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达加斯加螣 |
释义 | 马达加斯加螣或桑吉尼亚树蚺,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一种无毒蟒蛇。马达加斯加树蚺平均长122-152厘米,长达183-213厘米的标本也曾出现。唇鳞片间的凹坑可以感觉温度。雌蛇比雄蛇为大。 中文学名:马达加斯加螣 拉丁学名:Sanzinia madagascariensis 别称:马达加斯加树蚺或桑吉尼亚树蚺 界:动物界 分布区域:马达加斯加 体征马达加斯加树蚺平均长122-152厘米,长达183-213厘米的标本也曾出现。唇鳞片间的凹坑可以感觉温度。雌蛇比雄蛇为大。马达加斯加树蚺有两种颜色,或是两个亚种。一是绿色至灰绿色的,主要分布在东边;另一种是黄色的,分布在西边。绿色的大小也较黄色的大三分之二。 分布马达加斯加树蚺是马达加斯加的特有种。它们栖息在近河流、湖泊及沼泽的树上及丛林。 繁殖马达加斯加树蚺是卵胎生的,雌蛇一次会生出12条幼蛇,每条约长38厘米。当雌蛇怀孕时,它们的蛇皮会变得深色,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来帮助幼蛇的成长。幼蛇出生后,蛇皮的颜色会变回正常。初出生的幼蛇是鲜红色的,用以吓走掠食者及可以作为一种伪装。 分类达加斯加树蚺与马达加斯加地蚺于1991年一同被分类在蚺属中,造成同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达加斯加树蚺的种小名被更改为manditra。不过,后来发现马达加斯加的蛇类与红尾蚺并非单系群,故将马达加斯加树蚺及马达加斯加地蚺编入蚺属中可能存在问题。最近学者都纷纷重新使用马达加斯加树蚺原有的学名。 现状马达加斯加树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估计它们在过往10年或三代就已经减少了最少20%,原因是失去栖息地所致。它们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商业性的国际贸易均被禁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