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
释义 | 马瑞芳,红学家、聊斋学家、散文家、小说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基本信息书 名:马瑞芳趣话《红楼梦》? 作 者: 马瑞芳 著? 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宣传:现在网读书频道 出版时间: 2008-8-1 字 数: 376000 版 次: 1 页 数: 415 印刷时间: 2008/08/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2133635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红楼梦》这么令人愿意琢磨,因为它是一部盖世奇书。《红楼梦》这么令人乐意琢磨,因为它写出了绝世之恋。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宝黛这样“缘定三生”的大爱神话?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绛珠仙子“尘世还泪”的挚爱真情?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不是“三角恋”却趣于三角恋、深于三角恋的聪慧者心灵“捉对儿厮杀”?世界上哪位小说家能把一场优美甜蜜的恋爱跟一座封建家庭大厦“忽喇喇”倾倒的过程如此微妙、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上哪位小说家能把一个寻常爱情故事跟文化、伦理、甚至于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如此诗情画意、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只有《红楼梦》。《红楼梦》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妙的是宝黛之间:爱到深处永不说“爱”;情到浓时从不言“情”。天才小说家曹雪芹如何打造出这震古铄今、跨越国界的爱情魔方?让我们从各种角度转动,试解其中味。 编辑推荐我不是按一个人物来趣话,而是按照《红楼梦》小说本身的走向,从情节发展找最有趣的人生事件,看看它到底有趣在什么地方? 图书目录1.“好玩”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2.《红楼梦》和《石头记》 3.《红楼梦》的真和假 4.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三世情缘 5.薛宝钗胎里带来的热毒 6.绛珠仙子降临贾府 7.神瑛绛珠初聚首 8.识金锁和认通灵 9.秦可卿是风月人物——秦可卿之死(一) 10.托梦王熙凤——秦可卿之死(二) 11.豪门大丧的气概排场——秦可卿之死(三) 1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之死(四) 13.空排场和真情感——元妃省亲(一) 14.贾元春点戏——元妃省亲(二) 15.美轮美奂大观园——元妃省亲(三) 16.宝黛爱情的萌芽 17.宝黛爱情的明朗阶段 18.宝黛心灵过招——共读西厢(上) 19.黛玉情感波澜——共读西厢(中) 20.宝黛深情绵绵——共读西厢(下) 21.黛玉葬花 22.红麝香串事件 23.清虚观打醮 24.不是冤家不聚头 25.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黛爱情的成熟阶段 26.错中错老子打儿子——宝玉挨打(一) 27.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宝玉挨打(二) 28.薛宝钗的神圣同盟 29.大观园诗会 30.智能刘姥姥——刘姥姥进大观园(一) 31.两宴大观园——刘姥姥进大观园(二) 32.栊翠庵品茶——刘姥姥进大观园(三) 33.贾府的结局——刘姥姥进大观园(四) 34.黛钗交好和宝黛深情 35.探春理家 36.紫鹃试宝玉 37.大观园的狂欢节 38.尤二姐之死 39.查抄大观园 40.晴雯之死 摘要?1.“好玩”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新红学鼻祖胡适最到位的话:《红楼梦》好玩;留学生说:宝玉黛玉何不卷包而逃?娶妻当如王熙凤;外文译者说:《红楼梦》是欧洲文化从来没达到的高峰;蒋和森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不可以没有《红楼梦》。 《红楼梦》是百读不厌、百说不厌的书。人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研究《红楼梦》,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流言家看到宫闺秘事。而我看到的,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更是有趣的小说。所以我要趣话《红楼梦》。我不是按一个一个人物来趣话,而是按照《红楼梦》小说本身的走向,从情节发展找最有趣的人生事件,看看它到底有趣在什么地方? 红学是没有学科界限的全民学问 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我发现红学研究有个现象叫“研红无类”,研究《红楼梦》没学科界限,没准入标准,只要喜欢,谁都可以研究。“研红无类”也可以把“ 研究”的“研”换成“言”,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说红楼。我参加国际红学会觉得跟参加其他学术研讨会不一样,像参加万国博览会,有些大红学家根本不是文学院的,他们的本行五花八门。第一届国际红学会发起人周策纵教授是美国政治学博士;中国台湾《红楼梦》版本名家刘广定教授是美国化学博士;大陆《红楼梦》版本名家杜春耕教授是得过国家发明奖的化学家。