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里奥网球 |
释义 | 马里奥网球64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马里奥网球64 日文:マリオテニス64 英文:Mario Tennis 对应平台:N64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00年7月21日 欧版:2000年11月3日 美版:2000年8月28日 游戏模式:单人模式/多人模式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马里奥网球》是Camelot的代表作之一,诞生于N64平台,N64版本全球销量超过200万套。虽然此类卡通化网球游戏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搞笑型作品,然而之前N64版的《马里奥网球64》在制作上却是非常专业的,并且吸引了不少专业网球运动员。日本一位网球球星就评论说《马里奥网球64》玩起来与真实的网球很像。 马里奥网球GB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马里奥网球GB 日文:マリオテニスGB 英文:Mario Tennis 对应平台:GB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00年11月1日 欧版:2001年2月2日 美版:2001年1月16日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这是《马里奥网球》首次登陆掌机平台。虽然GB平台的机能不是很强劲,不过凭借着制作厂商精良的制作水平,以及和N64版的联动,本作在全球范围内依然突破了百万销量。 马里奥力量网球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马里奥力量网球 日文:マリオテニスGC 英文:Mario Power Tennis 对应平台:NGC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04年10月28日 欧版:2005年2月25日 美版:2004年11月8日 游戏模式:单人模式/多人模式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马里奥力量网球》作为《马里奥网球64》的续作是马网系列的第三名成员。凭借着NGC强大的机能在画面上表现的也非常不错。游戏早在2002年就在Fami通杂志上公开,不过直到2004年E3才正式与玩家见面。虽然NGC在全球范围内市场反应较为冷淡,不过本座依然突破了百万销量。 马里奥网球:Advance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马里奥网球:力量巡回赛 日文:マリオテニスアドバンス(Mario Tennis Advance) 英文:Mario Tennis : Power Tour 对应平台:GBA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05年11月13日 欧版:2005年11月18日 美版:2005年12月5日 游戏模式:单人模式/多人模式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这是马网系列第二次登陆掌机平台,和前作能与家用机联动不同,本作取消了和NGC的联动部分。凭借着GBA出色的机能,游戏在画面上还是可玩性上做的都很出彩。但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全球仅售出约50万份。 Wii平台的马网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用Wii玩《马里奥网球GC》 日文:WiiであそぶマリオテニスGC 英文:New Play Control! Mario Power Tennis 对应平台:Wii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09年1月15日 欧版:2009年3月6日 美版:2009年3月9日 游戏模式:单人模式/多人模式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Wii平台“用Wii玩”系列游戏之一,游戏内容本身基本没做什么改变,只是将游戏操作改变为适应Wii控制器的操作方式。凭借着Wii硬件的出色表现游戏也突破了百万销量。 马里奥网球:公开赛基本信息游戏名称: 中文:马里奥网球:公开赛 日文:マリオテニス オープン 英文:Mario Tennis Open 对应平台:任天堂3DS 游戏类型:SPG 发售日期: 日版:2012年5月24日 欧版:2012年5月25日 美版:2012年5月20日 游戏模式:单人模式/多人模式(支持Wifi全球对战) 开发厂商: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发行厂商:任天堂 游戏介绍马网系列在掌机平台的第三款游戏(NDS平台没有马网系列登陆),并且首次加入了Wifi全球对战,而且除了选用马里奥家族的成员外还可以使用Mii角色进行对战,Mii角色还能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走上赛场,不同的Mii服装对角色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黑历史其实早在1995年,我们的马里奥大叔就拿起了网球拍,这就是Virtual Boy这个任天堂和任天堂粉丝们不愿意回首的主机上的《Mario's Tennis》,游戏只在日本和美国进行了发售,发售日期分别是1995年7月21日和1995年8月1日。游戏甚至有1V1和2V2(队友是CPU)两种模式,根据“喷神James”喷VB主机的视频中“喷神”对这款游戏的评价来看,他还是对3D的效果和3D的作用进行了肯定,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当时横井军平先生对于3D的一些想法和理解。无奈,随着VB主机的惨败,这款游戏也就这样湮没于历史的洪流。而之后游戏的命名似乎也是有意识的做了区分,这款游戏也就成了一个异类,而不被划入系列游戏当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