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六甲州
释义

马六甲州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首府马六甲,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其后从16世纪始先后成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马来西亚第一位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Pahlawan Bandar Hilir举行的。

简介

马六甲州资料

【面 积】 1,650平方公里

【人 口】 64.85万(2001年)

【首 府】 马六甲市(Melaka Town)

【州旗】红、白、黄、蓝是马来西亚国旗上的颜色,象征马六甲是这个联邦的成员州;星月象征伊斯兰教。

【州徽】采用马来西亚国旗上的颜色,象征马六甲是这个联邦的成员州;星月象征伊斯兰教;五把匕首象征古代马六甲的五位著名武士;马六甲树象征州名的起源;两头鼷鹿纪念这种动物引导第一位统治者选择这个地方建城;饰带中央是州名,两边是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历史

马六甲在汉代至唐代称为哥罗富沙。唐永徽(650年-655年)中,曾献五色鹦鹉。明永乐三年(1406年),酋长西利八儿速喇 (拜里米苏拉)遣使上表,愿为属郡。古时明史记载满剌伽,永乐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封西利八儿速喇为满喇加王,从此不隶属暹罗。永乐九年(1412年),拜里迷苏喇继王位,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来朝,进贡麒麟,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九月拜里递苏喇王辞行,明成祖赐宴于奉天门,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并赐黄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钞四十万贯。此后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贡。

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曾以马六甲为大本营,建立城墙、排栅和鼓楼、角楼,并建设仓库储存钱粮百货。郑和船队开往古里、爪哇等国都先在马六甲停泊;由阿丹、忽鲁莫斯等国回程时,也在马六甲聚集,打点钱粮,入库保存,等候信风驶返中国。

至今马六甲还保存不少郑和遗迹,三宝山为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扎营的地点。在山脚至今仍有一间三宝庙及一口相传为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三宝庙左边有座抗日纪念碑,上面留有蒋介石题的碑文“忠贞足式”四字。

被葡萄牙侵占后,改称麻六甲。

种族

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多通晓数种语言。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国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瑞狮门扣,镶龙嵌凤,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旅游

马六甲很多风景点相距并不远,步行是最好的观光方法,或者以25元马币租一辆三轮车作半日之游,不无穷大租车前要先讨论好价钱。

三保庙

马六甲城内有一条三保街。沿着这条街走去,就到了著名的"三保庙"(Cheng Hoon

Teng/Temple of Bright clouds)。它是为了纪念1405年至1435年间七饮下西洋的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建的。郑和曾七次到过马六甲。当时马六甲王国首领曾25次到中国访问。1411年,马六甲国王拜里米苏刺偕夫人及540名随员到中国南京进行友好访问,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门设宴欢迎,并赠给他许多珍贵的中国特产。他在中国住了一年半之外。临行时,明朝政府特地建造了一艘大船赠予他。1943年马六甲国王麻利访问中国,也受到热情的款待。

三保庙四周大树环绕,林蔽树荫,十分清凉宁静。庙的大门绘有两个身披战袍、手执刀斧的将军的画将,威严英武。门柱两旁写着一副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和郑和像,上挂"郑和三保公"横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司武将的神像,这表达了后人对郑和的颂扬和怀念。这座庙建于1673年。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富含中国民族建筑风格。据说,所有建筑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寺内香火甚盛。庙门口有一对金色的狮子,周身金光耀眼。只有狮子的头顶部,金色已脱落。原来信徒们认为:走过狮子身旁,抚摸它的头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三保山

三保庙后不远处有一小山,名"三保山"(Bukit China),又称"中国山"。相传郑和当

年常到此登山散步,远眺海天,于是后人就在郑和驻足之处修建了一座"三保亭"。

关于三保山,流传着一位中国公主和一口神奇的井的故事。相传在15世纪中叶,马六甲的统治者是一位年轻聪慧的满苏沙时苏丹。有一天,一艘中国船驶抵马六甲,船内到处插满了金针。船长给苏丹送去一封信,声明他奉中国天子之命,语告苏丹:"每一根金针代表我的一个巨民,要是你能数得清有多少根,你就会知道我的权力有多大。"苏丹接到信后,思索片刻,命人送去回信,并在船上装了好几袋谷米。信中写道:"要是你能数得清这艘船上的谷米,就能准确地猜出我有多少的臣民,也就会知道我有多大的权力。"中国皇帝知道后,十分欣赏苏丹的聪颖,决定把自己的女儿汉丽宝(Hang Li Po)嫁给他为后。中国公主远嫁南洋时,随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而且个个如花似玉。苏丹大悦,在一块65公顷的山地上专门为汉丽宝公主和她的侍女们修建了宫殿,并把这座山命名为中国山,声称她们居住的地方永远归她们所有。至今,这座山丘仍属于马六甲的华人社团所有。

汉丽宝井

苏丹还为汉丽宝公主在三保山山脚下挖掘了一口井,称为"汉丽宝井"。这井不仅水质清冽甘美,而且不论天气有多么干旱,永不枯竭。当地居民为保护这口神奇的井,特筑起护井围栏,井水至今清澈纯净。

关于这口井的由来,另有一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开凿,而且自从三保公喝了这口井的水,井水才变得如此清澈。传说喝了这口井的水,出门远游或下海捕鱼,遇到风浪会逢凶化吉。如今,它被誉为"许愿井",据说只要将一枚铜钱投入井内,以后将会重游此地。

荷兰红屋

跨过马六甲河桥,在河的东岸有一个整洁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红色的针塔和维多利

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广场四周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它们是荷兰人在东方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大约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筑物就是正对广场的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Studthuys)。它在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的婚嫁服饰,金、银、珠宝等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葡萄牙城山

葡萄牙城山(Porta de Sangtiago)在马六甲市西南,靠近马六甲河口,是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曾封此山为"镇国山"。此山后又称"圣保罗山"。山上有一个古堡,又称"圣地亚哥碉堡",是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为防范被击败的马六甲王国军队的反攻而修筑的。现在能看到的是一片残墙断垣,只有古堡城门楼依然屹立在门顶。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楼,壁上雕刻着当年葡萄牙军队的许多图案。城堡内几块石碑保存完好,给人类留下了若干历史史实。在马大甲郊区的海边,葡萄牙建筑风格的村落仍保存完好,住在那里的是葡萄牙人的后裔。令人惊奇的是,他们至今仍说着16世纪的葡萄牙语。

在圣保罗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圣保罗教堂,是葡萄牙总督阿伯于1511年建立的,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几经战乱被毁,但教堂前全身洁白的圣芳济百雕像,虽历尽沧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见。

交通

森美兰州南部城镇淡边或称淡冰(Tampin)临近的马六甲边沿城镇普罗士邦(Pulau Sebang),离开马六甲市区以北约30公里,设有马六甲唯一的火车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淡边与马六甲市有铁道相连,可是已被日本军在战时破坏以建造恶名昭彰的死亡铁路。虽然这条铁路的遗址仍然可见,可是自从战后还没被重修。

马六甲的公共巴士车站有定时班车开到吉隆坡(Kuala Lumpur)、新山(Johor Bahru)及马来半岛其他地点。她也有一个位于峇株安南(Batu Berendam)的机场,多数为区域内的包机服务,及大马飞行学院的教学机场。

爱极乐(Ayer Keroh)是马六甲衔接南北大道的主要出口,马六甲境内其它两个大道出口是亚罗牙也 (Alor Gajah)及野新(Jasi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