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
释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论丛”中的一本。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题,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为背景,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力图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运用的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版权信息

书 名: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

作 者:曾长秋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811057263

开本: 32

定价: 25.00 元

作者简介

曾长秋湖南浏阳人,1950年9月生,1994年晋升教授,是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湖南省网络德育基地首席专家、省研究生“两课”教学研究会会长、省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省世界政治与共运史学会副会长。出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中国思想史论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网络德育学》《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概论》《周恩来的领导艺术》《科学社会主义教程》等著作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60多篇。多次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著作和理论文章奖、省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和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承担过全国教育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和省研究生精品课建设等课题。是全国“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和湖南省“两课”优秀教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欧洲的传播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诞生标志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欧洲工人政党的组建

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著述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论述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列宁的革命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

第五章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第一节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苏联前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斯大林模式

第六章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建党实践

第一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二节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

文摘

在列宁谢世后5个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和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批判

1.列宁关于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俄国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惨遭失败,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败,加剧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人民的不满情绪达到顶点。1905年1月,彼得堡的14万罢工工人游行到皇宫,举行和平请愿,遭军警镇压,拉开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这场革命结束了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和平发展时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工人运动走向新的高潮。

1905年人民民主革命发生后,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在策略思想上出现分歧。列宁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策略。为了与孟什维克论战,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列宁撰写了一系列论著,如《社会民主工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尤其是1905年7月在日内瓦出版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这本书(含正文13章和书后3章),列宁从批判孟什维克代表会议的决议人手,说明了布尔什维克对临时革命政府的策略,以及无产阶级参加这个政府的条件,论证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等问题。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系统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理论。列宁指出,俄国无产阶级是最先进、彻底革命的阶级,它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