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来西亚巨龟 |
释义 | 马来西亚巨龟是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大型河流和湖泊中的一种巨大的淡水龟。背甲黑褐或灰褐,椭圆形,中央无脊陵,腹甲淡黄,后部缺刻较深;头部,颈部黑褐;上颌略钩状,眼大;喉部,颈部淡黄,趾间具蹼,尾短,前肢外侧表面呈现为带状的鳞片,脚趾上有宽阔的蹼,面部暗黑色,但有1条灰白色条纹从吻部延伸头部后方,头部很大,宽的适合咀嚼的表面表明主要是食草。幼体的背甲有瘤,随着生长会变得光滑,成体也有着相对较狭长的甲壳。 马来西亚巨龟拉丁文学名:Orlitia borneensis 英文名称:Malayan Giant Turtle科属分类:爬行纲、龟目、淡水龟科 地理分布:马来半岛 繁殖方式:卵生 概述巨龟(Orlitia borneensis),又名马来西亚巨龟或泽巨龟,是巨龟属下的独有种,分布在印尼及马来西亚。 特征:马来西亚巨龟是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大型河流和湖泊中的一种巨大的淡水龟。这基本上是一种暗黑色的龟,长着一块狭长的,无图案的黑色、褐色或灰色的背甲,腹甲呈灰白色。 自然史:除了知道卵是细长形的有易碎的硬壳,测量的平均值为80x40mm之外,对它的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知之甚少。稚龟的甲壳长度大约是60mm,甲壳上有很粗糙的纹理,背甲后部有明显的锯齿状边缘。虽然野生环境中的食物尚不知道,但在人工饲养下,这种龟的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饲料,不管是水生的还是陆生的。 分布:分布广泛但主要是在婆罗洲。马来西亚巨龟原产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婆罗洲等东南亚地区 外表;马来西亚巨龟背甲长可达120厘米,头较宽,吻部向上倾斜,鼻孔较大,上喙呈锯齿状,头顶后部有鳞,头颈背部呈黑褐色或淡灰褐色,腹部呈淡黄色或乳白色。背甲扁平呈长卵形,为黑褐色,每块盾片中央有同心圆纹,背甲后缘呈锯齿状,腹甲淡黄色,无杂色斑点。甲桥宽大,腋盾、胯盾较长。四肢背面灰黑色,腹面淡黄色,覆有大块鳞片,趾、指均具强爪,趾指间具丰富蹼,尾适中。 龟的选择市场上出售的马来西亚巨龟均为野生体质差有部分龟已受伤且为内伤,肉眼难以发现,需放入水中检查。 检查方法①检查龟的外表、皮肤,背、腹甲无溃烂,眼睛角膜无白点,眼皮不肿。 ②将龟放入水中,能沉水的龟是健康的龟,身体倾斜、漂浮水面的龟均不健康。 ③将龟竖立,拉其前肢,并用粗的木棒引逗龟张嘴,观察龟的口腔内是否有钓钩的绳头。 龟入池前的检查龟是野生的,部分龟的口腔中有钢勾(用金属探测器检查),体表有寄生虫;另外由于市场的流通,多数龟均由边境贸易口岸流入内地,有些已经3次~4次转手,健康状况极差。因此,龟在入池前必须经过检查,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新进的龟要隔离饲养。 野生龟的驯化龟由野外环境转为人工饲养环境,往往会出现“拒食”现象。因此,对于新购买的龟,首先需要驯化。 ①将龟放置在水池内,经常接触龟,并用软毛刷洗龟的背甲,减少其“恐惧”感,经常观其活动并投喂食物。 ②进行填食。对于拒食的龟采用人工填食方法。填喂时,左手拿龟,右手用镊子夹肉强行塞入龟嘴中,然后把龟放入水池,使其自己吞咽。每次3块~4块,隔天1次,一般2周~3周即可主动进食。 ③龟正常吃食后,应定时、定量投喂食物,每月添加复合维生素1次。 日常饲养管理①水质管理马来西亚巨龟长期生活在水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龟的健康,池水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及时换水并交替全池泼洒生石灰和漂白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春、秋季水位适中,夏、冬季水位加深,起到降温和保温作用。春、夏、秋季宜在喂食后换水,冬季宜在喂食前换水。 ②喂食马来西亚巨龟属杂食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动、植物均食。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可选择价格低廉的食物投喂,如黄瓜、白菜、小鱼、馒头、豆腐干等,同时也应考虑到营养平衡。 ③冬季管理当水温22℃时,在饵料中拌入抗生素类药物,增强其越冬期抗病力。水温14℃时龟已冬眠,这时需对龟进行检查,不健康的龟应加温饲养,保持水温22℃以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正常喂食。健康的龟进入冬眠后,每半月换水1次,水温保持在10℃以上。冬眠中,对一些漂浮水面的龟应及时捞出,隔离加温饲养。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达15℃左右,龟有少量活动。温度18℃时已有少量龟觅食,第1次喂食前需清池、消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