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丁·赖尔
释义

马丁·赖尔(Martin Ryle,1918~1984年),英国天文学家。1918年9月27日生于萨塞克斯郡布赖顿。193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45年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957年兼任马拉德射电天文台台长,1959年任剑桥大学射电天文学教授,195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2年被任为皇家天文学家。1963年研制成功两天线最大变距为1.6千米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诞生开创了射电天文学的新纪元。因这一重大贡献,他荣获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文名:马丁·赖尔

外文名:Martin Ryle

国籍:英国

出生地:萨塞克斯郡布赖顿

出生日期:1918年9月27日

职业:马拉德射电天文台台长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主要成就: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重大发明

20世纪40年代中期,马丁·赖尔发明了双天线射电干涉仪,从而大大提高了射电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1950年用这种射电干涉仪测定了50个射电源的位置,刊布了《剑桥第一星表》(简称IC星表)。在这前后,他还提出了一种相位开关技术,用它可以大大减弱射电干涉仪的背景噪声,从而探测到更微弱的射电源。1955年运用这种技术建成一台四天线干涉仪。他领导的射电天文小组用它开展射电巡天探测,1959年刊布了射电源表《剑桥第三星表》(简称3C星表)。

设计思想

20世纪50年代末,马丁·赖尔提出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思想,从而攻克了早期的射电探测无法获得射电源图像这一严重缺陷。1963年研制成功两天线最大变距为1.6千米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971年又主持建成了剑桥大学马拉德射电天文台的“五千米阵”。后者绘出的射电天图,已可以与光学照片相媲美。

扩展阅读:

1

http://bk.baidu.com/view/3565.htm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丁·赖尔”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9次
最近更新:2012-05-10
创建者:六耳银狐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flyindusk 

nonamewater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0: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