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克思·尤伟 |
释义 | 马克思·尤伟(1901—1981)是第五位世界冠军。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数学教授——棋手——棋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他是作为业余棋手夺得世界冠军头衔的;其二是正当他棋艺处于颠峰期而大有作为时,他的祖国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占领。 中文名:马克思?尤伟 国籍:荷兰 出生地:阿姆斯特丹 出生日期:1901 逝世日期:1981 职业:国际象棋棋手 主要成就:第五位世界冠军 代表作品:《开局档案》、《中局》、《残局大全》、《棋手的风格》 生平尤伟生于阿姆斯特丹,五岁开始学棋,十一岁时就开始参加国际象棋俱乐部的比赛。尤伟有自己的职业,他是阿姆斯特丹一所女子中学的数学教师(后来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参加国际比赛在他主要只是假期里的乐事。 1928年,尤伟在海牙成为业余世界冠军。尤伟非常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这一优点使他得以从一位业余棋手攀登上国际棋坛的顶峰。 1935年在维也纳与阿廖欣进行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尤伟先是以1︰3落后,但他沉住气调整战略以后,每下一局棋,他都力争有所创新。在一些对局中,尤伟很巧妙地在开局中占优,他完成了一些有深刻战略思想的杰作,并且不止一次地有精彩地弃子战术。最终,他以9胜13和8负的战绩赢得了这场挑战赛。于是,在荷兰他成了真正的民族英雄。“我们的尤伟胜利了!“这首歌被人们广泛地长期传唱,甚至成了流行歌曲。1937年,阿廖欣在回敬赛中击败了尤伟,夺回了失去的桂冠。正当荷兰棋界期待着他们之间第三次对抗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妨碍了它。在战争时期,尤伟无法参加比赛,但他却尽力帮助那些受纳粹分子迫害的不幸的人们。纳粹战败后,尤伟再次参加大赛。 1946年在荷兰格罗宁根举办了战后的第一次国际大赛,世界上所有最强的特级大师悉数参加。尤伟在这次比赛中获得第2名,仅次于鲍特维尼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但是,在1948年于阿廖欣逝世后弥补世界冠军空位的五强赛中,尤伟竟是最后一名。这使他重获王冠的美梦化为泡影,并且他的世界冠军任期委实太短暂了。有人说,尤伟什么都有,就是时间不够。虽然国际象棋花了他不少时间,但他继续在数学领域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还兼任一家公司的科学顾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步退出了国际象棋的实战。 从1964年起他又成了两所大学的数学教授。可以说,在生活中尤伟是陷于长期的“时间恐慌“之中。但是,尽管他非常忙碌,却总是积极从事国际象棋活动,特别是在荷兰,没有一次比赛他不在委员会之内。尤伟还一直是荷兰的国际象棋全权代表。 1970年,当尤伟六十九岁时,他当选为国际棋联主席。在庆祝他七十岁生日的时候,他又一次荣膺了“荷兰狮子佩带者“勋章。 1975年他曾以国际棋联主席身份来中国对中国加入国际棋联事宜进行考察,并下车轮战。1978年,尤伟因年事已高,退出了国际棋联主席的竞选,又隔3年,与世长辞。尤伟是一位多产的棋艺作者和理论家。 贡献他给棋坛留下了大量的棋艺著作,其中,《开局档案》、《中局》、《残局大全》、《棋手的风格》、《判断与计划》尤为著名。丛冢可以看出他作为国际象棋战略家的思想和镜子般明净的风格。尤伟的正统有力、逻辑严密的棋风使荷兰国内的年轻一代棋手们颇受教益。阿廖欣曾这样赞美尤伟说,他从不错过一个战术组合。的确如此,1935年尤伟在与阿廖欣拼搏而获得世界冠军后,他的祖国荷兰便把国际象棋列为国家的正式体育项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