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林村 |
释义 | 云南省马林村马林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地处董干镇东南边,距董干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董干镇道路为土路,距县129公里,东邻越南,南邻越南,西邻马崩,北邻马坤。辖马林、大元子等3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30户,有乡村人口4099人,其中农业人口4092人,劳动力193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67人。 全村国土面积30.86平方公里,海拔141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523.4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592亩,人均耕地0.88亩,林地18000亩。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84户通自来水,有197户饮用井水。有98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4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9户(分别占总数的49%和4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6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17辆, 到2010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全村有 2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4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0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50.5%;畜牧业收入490万元,占总收入的59.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42头,肉牛597头,肉羊545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84户通自来水,有197户饮用井水。有98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4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9户(分别占总数的49%和4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6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17辆, 到2010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全村有 2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4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0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40万元,占总收入的47%;畜牧业收入914万元,占总收入的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242头,肉牛597头,肉羊545头),林业收入50万元,占总收2.5%,第二三产业收入80万元,占总收入4%,工资性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1.5%。农民人均纯收入229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养猪)、种植(南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981户,共乡村人口4284人,其中男性 2301人,女性1979人。其中农业人口4277人,劳动力2062人。该村以汉族、苗族为主(是汉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937人,苗族3312人,壮族29人,彝族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190人,参合率97%;享受低保66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拥有教师26人,在校学生308人。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06人,其中小学生483人,中学生123人。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村财务。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49.57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8人,少数民族党员48人,其中男党员76人、女党员2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34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个,共有团员5人。 人文地理该村以汉族、苗族为主(是汉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928人,苗族3227人,壮族29人。彝族4人。 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40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大部分村寨交通不便,群众出行困难,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落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种植面积30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500头、牛600头、羊5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5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294元增加到2450元。 四川省马林村马林村地处平坝,在通济堰解放渠边,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鱼米之村,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7个社655户,总人口2354人,交通方便,高速公路横贯全村。 马林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资金、技术、劳动力开发的门类,多层次的经营活动使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粮食产量随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而稳步上升,水稻产量每亩达到600公斤,油菜、蔬菜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规模化养鱼、养猪、养鸡、养牛专业户层出不穷。编织业、手工业、运输业专业户普及全村。全村集约化养渔水面2000多平方米,年产成鱼50多万斤。总产值达100多万元,从业人数10余人,竹编、草编、扫把加工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业人数上百人,产品远销省内外。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马林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文化事业功能齐全,马林村7个社,每个社都有文化茶园活动宣传、广播电视从无到有,全村基本上户户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话遍及全村每个角落,村办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99年底投资10余万元,对村小的危房和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学校内部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环境更加优美,有在校学生200余人,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合格,村医疗卫生站也健全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文化、经济、信息的发展,马林村两委以解放干群思想,转变干群观念,确立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近两年来,全村掀起修路高潮,使全村社社通汽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