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Spy.Flexispy |
释义 | Spy.Flexispy,该病毒又名“X卧底”,不但可以监控用户收发短信和通话记录,还可远程开启手机听筒,监听手机周围声音,实时监听部分用户的通话,并且利用GPS功能监测到手机用户所在位置,给用户安全隐私造成极大的威胁。 病毒简介病毒名称:Spy.Flexispy 病毒别名:X卧底 发现时间:2009-11-10 传播途径:网络下载 主要危害:隐私窃取 spy.flexispy病毒描述 近日,通过用户举报和网秦安全威胁监测网发现,曾经给包括中国用户在内的世界手机用户造成重大隐私威胁的Flexispy(中国名为X卧底)出现最新变种。该版本病毒,不但可以监控用户收发短信和通话记录,还可远程开启手机听筒,监听手机周围声音。同时,新版本更增加了实时监听功能,可能直接实时监听部分用户的通话,严重侵犯他人隐私! 病毒特征该款软件为一间谍软件,有如下特征。 (1)安装后会在程序管理和菜单中自动隐藏,监视者通过输入*#注册码#可将其调出。 (2)可用于监视被监视手机短信,电话,邮件,和地理位置(手机需支持gps)。 (3)监视者拨入被监视手机的号码 a.此时被监视手机未通话,则打开被监视手机的麦克,用做窃听器。 b.此时被监视手机在通话,并且该手机开通了三方通话业务,则可监听被被监视手机的实时通话。 (4)监视者可使用一java程序或短信指令,远程控制被监视手机中安装的软件相关配置信息。 (5)监视者可登入自己的web账户,查看短信内容,通话记录和邮件内容。 (6)使用第三方软件,可看到其进程运行(前缀名为MBackup),但是不能终止。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出现新变种。 2011年2月6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出现新变种。 病毒显示状态及监听对象病毒在手机不显示,输入特殊代码才会出现Spy.Flexispy.D 是一个为商业目的编写的间谍软件,它记录手机通话的语音,窃取短信的详细内容,并且发送给远端的服务器。 当 Spy.Flexispy.D 安装之后,它不会出现在系统桌面上,因此被监视者是无法知道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了该款软件的。 平时的时候,被监视者是无法看到 Spy.Flexispy.D 软件的,只有当该间谍软件的购买者在该手机上输入一个特殊的序列密码才可以将软件从后台“呼唤”出来。 而且,监听者可以在远程用另一台手机控制该台已经装了监听软件的手机,随时让将被监听者周围的声音实时地传递到监听者处。 一旦该软件处于激活状态,所有的语音来电和短消息( SMS )将被监听。监听的内容会通过网络传递到某个远端服务器。 详细描述: 只有在拨打电话的界面输入一个特殊的密码串号,才可以呼唤出间谍软件的控制界面: 在操控界面,购买该软件的监控者可以决定他要监听的内容,并且决定该软件什么时候启动来监控被监听者的行为。然后监听者可以去远程的一个服务器去采集监听的所有结果。 监听内容然后监听者可以去远程的一个服务器去采集监听的所有结果,对于短信和语音通话,该间谍软件监视以下内容: IMEI 通话事件 持续事件 通话的对象的号码 被监听者的手机内的电话簿号码 病毒查杀有关方面建议:已感染该变种的手机用户建议立即升级手机中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未感染用户建议打开防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 Spy.Flexispy新变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监测发现,手机病毒Spy.Flexispy出现新变种。 该病毒又名“X卧底”,不但可以监控用户收发短信和通话记录,还可远程开启手机听筒,监听手机周围声音,实时监听部分用户的通话,并且利用GPS功能监测到手机用户所在位置,给用户安全隐私造成极大的威胁。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建议广大手机用户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已经感染该变种的手机用户建议立即升级手机中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 2、未感染用户建议打开防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动,达到全方位保护手机操作系统安全的目的。 防护: 目前,手机市场上存在多种安全软件,软件功能良莠不齐。金山网络软件提醒广大用户,手机安全软件也需谨慎选择。新版金山手机卫士支持Symbian、Android多种平台,以金山首创的联网认证云查杀技术为基础,当手机用户有联网行为时,即第一时间获取联网程序的信息,查看该程序是否存在风险,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新病毒库并实时反馈给用户,进行高效、准确的手机防护。 手机病毒发展情况手机病毒正在慢慢地接近并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然而,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什么是手机病毒嘛?你知道手机病毒的危害有多大嘛?你知道如何去防范和清除手机病毒嘛?如果你对笔者的问题一问三不知的话,赶紧阅读本篇关于手机病毒的专题报道吧。 一、手机病毒的概念 手机病毒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和其它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手机病毒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等方式进行传播。手机病毒可能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拨打电话等,甚至还会损毁 SIM卡、芯片等硬件。 二、手机病毒的历史 历史上最早的手机病毒出现在 2000年,当时,手机公司Movistar收到大量由计算机发出的名为“Timofonica”的骚扰短信,该病毒通过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的用户发送脏话等垃圾短信。事实上,该病毒最多只能被算作短信炸弹。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直到2004年6月才出现,那就是“Cabir”蠕虫病毒,这种病毒通过诺基亚60系列手机复制,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之后,手机病毒开始泛滥。 那么,后来出现的手机病毒又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危害呢? 三、手机病毒工作原理 手机中的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的操作系统,一般由 JAVA、C++等语言编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智能处理器,所以会遭受病毒攻击。而且,短信也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其中包括手机铃声、图片等信息,都需要手机中的操作系统进行解释,然后显示给手机用户,手机病毒就是*软件系统的漏洞来入侵手机的。 手机病毒要传播和运行,必要条件是移动服务商要提供数据传输功能,而且手机需要支持 Java等高级程序写入功能。现在许多具备上网及下载等功能的手机都可能会被手机病毒入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