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立克氏病 |
释义 | 疾病概述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又名神经淋巴瘤病(neurolymphomatosis),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对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导致上述各器官和组织形成肿瘤。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学上可以与鸡的其他淋巴样肿瘤病相区别。 分布危害MD首先由匈牙利马立克(Marek)氏于1907年报导,自Biggs氏于1961年建议用马立克氏的名字命名以后,世界各国养禽业都存在MD。中国于70年代也证明了MD在养禽业中流行。 在1970年前后研制出预防本病的疫苗之前,MD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死亡率一般为10%-60%,低的10%以下,高的60%以上,鸡群全群发病以致全部应予淘汰。美国1956-66年,因本病损失鸡数为3.9亿只,占饲养总数的2.3%;1965年损失6500万美元,1975年在已有疫苗免疫后仍损失2亿美元。英国1965年损失4000万美元,1969年损失1500万英镑。印度1973年损失4000万卢比,丹麦1965-1973每年损失10-100万美元。1984年,据估计全世界损失约为9.34亿美元。1980年以后欧洲部分地区的MD死亡率仍然为25%-40%。 不同品种的鸡由于易感性不同,病毒毒力高低各异,死亡率差别也很大。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易感性高的洛岛红鸡感染了超强毒力的MD毒株之后,其死亡率可达100%,感染原型强毒株的死亡率为43.8%-68.8%。而抗病强的品种如N系鸡对超强毒株的死亡率为62.5%-87.5%,对原型强毒株几乎为0。 疾病病原MD病原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简称MDV)。已发现的有三个血清型,1型为致癌性的,2型为非致癌性的,3型是指火鸡疱疹病毒,(简称HVT)。HVT与MDV有明显区别,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作为预防MD的有效疫苗。MDV在鸡体的羽毛囊上皮中形成带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直径为273-400nm。在组织培养的感染细胞核中可见到直径为85-100nm的六角形病毒颗粒或核衣壳,偶尔也在细胞浆中见到。偶可见与细胞核膜或核空泡相联的有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50-160nm。 MDV的核衣壳呈立体的、对称的二十面体,它有162个柱状中空的壳粒,6×9nm左右大小。病毒核酸为DNA。HVT的形态与MDV相似,在超薄切片上,HVT的核衣壳有的呈独特的十字形。这个病毒有一个由6个圆形颗粒组成的核心结构。 MDV的DNA是含线性双链的,浮密度为1.706g/ml,碱基组成的G+C(鸟嘌呤和胞嘧啶)比率为46%,分子量为108-120×10道尔顿,HVT的DNA浮密度和G+C比率与MDV的基本相同。MDV与其DNA不论在体内或体外都具有感染性。 MDV的DNA与其他大部分疱疹病毒无同源性。但证明与一种人的B型嗜淋巴组织疱疹病毒(human B-lymphotropic herpesvirus)、人疱疹病毒6型(HHV-6)、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和致癌性禽逆转录病毒的原病毒DNA有同源区。还证明与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同源区。表明MDV基因组与其他疱疹病毒的关系可能比最早发现的更为接近。 当前对MDV的蛋白和抗原已做出鉴定的有46种特异性多肽。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的A抗原,已被证明是一种分子量为57-65KD的糖蛋白(gp 57/65),由感染细胞分泌到胞浆和细胞表面,可能是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中用恢复期抗血清最易检测的抗原。MDV经细胞培养传几代后A抗原的产量降低,可能是A抗原基因的转录减少所致。现已测出这一基因的核酸序列。 B抗原是一种非分泌抗原,是三种分子量100kD、60kD和49kD(gp100、gp60、gp49)的糖蛋白复合物,是由一种44kD的多肽前体产生的。这种抗原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浆中。