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国瑶
释义

马国瑶,回族,宁夏人。马国琳的堂兄。

1937年春天,海原县长贾从城带领一百多名常备队(以后改保安队),到大寨乡,借搜匪为名,到处抓打群众,抢掠财物,强奸妇女。马国瑞、马英贵、马少敬、马国瑶、白受采带领海、固两县回民,揭竿而起。

l938年农历十二月初,回民在今西吉县白崖乡上白崖子爆发起义。枪毙了苦害百姓罪大恶极的十多个保长,大平民愤,大快人心,使国民党在固、海、隆三县的保甲组织陷于瘫痪。

在一月之内,起义军发展到五千多人,声势大震,编制了六个团。马国琳任起义军司令,马英贵、马少敬任副司令,马国瑶任旅长。

这时,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甘肃省主席朱绍良一面调国民党三十五师师长马鸿宾部、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部、一九一师师长吴允周部、预备七师师长严明部等,三面包围起义军。

一面,组成以拜伟为团长的“宣抚慰问团”,到固原三营协同马鸿宾收降起义军。

拜伟等人假意表示完全接受起义军要求,马英贵等人信以为真,命令起义军分散回乡休息,待命集合。

随后,马鸿宾派人邀请马英贵、马国瑶等到三营共商整编军队的具体事项。马英贵、马国瑶犹未识破阴谋,竟老老实实地带了五、六十名卫队,到三营黑城开会。这时马鸿宾早已张网“恭候”,当马英贵走进黑城街口,郭南浦派人给马国瑶咬了耳语,叫他赶快逃跑,前面有伏兵(郭和马国瑶父亲是莫逆世交)。马国瑶闻迅,带随从折回飞驰。在国民党军事压迫和政治诱降下,起义军多数人交枪投降,领了“良民证”,少数人上山坚持抵抗。

在1941年农历四月初八日,马国琳、马思义和马国瑶领导了第三次回民起义。

朱绍良也第三次请出回族军政官僚杨德亮、拜伟、马继周、郭南浦、马锡武等人,为官方代表到固原与起义军和谈。马思义、马国瑶听到拜伟等人又来,立刻建议马国琳,待官方代表团拜伟一到,马上抓起来,率领起义军走边区投奔共产党,除此再无别的出路。然而,马国琳没有充分认识到反动政府的本质,对代表团仍寄以幻想,没有听从马思义、冶老九、马国瑶等人的忠告,上了谈判的钓饵。

当时分裂的地点在固原马东山臭水沟。马思义向起义军宣布:愿跟我走边区投共产党的集台,愿投降国民党的跟马国琳去,走与留自愿,不勉强。当时就有二百多名坚强骨干站到马思义、冶老九、马国瑶一边,在马思义等人的带领下,进了边区,跟着共产党走向光明之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