Nasafi,?~1142)的教义学著作《教义学大纲》('Aqa’id)曾长期被作为爱资哈尔大学的课本。近代伊斯兰教教育家、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布笃也深受马图里迪的影响,但出于正统观念,却绝口不提马图里迪的名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6: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