它能导致中和抗体的产生。 A、B两种抗原开始是用作琼脂扩散试验的。用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以琼脂扩散方法检测到两种与生产性感染的细胞核有关的抗原。一种为135kD蛋白质,可与DNA结合;另一种为145-155kD的蛋白质,不与DNA结合。从潜伏感染的肿瘤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了一种可与克隆的MD V的DNA片段结合的28kD蛋白,但在生产性感染的细胞则未发现。 脱落的皮肤碎屑含有羽毛囊上皮产生的有囊膜的MDV。这种MDV在温室可存活4-8个月,4℃10年以上仍有感染性。但MDV对各种常用化学消毒药一般在10分钟内可被灭活。稀释的细胞结合疫苗病毒的半衰期为2-6小时。 根据MDV毒力的强弱分作三类。一为温和MDV(mMDV),是50年代以前的主要类型,其代表株为CU2株。二为强毒MDV(vMDV),是60年代的主要类型,代表株为JM、GA和HPRS-16株。三为超强毒MDV(vvMDV),70年代末以后的一种类型,代表株为MD5和RBIB株。 血清学Ⅰ型病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肾细胞上生长最好,但生长缓慢,可产生小蚀斑。用鸡胚皮肤细胞单层可直接从羽毛囊分离病毒和传代。血清学2型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但生长缓慢,可产生大合胞体的中等蚀斑。血清学3型病毒(HVT)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快,可产生大蚀斑。HVT复归火鸡雏传4代,从羽毛囊用鸡胚皮肤细胞单层分离并连续传代10代以上,不见产生合胞体。 三个血清型病毒感染的最初靶器官的淋巴细胞不同。致癌性MDV感染B细胞,2型MDV和HVT感染的既不是B细胞也不是巨噬细胞。 有毒力的血清学I型MDV接种易感新生雏鸡,2-4周可见神经和神经节的组织学变化,胸腺和法氏囊显著萎缩则肉眼可见。病毒毒力的强度不同和雏鸡易感性不同,其引起死亡的程度也不同。 用MDV卵黄囊内接种鸡胚,18-19日龄胚检查可见绒毛尿囊膜产生明显的痘斑。鸭胚成纤维细胞、鸡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常用分离MDV的细胞。也有用鸡胚皮肤细胞作为细胞培养系统。 流行病学鸡是主要的MD自然宿主。鹌鹑、火鸡和山鸡可发生自然感染MD,但不出现疾病。乌鸡(竹丝鸡)也可自然感染,而且易感性强,死亡率很高。火鸡经人工接种MDV病毒后可产生淋巴瘤,但还没有证明它是MDV的自然宿主。MD对其他种生物的重要性极小或者几乎没有。 1日龄雏鸡人工接种感染后3-6天出现溶细胞感染,6-8天淋巴器官出现变性病变,特别是胸腺和法氏囊萎缩。2周左右可见神经和其他器官有单核细胞浸润,并开始排毒。最早在18天前后,一般在3-4周出现临诊症状。 大多数鸡群开始暴发本病是从8-9周龄开始,12-20周龄是高峰期。但也有3-4周龄的幼鸡群和60周龄的鸡群暴发本病的事例。 感染MD的病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病毒不断从脱落的羽毛囊皮屑中排出有传染性的MDV,这就是MD的传播难于控制的带有根本性的原因。至今还没有证明MD垂直传播的事例。 虽然70年代已有疫苗预防本病,但不少鸡群在接种疫苗之后虽有明显地降低发病率,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但也有一些鸡群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由MD造成的损失。无母源抗体的鸡群接种疫苗后最少需一周才能产生免疫力。有母源抗体的鸡群则至少要在接种疫苗2周以上才能产生免疫力,疫苗剂量还得加大约4倍。部分统计的资料表明,初生鸡雏在有MDV污染的环境中几乎在一周内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已感染上了自然强毒,因而失去或降低了疫苗的效力。一般来说,免疫接种不能100%防止发病,同非免疫的对照鸡群相比,保护率为80%-85%。 临诊症状MD的症状被分为三个型: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和眼型。各型混合发生也时有出现。 神经型症状最早出现的表现是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一肢或多肢的麻痹或瘫痪被认为是MD的特征性症状,这是由于神经受到MDV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引起的,特别是一条腿伸向前方而另一条腿伸向后方。翅膀可因麻痹而下垂,颈部因麻痹而低头歪颈,嗉囊因麻痹而扩大并常伴有腹泻。病鸡采食困难,饥饿至脱水而死。