2007年我在《文史知识》开专栏,从八个方面讲红楼对聊斋的承传,但首先提出《红楼梦》承传《聊斋志异》文学传统的不是我,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家赵冈教授。 树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红学界可以听到很多天方夜谭。比如曹雪芹是十八世纪中国的007,他跟他的“邦德女郎”一起刺杀了雍正皇帝。听到这样的话,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因为,类似的话一百年前就有,一百年后还会有。在红学界又可以不经意间听到特别有价值的观点。二十年前在哈尔滨参加中国第一届国际红学会,我就听到纽约来的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到胡适至今没公开发表的言论。唐先生说:胡适之不做国民党的官,跑到美国没架子了,经常跟晚辈吹牛。胡适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没有主题。唐德刚问:没有主题你为什么还研究《红楼梦》?胡适说:“好玩啊!” 胡适是新红学鼻祖,我认为“好玩”两个字,在他所有红学观点里,最重要、最精辟、最到位。《红楼梦》为什么好玩?因为有趣。《红楼梦》充满了情趣、谐趣,还有一般小说没有的雅趣。《红楼梦》是小说,又不仅仅是小说,它是一部盖世奇书,它吸纳了中国古代文学各种形式,诗、词、歌、赋,调动了中华文化方方面面,建筑、园林、绘画、美食,用来写人物、讲故事,最终《红楼梦》还是最好的小说,怎么看怎么有趣的小说。毛主席让叱咤风云的大将许世友看《红楼梦》;梁思成规定清华建筑系学生必须读《红楼梦》…… 为什么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工农商学,都爱《红楼梦》?就是因为《红楼梦》一等一的有趣,登峰造极的好玩。 有时候我们讲《红楼梦》也遇到特别好玩的事。 宝玉黛玉像一对金凤凰在蓝天飞翔 1990年我到北京大学看望吴组缃先生,他刚带完一个捷克留学生。怎么带?留学生看《红楼梦》,每周一个下午吴先生答疑。这学生真走运,中国红学会第一任会长吴组缃给讲《红楼梦》!吴先生还是现代著名小说家。中国那么多教授讲《红楼梦》,有哪位敢叫板,说我跟吴先生有一拼?打死也没人敢说这话。这个留学生听吴先生讲一年《红楼梦》,要回国了,向吴先生告别。说:《红楼梦》很多问题我都弄明白了,只有一个问题还不明白。 “哦。什么问题?” “大观园那么多珍宝,贾宝玉、林黛玉为什么不卷包而逃哇?” 吴先生对我摇头叹气:“马瑞芳啊,听了这个问题,我知道,这一年《红楼梦》白教了。” 我安慰吴先生说:“留学生什么问题不提啊?您知道我教的留学生提什么问题?” 我也一对一给日本学生讲《红楼梦》,讲到“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留学生说:“老师,您总说宝黛爱情是大悲剧,它算什么悲剧呀?贾宝玉和林黛玉不是已经都上床了?” 这可是两百年《红楼梦》研究石破天惊的大发现! 我用了一个小时给日本学生解释,为什么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脸对脸地躺在林黛玉的床上情意绵绵地说话,贾宝玉甚至嗅到林黛玉身上的香气,但是他们就是没有、也绝对不可能有现代人所谓的“上床”! 2.红学是没有学科界限的全民学问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我发现红学研究有个现象叫“研红无类”,研究《红楼梦》没学科界限,没准入标准,只要喜欢,谁都可以研究。“研红无类”也可以把“研究”的“研”换成“言”,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说红楼。我参加国际红学会觉得跟参加其他学术研讨会不一样,像参加万国博览会,有些大红学家根本不是文学院的,他们的本行五花八门。第一届国际红学会发起人周策纵教授是美国政治学博士;中国台湾《红楼梦》版本名家刘广定教授是美国化学博士;大陆《红楼梦》版本名家杜春耕教授是得过国家发明奖的化学家。2007年我在《文史知识》开专栏,从八个方面讲红楼对聊斋的承传,但首先提出《红楼梦》承传《聊斋志异》文学传统的不是我,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家赵冈教授。 树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在红学界可以听到很多天方夜谭。比如曹雪芹是十八世纪中国的007,他跟他的“邦德女郎”一起刺杀了雍正皇帝。听到这样的话,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因为,类似的话一百年前就有,一百年后还会有。在红学界又可以不经意间听到特别有价值的观点。二十年前在哈尔滨参加中国第一届国际红学会,我就听到纽约来的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到胡适至今没公开发表的言论。唐先生说:胡适之不做国民党的官,跑到美国没架子了,经常跟晚辈吹牛。胡适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没有主题。唐德刚问:没有主题你为什么还研究《红楼梦》?胡适说:“好玩啊!” 胡适是新红学鼻祖,我认为“好玩”两个字,在他所有红学观点里,最重要、最精辟、最到位。《红楼梦》为什么好玩?因为有趣。《红楼梦》充满了情趣、谐趣,还有一般小说没有的雅趣。《红楼梦》是小说,又不仅仅是小说,它是一部盖世奇书,它吸纳了中国古代文学各种形式,诗、词、歌、赋,调动了中华文化方方面面,建筑、园林、绘画、美食,用来写人物、讲故事,最终《红楼梦》还是最好的小说,怎么看怎么有趣的小说。毛主席让叱咤风云的大将许世友看《红楼梦》;梁思成规定清华建筑系学生必须读《红楼梦》…… 为什么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工农商学,都爱《红楼梦》?就是因为《红楼梦》一等一的有趣,登峰造极的好玩。 有时候我们讲《红楼梦》也遇到特别好玩的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