发病期由数周到数月,死亡率为10%-15%。 内脏型多为急性暴发MD的鸡群。开始表现为大多数鸡严重萎顿,白色羽毛鸡的羽毛失去光泽而变为灰色。有些病鸡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厌食、消瘦和昏迷,最后衰竭而死。急性死亡数周内停止,也可延至数月,一般死亡率为10%-30%,也有高达70%的。 眼型MD可见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变为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性青蓝色到弥散性灰白色混浊不等变化。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的只剩一个似针头大小的孔。 以上3种型在发生本病的鸡群中常为同时存在。出现临诊症状的病鸡有少部分能康复,但多数以死亡告终。 机理病理MD发病机理分为体内感染的4个阶段。即早期的生产性-限制性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初期变性变化;潜伏感染;溶细胞性感染的第二期,与持久免疫抑制相一致;涉及到淋巴样细胞非生产性感染增生期,可能形成或不形成淋巴瘤。 MD病毒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脾、法氏囊和胸腺形成溶血性感染,于3-6天达到高峰。最初的靶细胞为B细胞,产生炎性反应。约于7天出现暂时的免疫抑制,法氏囊和胸腺萎缩,感染进入潜伏阶段,细胞介导免疫在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后的感染发病发展过程则由于宿主遗传抵抗力的差异和MDV毒力的强弱不同,病理变化有很大的差异。易感鸡于2-3周后发生第二次溶细胞感染,侵害到各种器官。病毒在羽毛囊上皮进行有囊膜的完整病毒的复制。 淋巴样细胞的增生可能形成淋巴瘤,以T细胞为主,也有B细胞以及其他细胞。含MDV的DNA的肿瘤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成为成淋巴细胞样细胞系。一般转化的靶细胞是T细胞,发现它有Ia抗原。肿瘤细胞则是抑制T细胞。肿瘤相关表面抗原(MAST A)在未感染的活化T细胞中发现,被认为可能是转化后继续表达它的转化靶细胞的标记物。 对在体外经传代致弱的MDV的感染机制的研究证明,致弱毒株不能引起淋巴器官的溶细胞感染,对淋巴细胞没有感染性。年龄和遗传抵抗力依赖于免疫学活性。遗传品系和毒株类型与淋巴瘤的发生和分布有关。免疫应答本身可能与MD的一些特征性病变有关,神经病变的一些特性类似一种自身免疫病。由MDV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则还不清楚。 MD引起的病理变化最常见的是神经变化。腹腔神经丛最易受侵害,78%的病鸡有病变。99%的病鸡可通过检查腹腔、前肠系膜、臂和坐骨神经丛,Remak氏神经、内脏大神经发现病变。 急性MD病例,常可见到内脏淋巴肿瘤大小不一,界限分明,灰白色,质坚而致密。常见于性腺、肾、脾、肝、肺、心、胰腺、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和皮肤等。 法氏囊病变通常除萎缩外,有时发生肿瘤。肿瘤细胞的滤泡间分布呈弥散性增厚,与淋巴白血病的特征性结节不同。 易感鸡可由MDV引起大冠状动脉、主动脉和主要的主动脉分支以及在其他动脉内肉眼可见的脂肪性动脉粥样硬化,与人的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相似。 病理组织学的外周神经病变分为两个主要类型。一种为B型,主要是炎性反应。以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散、浸润为特征,并常伴有水肿,或有髓鞘变性和许旺氏细胞增生,少量巨噬细胞。比B型病变轻的为C型。另一种类型为A型,以肿瘤为特征,主要为大量增生的成淋巴细胞。有一种病变细胞被称为“马立克氏病细胞”,被认为是变性的胚细胞,其胞浆嗜碱性强,嗜派朗宁,有空泡,细胞极少或无详细结构。 脑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灶性分布,由小淋巴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套或由含淋巴细胞和淡染物质的亚粟粒性结节组成。眼的变化主要为虹膜的单核细胞浸润。 内脏器官的淋巴瘤性变化呈增生性。皮肤病变大部分为炎性,也可能为淋巴瘤性,出现在感染的羽毛囊周围。 法氏囊和胸腺病变为皮质、髓质萎缩,坏死,囊肿形成和滤泡间淋巴样细胞浸润。血液白细胞数可能增多,主要为大淋巴细胞和成淋巴细胞数增加。胸腺有时严重萎缩,有的有淋巴样细胞增生区,在变性病变细胞中有时可见到Cowdry A型核内包涵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